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盧照鄰手腿俱廢,但他的《長安古意》,配得上“不廢江河萬古流”

唐代是中國詩歌最鼎盛的時期,《全唐詩》中收錄了一萬多詩人的四萬八千九百首詩作。他們依次出場,從初唐走向盛唐,從中唐送走晚唐,用優美的詩篇寫盡了懷才不遇之恨,春風得意之色,前途未卜之憂,和歲月遲暮之懷,築就了大唐帝國的精神豐碑。初唐的盧照鄰,一改六朝浮豔之風,開清新適意新風,憑一首《長安古意》定格在唐代文學史冊之上。

一、一生際遇是悲苦

盧照鄰是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和王勃、楊炯、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盧照鄰大概生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國家經歷了初唐的發展,國力逐日升騰,氣象為之一新。長安,這座滄桑古都,正在隋朝大興城的基礎上翻開她新的一頁。

盧照鄰的青少年時期,與貞觀治世完美交集,盛世榮光孕育了他的無盡才情。在二十弱冠的年紀,盧照鄰初入長安,他才情畢露,意氣風發,受到唐高祖李淵第十七子鄧王李元裕的愛重,成為其王府的典籤。他的未來,應該有無限可能。

只可惜,盧照鄰命運不濟,一生失意。在他三十九歲壯年之時,遽染風疾,往後餘生皆是藥。《新唐書》中說他:“

居太白山,得方士玄明膏餌之,會父喪,號嘔,丹輒出,由是疾益甚

”,肉體上經受著病痛折磨,仕途上又不得志,恰遇上父親辭世,他悲不能已,嚎哭嘔吐,以致病情愈發嚴重,最終“足攣,一手又廢”,雙腳萎縮,一隻手也殘廢了。他有幸在長安結識了藥王孫思邈,並拜孫思邈為師,用心研習醫術,無奈藥王的回春妙手能解世間之苦,卻治不了盧照鄰的風疾。

初唐四傑,人生結局都不完美,然而盧照鄰的際遇是最悲苦的。盧照鄰是一個清高獨立的詩人,他曾在一首詩中表明瞭不屈不彎的人生志向,“

不息惡木枝,不飲盜泉水。常思稻粱遇,願棲梧桐樹。智者不我邀,愚夫餘不顧。所以成獨立,耿耿歲雲暮

”。然後,盧照鄰終於在無休無止的病痛面前,彎下了他挺拔的脊樑,在五十三歲時選擇自沉潁水。這位照耀初唐的詩人,就這樣結束了他的一生。

二、《長安古意》中的長安之思

盧照鄰擅長七言,《長安古意》是他的代表作,這首七言鉅製將他定格了唐代文學史冊之上。在鄧王府就職期間,盧照鄰公務之餘遊觀長安,一條通衢大道延展著他的視線,時代的繁華引起了他的思考,創作了一首託古喻今的千古佳作《長安古意》。

《長安古意》全篇六十八句,分為四部分,長安的風物人情,如一幅畫卷徐徐鋪展: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遊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

複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鬱金香。

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虯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大道聯通小巷,香車寶馬來來往往,公主之第玉輦縱橫,王侯之家車馬驅馳。軒樓朱閣,瑤宮貝闕,歌姬舞女衣著豔麗。

當夜幕降臨,形形色色的人走進他們的夜場,放縱的靈魂沉淪在妓女的溫柔鄉里。

盛世繁華多麼誘人,建功立業的心情是多麼急迫!但是繁華之下,是權貴相互傾軋的真相。爭權奪利的遊戲終將灰飛煙滅。

不妨學一學漢代的揚雄,清心寡慾,仕宦失意之後,閉門著述,流芳百世。街市曾有多喧囂,歷史就有多寂寥,只有鍾南山的桂花,紛飛點綴著人的衣襟。

這首七言鉅製,感情充沛,前面寫長安的繁華喧囂,第三段筆鋒一轉,批判現實。最後一句,落筆在桂花上,實為全詩的寫意,表達了詩人不慕浮華的人生態度,這應該也是詩人對於自己悲苦際遇的寬慰之詞。

文史君說

盧照鄰是大唐上萬詩人中一顆耀眼的星星,他的《長安古意》是唐詩中的一朵奇葩,其中的“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一句,千百年來感動著多少青年男女相愛相守。

2023年2月5日元宵節,抖音聯合西安交響樂團推出《長·安——唐詩交響吟誦音樂會》,用唐詩為觀眾送去新春祝福。

唐詩,是每一箇中國人的開蒙經典,唐詩中蘊含著中國人的人文精神,流淌著普通人的七情六慾,一隻白鵝撥動了千年清波,一枚紅豆觸動了萬古情思,一片楓葉染紅了大地神州,一輪明月照進了遊人心頭。初讀唐詩,讀的是它緊緻的節奏和精美的韻律,不曾想過詩人曾經歷了什麼,才能寫下那樣的詩歌。浮生漫漫,平凡的人生充滿焦慮和掙扎,在滄桑浸身、千帆閱盡之後,再讀那些熟悉的詩句,會突然感動地不能自已,原來詩中那閒適的,從容的,豁達的,不羈的,哀怨的,痛苦的,失意的,不只是詩人,也是我啊。初聞不識曲中意,聽懂已是曲中人,這就是為什麼愛上了唐詩。

參考文獻

王明好:《盧照鄰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

高侯玉梅:《唐詩人簡史 初盛唐卷》,三秦出版社,2018年。

玉昆:《唐詩藝術探賾》,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9年。

謝亞鵬: 《心高命薄的悲苦詩人盧照鄰》,《文史天地》2015年第7期。

(作者:浩然文史·青驄馬小史博士)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