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150架對0架,中國與印日韓五代機研發現狀,前者量產後者還是PPT

多年以來,五代機領域目前只有殲-20、F-22、F-35、蘇-57這四款服役型號,其中蘇-57產量較低,實力也頗受人質疑。如果說進行中五代機專案的話,放眼全球就“百花齊放”了。印日韓這三個環伺在中國周圍的地區強國也沒有甘居人後的意思。近幾年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中國軍迷更多將對比物件放在了美國身上,對於印日韓並沒有太多的關注,使得大部分人對這些國家的軍備開發缺少了解。因此我們也有必要對它們的新型戰機計劃給予一定的關注。

印度“AMCA先進中型戰鬥機”——眼高手低的模型機

印度最早參與的五代機專案是與俄羅斯聯合研製蘇-57戰鬥機,印度投入資金,俄羅斯負責研發。不過後來因為印度在技術引進上無法與俄羅斯達成一致,而且蘇-57的價格與前景不樂觀,因此印度選擇退出專案,轉而開發自己的五代機。

AMCA計劃脫胎於中型戰鬥機計劃(MCA),並於2010年改名為AMCA,將飛機噸位從15噸級放寬到了25噸級。該計劃旨在研發一款隱身雙引擎中型戰鬥機,取代過時的“幻影2000”和“美洲豹”戰鬥機,並作為蘇-30MKI的補充增強。從2009年完成風洞模型設計後,該計劃就長期停留在模型設計階段。AMCA的專案定義和初步設計階段於2013年開始,在2014年底經過風洞測試和雷達散射面積測試後敲定了初始模型。2015年完成飛機的基本設計配置,並向印度空軍遞交詳細的AMCA計劃報告。經過了諸多改進後,AMCA專案於2017年完成專案定義階段,從2018年後專案一直處於詳細設計階段。至於原本預計的2017年首飛早就被拋到了九霄雲外。按照印度航空發展局(ADA)的時間表,第一架AMCA的推出要等到2026年。

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觀賞AMCA模型

AMCA計劃最引人矚目的一點就是它超高的效能要求,實際上AMCA被印度稱為“5。5代戰鬥機”,而且該機還將分為兩個型號。印度空軍希望在MK-2型上能將其變為“六代機”,從而實現航空戰力上的大躍進。要知道目前五代機的數量尚且寥寥,也就中美俄能實現生產裝備,六代機的概念目前在國際上甚至尚沒有明確的定義。AMCA會擁有幾乎無所不能的超強效能,不僅具備五代機所應有的超聲速巡航,隱身和態勢感知能力,還將採用人工智慧輔助,具有強悍的電子戰和對地打擊能力。從紙面效能上來看,要比目前已服役的五代機先進很多。

擁有遠大的目標固然很好,但具備實現目標的能力才更重要。事實上,印度根本不具備支撐起如此雄心勃勃航空計劃的工業實力。當初在法國達索的幫助下,LCA輕型戰鬥機尚且三四十年才打磨出世。如此低下的設計與生產能力,卻想要在一夜之間造出世界頂級戰機,只能說是眼高手低,AMCA大機率將會落得個無疾而終的結局。

日本“F-X”——美國陰影下的合作專案

日本對五代機可以說早已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日本多次提出購買F-22的可能性,但均被美國拒絕。雖然2011年日本成功向美國尋求引進了F-35,但日本心中真正理想的目標機仍然是F-22。再加上出於保護本國軍用航空製造業,日本一直致力於研製自己的五代機,並拿出了“先進進技術驗證機”X-2“心神”這一結果。

不過“心神”僅僅完成了32次試飛。2017年10月31日日本防衛省便宣佈X-2完成最後一次試飛並將中止試飛,在對X-2測試過程中積累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後,將最終決定日本下一代戰機到底是獨立研發,還是走聯合研發的道路。2020年10月31日,日本防衛省宣佈已經正式與三菱重工簽署了下一代隱身戰機的研發製造合同,即F-X。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參與到三菱重工的F-X研製工作中。除了“洛馬”外,日本政府也在尋求向其它歐美航空供應商招標以降低研發難度。

從2020年下一代戰鬥機預算案公佈的外形來看,F-X充分吸收了2010年的“I3 fighter”隱身戰鬥機專案提出的諸多構型和英國“複製品”隱身技術驗證機設計。在設計上並沒有太大問題,只是即使先期投入大量資金研發五代戰鬥機的基礎裝置和技術,在隱身技術、發動機等方面仍需要外國援助。因此日本尋求洛馬提供技術援助,並積極在“全球範圍”尋找支援。

