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吃肉的時候,武松為什麼要叫店小二十斤白酒,兩斤牛肉呢?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說到吃肉的場景,最讓我們津津樂道的就是《水滸傳》了。

在《景陽岡武松打虎》片段中,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店家去裡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盤子,放在武松面前。

《天龍八部》裡,蕭峰去吃飯,也是吩咐店小二“十斤白酒,兩斤牛肉,一隻肥雞”。

只要是古裝武俠劇,鏡頭一轉到吃飯的酒樓,肯定會出現類似場景:好漢大喊一聲:“小二,二斤牛肉,一壺酒”。

古人真的像影視劇那樣很愛吃牛肉麼?為什麼很少見到說來“二斤豬肉”的呢?

古人真的經常吃牛肉嗎?

事實上,古代吃牛肉並沒有那麼容易。

在沒有機械化的古代,牛是重要的生產資料,殺一頭牛等於殺十個人的勞動能力。

早在春秋時期,《禮記》中就立下了規矩:“諸侯無故不殺牛”,諸侯都不讓殺牛,一個老百姓更是不可能讓殺牛的。

在漢朝,殺牛是要償命的;在唐朝,殺牛者判徒刑一年;在宋朝,無故殺牛者罰做三年苦役;在元朝,殺牛杖責一百。

在這麼高的刑律之下,小老百姓們是不會冒著坐牢殺頭的危險去殺牛的。

而影視劇中出現的吃牛肉場景,多半都是暴民或者江湖人士。

這些江湖人士蔑視朝廷,所以不把朝廷法令放在眼裡,吃牛肉才能彰顯他們的反抗精神。

但是,上面提到了,古代牛肉是很稀缺的,你敢吃人家店家未必敢光明正大地賣,要吃的話也是要走“黑市”的。

說白了,這樣的場景是為了影視效果,說切幾斤牛肉有氣勢,更有江湖味道,你要是換成切幾斤豬頭肉,明顯就遜色多了。

久而久之,牛肉就成了影視劇中江湖俠士們的標配。

豬肉才是古人的最愛

其實,豬肉才是古代人的最愛,尤其是在宋代。

愛吃豬肉的代表人物,首推文學和美食界的雙瑰寶——蘇東坡。

相傳,蘇東坡在徐州任知州時,黃河決口,他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築堤保城,百姓為了慰勞他給他送肉,蘇軾推辭不掉,便指點家人燒成紅燒肉回贈給老百姓。

後來,東坡被貶謫黃州,還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了那首《食豬肉詩》中,詩中有云,“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慢著火、少著水,柴火罨焰煙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東坡先生愛肉愛得深沉,連豬肉做法都要寫到燉肉歌裡去。

宋代對於豬肉的做法,已經有很多種,不止有東坡肉,著名的抗金英雄宗澤還發明以豬肉為食材的火腿。

在《康熙王朝》中,康熙宴請群臣,有烤全羊的菜餚,康熙自己用刀,在火盆上邊烤邊吃,饞得觀眾直流口水。

但滿清皇室最鐘意的肉也並不是羊肉,乾隆71歲那年仍然在除夕夜興致勃勃地舉辦了御宴。所用的食材單如下:豬肉65斤,豬肘子3個,豬肚2個,小肚子8個,膳子15根,野豬肉25斤,大小豬腸各3根。而羊肉僅僅有20斤。

想想滿族人的故鄉東北,滿清皇帝愛吃豬肉的邏輯一下子通順了。東北自古是苦寒之地,漢族人只敢在遼寧一帶生活,因為往北就太冷了,且種不了莊稼。在眾多牲口裡,大概只有脂肪厚的豬豬,才能抗住東北的天氣。東北菜裡面的硬菜,幾乎都是豬身上的:鍋包肉、熘肉段、熘肝尖、烀豬爪子、大肘子、豬肉燉粉條、排骨燉豆角、酸菜大骨、血腸白肉、蔥爆拆骨肉、尖椒護心肉、豬皮凍,豬頭肉拍黃瓜……

古代的豬是黑色的?

豬肉不僅出現在清宮的日常飲食和宮廷飯局上,也出現在皇家祭祀裡。

清代皇室的祭祀是薩滿教,儀式當中少不了的是煮神豬環節。

據說,被選中的神豬要全身黑色,膘肉肥厚。

宰殺之後的豬,要“去其皮,按節解開”,然後,嗖的一下,它被扔進了坤寧宮中的一口大鍋。

是的,我沒說錯,是坤寧宮。

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宮殿,不僅見證了崇禎皇帝的周皇后自殺,也見證了康熙、同治、光緒、宣統皇帝的婚禮,而更多時候,這座宮殿要見證的是豬的烹飪過程。

另外,這也說明,當時我們飼養的豬是黑豬,與如今我們見到的白豬還是很不同的。

所以,我們看到的影視劇版的《西遊記》,裡面的二師兄豬八戒是白豬,這是錯的。

黑黑的臉上帶著短短的汗毛,長著長長的嘴巴大大的耳朵,八戒在原著中的形象原型就是黑豬的原型。

不過,黑豬的肉雖然精,但是黑豬食量大,生長週期也慢,逐步就被長肉更快的白豬所替代了。

豬肉為何經久不衰還漲價?

在古代,肉成為公認的美味之後,先吃上肉的,也只是一部分人,能夠敞開胃口吃的,是少數,不光限購,而且要特供。

天子吃牛肉,諸侯平常吃羊肉,每月初一才能吃一次牛肉,大夫平常吃豬肉和狗肉。

也就是說,古代就連豬肉都只有大夫這個級別的貴族才能享受到。

至於平民,只能“望肉興嘆”了。

這種對“肉”的渴望在中國人的文化裡已經根深蒂固,一直延續到今天。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一次訪談裡就說,小時候家裡窮,一年最多隻能吃一兩次豬肉。

那時候,強哥的最大夢想就是當個村長,因為村長家裡的屋簷底下掛著很多豬肉。

對於尋常百姓來說,豬肉已經成了一種吃好吃飽的符號。

說到此,你是否能瞭解到劉強東為何對村長家的豬肉記憶猶新了吧!

除了對“肉”的渴望,豬在中國文化裡又衍生了很多新的寓意。

比如,豬成為了十二生肖,因為豬肉對填飽中國人的肚子實在太重要了;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小名劉彘,就是豬的意思,豬好養活,代表了父母對他的美好祝願;

中國人講的家和萬事興,家字底下的“豕”,也是小公豬的意思,家裡有頭豬象徵著生活富足,豬繁殖能力強,希望家族人丁興旺。

······

看到國內豬肉價格一飛沖天(連央視主播都喊話二師兄別太飄),美國人造肉公司野心勃勃宣佈,大舉進軍中國市場。

但是,人造肉是否能取代豬肉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在中國,豬肉已不僅僅只是為了飽腹,更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代表了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這種文化的力量,不可替代,也是真正推動豬肉價格上漲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