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懸棺之謎”難倒考古界,專家花30萬尋找答案,不料被一老農道破

1978年,江西的考古人員對龍虎山崖墓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等220餘件,不過考古人員對於出土文物的興趣,還不及對崖墓的好奇。

在龍虎山水巖、仙岩、穀子巖等處,每處都有十幾座到數十座不等的崖洞墓,遙遙望去絕對能夠帶給人們視覺上的震撼,這些崖墓大多是25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的崖墓懸棺,高的葬位到了300餘米上。

崖墓葬是我國最特別的一種喪葬形式,而龍虎山崖墓群是我國最早的崖墓群,也是我國崖墓的發源地,並且按照“北孔(孔子)南張(張天師)”的講法,龍虎山是張天師修煉的寶地,是我國道教的發祥地,這也使得龍虎山崖墓更為撲朔迷離。

有人學者認為數千年人們的生活條件沒有現今這般好,並且常要經受戰爭和災害之苦,夢寐以求的就是安穩日子,後輩因此將祖先葬到高地,崖墓便出現了,原因是古人堅信:“彌高者以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報”。

讓考古人員非常好奇的是,龍虎山崖墓下臨深淵,地處絕壁,高不可攀,古時的生產力也不發達,懸棺又是怎麼將沉重的棺木放置在懸崖峭壁上?由於龍虎山崖墓的奇特,當地還流傳著洞裡面藏著無字天書和金銀財寶的傳說。

不過人根本無法上去,直到上世紀70年代一些風化後的木板掉落,考古人員進行了考古發掘,洞裡面的秘密才大白於天下。

當時考古人員對怎麼進入絕壁上的崖洞就犯了難,起初工作人員設計了一個汽油桶的方案,但成就太高,後來是用毛竹搭架子,由幾位自告奮勇的經常攀巖採藥的當地藥農爬上去,對懸棺較多的13號洞進行了研究。

考古隊發現棺木都是由獨根的楠木製成,有房形棺、船形棺等多種樣式,大的有一千多斤重,最輕的也有300多斤重,專家們根本想不通棺木是這麼到峭壁上的,為此還懸賞了30萬元求答案。

在宋朝時期,理學家朱熹還有過疑問:“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幾何年?”

後來被一老農道破關鍵,老農說了2字:“咕嚕”,是一種定滑輪,藉助滑輪的力量將棺材懸掛在峭壁上,專家也進行了這個實驗,發現是可行的,不過會留下很多痕跡,但龍虎山卻沒有,一點都沒有。

目前中美兩國合作都沒有解開這個謎團,懸賞金都提高到了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