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剛買的手機沒用多久空間就不足”,靠什麼遏制APP無限膨脹?

越來越多使用者發現,隨著版本不斷更新,大量常用APP正愈發膨脹,動輒幾個G的體積不斷吃掉手機的記憶體。“剛買的手機沒用多久空間就不足”,正成為很多人的現實痛點。

APP越來越大,首先是流量經濟的特點使然。不同於付費買斷制的專業軟體,這些“國民APP”的主要功能均是免費,以此作為使用者流量聚集的入口。面對日漸高漲的流量,產品經理為了實現變現利益最大化,傾向於把各種功能聚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引導使用者將所有消費行為留在一個軟體中。因此我們看到,新聞APP裡增加短影片資訊流,打車軟體中更新借貸入口,聊天應用裡購物、理財、打車、遊戲等功能無所不有……“不務正業”的功能越來越多,APP自然是越長越“胖”。有統計指出,裝機量排名前20的APP,三年間它們的安裝包體積和從0。58G變成了4。98G,大概是原來的8倍。

平心而論,APP功能和體積的增加並非一無是處。回顧網際網路發展史可以發現,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體積較DOS系統大增,但圖形化的操作介面促進電腦走入尋常百姓家;微信、支付寶增加紅包、掃碼功能,極大方便了人們日常生活;從商業角度看,膨脹的APP更倒逼手機廠商提升硬體配置,鍛造出價效比更強的手機。可以說,超級APP現象是移動網際網路發展進步的一個表徵,但問題在於,膨脹的邊界在哪裡?喬布斯曾認為,好的科技產品應該站在科技與人文的十字路口。如今的超級APP正在網際網路大廠營收壓力下朝著商業化方向矇眼狂奔,“使用者體驗”僅僅被掛在嘴上。而iOS與安卓系統出於利益考量,也不會對這種行為做出強力監管,只會坐視使用者的“手機儲存焦慮”逐漸加劇。

市場自有自淨功能。破解APP的無限膨脹之困,可以更多交給市場的競爭洗牌與監管的不斷改進。回想起來,面對臃腫的QQ,簡潔的初版微信後來居上,一下子贏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船票”;“優愛騰”的影片市場一度看似牢不可破,沒有廣告的B站卻以更好的體驗,獲得大量年輕人喜愛……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中,巨頭任何一點使用者體驗上的紕漏,都是後來者獲得成功的機會。在此基礎上,監管也需要在反壟斷、版權保護等領域進一步發力,呵護那些處於萌芽的創意創新,引導移動網際網路重歸互聯互通,促進“無形之手”為超級APP劃出“邊界”。

科技向善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在實踐中平衡社會利益與商業利益。傾聽使用者的聲音,做好相應的功能,永遠是網際網路行業長遠發展之道。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