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新型過年方式悄然興起,孃家婆家不再是單選題,老人心裡卻不好受

古人云“每逢佳節倍思親”,尤其是春節更有著深刻的意義,不論身處何方,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都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學生階段,學生並不用憂愁過年去誰家的問題,但當結婚生子後,擺在面前的便是過年去誰家、拿多少東西、給多少錢等等,也讓很多人倍感頭疼,

尤其是對於“獨生子女”而言,都想要回家陪自己家人過年。

但獨生子女不論是去孃家還是去婆家,都會有一方父母獨自過年,

多數都是女方的家長,彷彿去婆家過年是什麼“規矩”一般

,而新型過年方式悄然興起,孃家婆家不再是單選題!

新型過年方式悄然興起,孃家婆家不再是單選題,老人心裡卻不好受!

大學生畢業後,不光要面臨就業的問題,還有結婚的問題,但結婚卻並不是兩個人的事情,

而是兩個家庭的“博弈”,尤其是“回誰家過年”也是個避不開的難題。

按照傳統觀念來講,

女生去男生家過年也是約定俗成的事情,但畢竟是“外人”,當男生不在場時也會油然感到拘謹、不自在

,即使關係再好也是如此。

而新型過年方式悄然興起,孃家婆家不再是單選題,而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就像是大學生放假一般,各自回去陪伴自己的家人。

還有的採取“輪流”過年的方式,兩家輪換著交替進行,哪邊也不落下

,比如網紅papi醬便曾表示,和老公從談戀愛到結婚,每年過年都是各回各家,

先把自己的父母陪伴好,再去想其他事情。

而這樣一來,

不僅各家老人不用“獨守空巢”,還能夠緩解思念親人之情,還能夠滿足雙方的需求,

也可謂是“互贏”了,但老人心裡卻不好受,

認為這樣太不像話,是缺少“家教”的表現!

但在筆者看來,

只要子女開心便是家長最大的開心,不論是去孃家還是去婆家,主要還是看雙方的態度,若是能各回各家也是最好不過的

,但若是距離過遠或是其他問題的話,那也要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時間,

而不是“雙重標準”!

尤其是“必須去男方家”的想法並不準確,也沒有規定嫁人了就是家裡的“客人”,

那這種想法也要不得,而大學生也要保持清醒的思維,對自身有著明確的規劃,即使有矛盾也要即時解開

,而不是任由矛盾越變越大。

“各回各家”過年,本意是更好的陪伴父母,家長可別過度解讀

其實去誰家不去誰家都不是很好,畢竟誰家都希望能夠團團圓圓,而不是缺席重要的節日,

尤其是“遠嫁女”更是如此,所以家長與其認為這是不守規矩,還不如看開一些

,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意願,

而不是為了所謂的“面子”!

家長也要不斷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原地

,那也會與世界“脫軌”,甚至固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那自身的見識也是有限的,尤其是面對回誰家過年的問題上,

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理解子女的孝心,與其埋怨與不解,還不如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時間。

而且筆者認為,

各回各家過年並非是什麼大錯誤,也談不上“大逆不道”等,而是時代向前邁進的必然趨勢,若是非要墨守成規的話,那顯然對年輕人也並不友好,

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不妨學會欣然接受,不要摻合年輕人的事情,免得還落個埋怨。

更何況年輕人也有自己的小生活,並且更注重兒童家庭教育

,若是連自家老人都不陪伴的話,那又如何更好的教育下一代子女呢?

所以家長也要學會更加開明一些!

筆者寄語:

年輕人的想法更加個性,看待事情也會有著不同的看法,而家長也要多多支援學生的想法,

不要一味的“道德綁架”或“打壓式”教育,那隻會增加學生的壓力與負擔,而家長也要積極改變教育理念,

並更好的傳遞給下一代。

每個家庭都希望能夠“團圓”,那女生又何嘗不是呢?

而家長能做的便是保持開明的態度,並且明事理、拎得清,

而不是失了尺度和分寸,那隻會讓子女感到為難!

話題:

你認為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過年方式適合年輕人嗎?

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

(圖片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