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妃子都希望“母憑子貴”,此朝妃子卻巴不得別人兒子被冊立,為何

但凡古代帝王,為了延續宗嗣,大抵都是“後宮佳麗三千人”,而這眾多佳麗之中,因為禮法限制,皇后也便只能1人。而其他的妃嬪,則需要恪守嚴格的等級制度, 想要脫穎而出,博得皇帝青睞,除了要國色天香,才華橫溢之外,則莫不是因為子嗣。而也正是這“母憑子貴”,希冀自己的兒子能夠一朝登基大寶,自己也好落得一個太后的名頭,這也讓歷朝歷代的妃嬪們無不爭相想盡了辦法,能夠獲得顯位。

但卻獨獨有一個朝代,妃嬪們對於自己兒子的冊立上卻大相徑庭。非是不想,而是不敢。因為這個朝代卻有著“子貴母死”的制度。這個朝代即是北魏。

在前秦皇帝苻堅以八十萬大軍,揮鞭斷流的氣概劍指東晉,而謝安穩坐釣魚臺的閒適,“小兒輩已破敵”的自信,勝敗之理,就是如此轉圜。草木皆兵之下,苻堅與其的前秦帝國瞬間崩塌。386年,拓跋珪建立代國,隨後的398年,正式定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作為一個部落聯盟做成的國家,其國家制度十分落後,並沒有建立起一套適合王朝傳繼的嫡長子繼承製度,而拓跋珪的即位,便有著來源於其母后部族力量干預,而要想實現從部落聯盟向帝國轉變,如何克服這種母系的干預也便成為了當務之急。而也正是其強制離散母族賀蘭部、妻族獨孤部等,更是狠辣的逼死自己的母親賀蘭太后以及太子母親劉皇后,來確立了這種如今我們看來野蠻的“子貴母死”制度。但是也正如我們所說的,這種野蠻制度,其實所帶來的除了是對女性的殘害以外,更多的還是國家政權的動盪,甚至於其初始目的防止太后干政都沒有達到。

在文成帝將拓跋弘,也就是後來的獻文帝,立為太子之後,其母親被依據“子貴母死”的成制賜死,而文成帝的皇后馮氏,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馮太后。

因為獻文帝年幼,馮太后便臨朝成制,雖然12歲的獻文帝便已經獨當一面,敢於整飭內政,對外征伐,但是對於權力的慾望,即便是女子,馮太后也毫不放手。後來,在獻文帝有了子嗣,拓跋宏之後,其迫於壓力才不得不還政獻文帝。

但是習慣了掌握國家政局, 手握他人生殺予奪的馮太后,又怎會輕易甘居幕後,即便是獻文帝治國有方,也無法逃避這位太后的狠毒之處。

在獻文帝治理之下的北魏,“勤於為治,賞罰嚴明,拔清節,黜貪汙”更是改革賦稅制度,要知道這一切還是從12歲開始的。如果他不死,或許北魏的鼎盛期早已到來,但是歷史從來沒有如果。即便是他親率大軍征討柔然,穩定北境;奪取劉宋疆域,也於事無補。417年,在馮太后的逼迫之下,他禪讓於太子拓跋宏。

《魏書·天象志》所謂“上迫於太后,傳位於太子” 而馮太后則又可以以拓跋宏年幼為名,繼續臨朝成制,把持朝政。但是她卻忽略了一點權力的構成部分——大臣。而北魏朝堂的大臣,以拓跋宏年幼(時年五歲),乞求其讓獻文帝以太上皇名義繼續署理國政。“願陛下上思宗廟託付之重,追念周公輔成王之事(《資治通鑑》)。也正是在群臣的勸諫之下,獻文帝重新執政。

作為一名優秀的君王,其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採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勤於為治,賞罰嚴明,慎擇牧守,進廉退貪”連續征討柔然,然後獎勵耕戰。

聲名日隆的獻文帝,也讓馮太后如坐針氈,為了攫取權利,下毒毒殺獻文帝,而獻文帝不過24歲。

而其留下太子拓跋宏也成為其迫害目標,雖然期間各種虐待,但孝文帝卻都靠著謹小慎微生存了下來,而馮太后由於也面對群臣的壓力,只好退而求其次,將年幼的孝文帝馴服的畢恭畢敬。而令人髮指的“子貴母死”制度,則依舊沒有停止下來,在孝文帝長子並被立為太子之後,其母親又被賜死。而與孝文帝的無能無力相比,歲月終於給了他一個滿意的答案,雖然似乎於他,於自己的父親獻文帝、母親林氏而言太晚了,但至少他們的敵人馮太后終於去世了。而“子貴母死”這種荒唐的制度,也不免讓人深思。它到底是時代、王朝的進步還是人性的泯滅?

參考資料:《魏書·天象志》《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