I3 fighter時的諸多構想

從研發可行性上來看,F-X遠比印度的天馬行空要可靠的多,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具有發展前景。但最大的問題在於,作為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僕從國,日本國家主權並不完整,軍備很大程度上要看美國臉色行事。當初日本設想的F-2同樣是一款技術比較先進的四代機,在美國的攪和下,最後成了貴且效能不盡人意的放大版F-16。美國更希望日本能全面依賴它,從而徹底將日本與美國利益綁死,而日本卻想盡可能追求“自主性”。因此儘管理想中的F-X將會成為適合日本國情的自研五代機,但在美國的陰影下,很難說最終會做出多少妥協。

韓國“KF-21”——妥協後的“半隱身”

同樣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僕從國,韓國也面臨著和日本一樣的困境。再加上韓國的航空工業不是特別發達,所以韓國乾脆放棄了對五代機的追求,退而求其次選擇研製所謂“4。5代機”。這種妥協並非沒有成效,使得專案研發難度大大降低,最後的結果便是KF-21。

最初韓國也準備將KF-X打造為一款隱身五代機,但在2009年建國大學武器系統概念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對KF-X專案進行評估後認為,如果將KF-X的標準降低到四代半,KF-X的開發將是可行的。一方面以朝鮮為假想敵,五代機能力顯得有些過剩,另一方面五代機的隱身技術諸如內建彈艙等對韓國來說要求太高,很難在沒有技術支援的情況下完成。最終KF-X被降格為四代半專案,韓國航空航天工業(KAI)負責專案開發,洛克希德馬丁提供技術與人員援助。整個專案預計將耗資151億美元,其中韓國政府出資60%,韓國企業和參與專案的印尼企業各出資20%。

降格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隱身性肯定遠不及正常五代機。KF-X採用了獨特的半埋式掛架設計,相比於一般的外掛掛架隱身性當然有所提升,但比起內建彈艙卻又遠遠不及。而且其專案預計耗資僅151億,與F-35五百多億的專案投資相比顯得捉襟見肘。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韓國人選擇了從外國“拿來”或是協助研發裝置用在KF-X上,比如美國協助研發的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紅外追蹤與探測(IRST)探頭,美國提供的發動機,英國的彈射座椅等等。使得該機國產化率大概只有65%,而且關鍵裝置大多依賴西方供應商。不過這種“攢機”行為也算是降低了研發風險。2021年4月9日該專案第一架原型機下線儀式舉行,此時它已經有了新名字——KF-21。

不過那架原型機只過了不到兩個月就被拆解,很有可是因為能KF-21本身還未成熟,那架原型機只是為了使印尼投資方對專案進展保持樂觀態度、能夠繼續砸錢,而臨時拼湊出來的。而且在五代機愈來愈普及,尤其還有F-35這麼一個到處甩賣的便宜貨的情況下,韓國到處找零件“攢”出一臺“四代半”有多大的意義也值得打一個問號。

為何中國能研製出真正的五代機

在介紹完印日韓三國的新型戰機研發後,我們會發現它們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些問題,想要研製出五代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將它們與殲-20做個對比,那麼為什麼中國可以較為順利地研製出殲-20呢?

首先是中國有完整與較為先進的航空工業。雖然在殲-20立項的時候相比於美俄等航空大國,中國航空底子還顯得很薄弱,但如果要和印日韓相比,中國有著豐富的各式飛機設計經驗,而印日韓基本只在他國手把手的幫助下,發展過一兩型軍用飛機。而且中國航空工業門類完整,各種部件雖說不能做到頂尖,但至少有自主生產能力。反觀印韓因為技術上缺失得太多,不得不大量採用國外現成產品。五代機技術在各國都是涉及到技術核心的機密,想要靠國外技術援助搞出五代機自然不可能。

日本自研的F-2完全就是在美國“裹挾”下把F-16機體放大,然後再見縫插針去應用一些自己的先進技術

其次是中國有完整的國家主權。中國並不像韓國日本那樣做事處處要受美國掣肘,還要仰賴美國保障國家安全,軍隊也只是美國的僕從軍。日本研製F-2時被美國坑的經歷不必再多說,“心神”驗證機在前期投資了約400億日元,花費了數十年開發前期技術和發動機,結果飛了32次就遭拆解,背後很可能又是美國施加壓力的結果。在這種國家防務完全交由美國的情況下,只要美國想要扼殺掉自主研製五代機的計劃,那自然也不可能成功。

只要這些國家防務還依賴美國一天,美國就絕不會允許它們自主發展先進軍工科技

總結

五代機作為目前航空工業前沿的表現,考驗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工業科技水平。事實證明在當下只有強大的大國才能玩得起五代機,才能讓其真正發揮出實力。中國能夠成功研製出殲-20並實現大批次生產(有訊息稱殲-20目前的數量已經達到150架),說明中國已經邁入了世界強國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