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寶寶頻繁吐奶?警惕肥厚性幽門狹窄

吐奶是嬰兒的常見現象。出生才28天的凡凡(化名)卻因反覆吐奶引發咳嗽及肺部感染。長期在市婦幼坐診的上海兒童醫院兒外科專家劉瑩華會診後發現,凡凡的嘔吐與平常所說的吐奶不同,是因“肥厚性幽門狹窄”引起的。據介紹,肥厚性幽門狹窄在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約五百分之一,誤斷率較高。家長要高度重視,仔細分辨吐奶狀況。

凡凡剛剛出生20多天,這幾天吃完奶不久就吐,而且還伴有咳嗽,喉間有痰聲,呼吸的時候能聽到明顯的“呼呼”聲。醫生檢查後,發現凡凡肺部有感染有炎症,於是就使用了霧化、抗炎進行治療,並指導家長拍背排痰。經過幾天的治療後,凡凡咳嗽症狀有所緩解,但吐奶的症狀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比之前更嚴重了。由於頻繁嘔吐,寶寶看上去一天比一天虛弱。心急如焚的家長慕名來到揚州市婦幼保健院尋求幫助。

長期在揚州婦幼保健院坐診的上海兒童醫院兒外科專家劉瑩華會診時發現,凡凡的吐奶與平常寶寶的吐奶有所不同。正常寶寶吐奶一般只是嘴角處有少許溢奶,而凡凡的吐奶量很大,且成噴射性嘔吐,嘔吐物中含有奶凝塊,酸味較大,氣味難聞。

“從吐奶的狀況看,我們推斷是由肥厚性幽門狹窄引起的。”劉瑩華隨後給嬰兒做了幽門B超和消化道造影,發現的確患有肥厚性幽門狹窄。

確定病因後,婦幼兒外科團隊為凡凡開展了腹腔鏡下幽門環肌切開術。採用微創技術,只需在腹部打三個小孔,即可完成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後第二天,凡凡就開始吃奶,沒有再出現嘔吐現象。目前,凡凡恢復良好,已經出院回家。

據介紹,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是新生兒及嬰幼兒最常見的消化道畸形,居先天畸形的第三位,以第一胎多見、足月寶寶多見、男孩多見,男女比例約為5:1,新生兒發病率約五百分之一。目前,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研究表明,疾病可能與幽門括約肌發育、神經支配、神經細胞發育、胃腸激素水平異常、環境因素以及遺傳因素有關。體格檢查可於中上腹部觸及橄欖樣包塊,為肥厚的幽門。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首發症狀為嘔吐,典型者表現為出生後2-3周出現進行性加重的噴射性嘔吐。一般發生在餵奶後10-30分鐘,嘔吐物為奶汁或奶凝塊,無膽汁。患兒由於長期頻繁嘔吐,常常併發脫水、營養不良、貧血、酸鹼和電解質紊亂等。如診斷治療不及時,重者可導致患兒死亡。

通訊員 劉海霞 記者 李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