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終於明白一個人生真相:“越是過得艱難,越要放過自己”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2012

/

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377

“我渴了,剛好桌上有一杯水。

但我沒辦法去拿,只想癱在床上。

我病了,對這個世界的一切失去興趣。

你說我懶,那也隨便你吧。”

一位抑鬱症的夥伴這樣描述自己的狀況。

其實,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先不說抑鬱症。

只關注抑鬱情緒,就發現它已經變得非常普遍。

那,我們就認命般被其打倒嗎?

其實,無論何時,我們都有一種自由,就是選擇態度的自由。

既然如此,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當你抑鬱了,如何把自己的快樂給找回來吧!

英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寫了一本書,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這本書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和語言,讓人們理解什麼是抑鬱,以及它的根源,還有如何獲得療愈和希望。

很多人都說,看完這本書,我的世界裡被打進一束光。

深陷抑鬱的蛤蟆先生,透過十次療愈,重拾自己的快樂。

他終於發現:

這世界上最嚴苛的批判者,竟是我自己。

01

為人生負責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蛤蟆先生病了,一動不想動,做什麼都沒興趣。

朋友們說:你必須去看心理醫生了。

蛤蟆先生也懶得反抗,就去到蒼鷺醫生的諮詢室。

他說:是朋友們讓我來的,我現在準備聽你的。只要你覺得是最好的,我都會照辦。

蒼鷺醫生立刻告訴他,你不是我的來訪者,你的朋友們才是。

這一點看似不起眼,但實在太重要了。

是朋友們覺得蛤蟆先生需要看醫生,他為了讓朋友們高興,才來的。

本質上,蛤蟆先生,並不準備真正為自己做點什麼。

甚至諮詢的費用,都是朋友們出。

他就像一個自己人生的旁觀者。

主持人李蕾講過這樣一個事件。

有個女孩,小時候媽媽讓她選玩具,她會揣度選哪個媽媽會開心。

比如選一套文具。

但是弟弟不這樣,弟弟會哭鬧,最後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

從小到大都是這樣,她一說起來就開始哭。

這裡邊有多少的委屈。

就像一開始的蛤蟆先生,談起自己的朋友和生活,就先哭一場。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生?

就像蛤蟆先生舉的例子:

只要把決定權交給別人,責任就從肩頭卸下了。

所以,蒼鷺醫生一針見血:為諮詢負責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人。

只有你自發自願地想改變,改變才會真正發生。

蛤蟆先生大概明白了:能不能好,原來取決於我呀。

02

你要不要為自己做決定,我說了不算

第二次見面。

蒼鷺醫生問:你感覺怎麼樣?

蛤蟆先生習慣性回答:挺好的,謝謝你。

從小他就學會這樣回答,哪怕這個回答不具有任何價值。

這是一個絕對不會錯的答案。

但是蛤蟆先生從來沒有真正想過這個問題:此刻,我感覺怎麼樣?

蒼鷺醫生給出一個自測題:

假如有一個感覺溫度計,1~10分。1是特別糟,你甚至想自殺,5是中間值,不好也不壞,10是特別好,你都想唱歌。

蛤蟆立馬在1和2中間做了記號。

如果是你,此刻的分值是幾?

蛤蟆先生立馬明白了,他表達自己不開心,並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他開始回憶起,和朋友們在一起各種感覺不舒服的事情。

說著說著,又哭起來。

每個人都對我不好,我太慘了,這又不是我的錯。

習慣性的,遇到不舒服,蛤蟆先生開始表達:我背疼,能不能站起來?

蒼鷺醫生說:你要不要為自己做決定,我說了不算。

關鍵是,你想要做什麼?

03

悲傷是因為你想起了不快樂的時光

蛤蟆先生髮現自己描述感受的時候,就像個孩子一樣。

這就是兒童自我狀態。

處於這個狀態時,是我們小時候的基本情感,慢慢形成了行為模式,成為自我核心的一部分。

當遇到類似的情景,就會代入進去,像小時候一樣去行動和感受。

無論年齡多大,當你覺得自己像個孩子一樣,發脾氣或者只是單純地開心時,都處於這個狀態。

所以,孩子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的影響很重要。

正如那句話所說: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來治癒。

但是,是不是我們就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父母呢?

蛤蟆先生很想知道,因為他的父親特別嚴厲,對他造成了很大的創傷。

但是,父親已經不在人世,這就好像又成了一筆糊塗賬。

蒼鷺醫生說,父母不是故意傷害孩子,他們只是無意識中把行為和意識傳遞給後代,就像基因傳遞那樣。

很多父母已經離世,依然還可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

比如:回到童年事件,蛤蟆先生又哭了。

他很不喜歡自己這樣的情緒。

蒼鷺醫生告訴他,悲傷是因為你想起了不快樂的時光,自然就會有不快樂的情緒產生。

蛤蟆先生說,父親不允許哭,一哭他就發火。

這個時候,蛤蟆先生就是不自覺地,把自己的選擇權交給了已故的父親。

自然而然進入兒童自我狀態。

當我們否認或者壓抑情緒,就像是做截肢,讓自己變得殘疾。

這些我們不喜歡的情緒,也是我們真實的部分。

只要允許它,讓它自然流動。

04

你是要聽從別人的聲音,還是允許自己做主?

十次諮詢快到尾聲,蛤蟆先生日見好轉。

之後,他遇到一件事。

老獾不請自來,讓蛤蟆退出校董,自己赴任。

蛤蟆氣炸了,但第一反應是道歉和退縮。

獾的氣場太像蛤蟆的父親。

一見到他,就自動進入兒童自我狀態。

但是這一次,蛤蟆不想退縮了。

耳邊響起蒼鷺醫生的聲音:“你是要聽從別人的聲音,還是允許自己做主?”

他拒絕了老獾,發現天也沒塌,結果一點也不可怕。

他開始漸漸看清自己的認知模式,自我的力量也漸漸回來。

蛤蟆先生,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

他重新開始欣賞周圍的美景,重新真誠地與朋友聚餐。

他再次給自己打分,打了9分。

他說,留一分,也許未來會更好。

對未來,充滿期待。

05

做出勇敢的選擇

曾經的蛤蟆,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我。

現在,他覺得全世界都那麼可愛。

其實,很多難過的時候,都是我們不願放過自己。

沉浸在“我很難”的劇本里,玩受害者的角色,玩得不亦樂乎。

俗話說,識人看低處。

越是艱難和低谷期,也越是容易看清自己。

也越是在此刻,越能夠做出勇敢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