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娶妻和納妾有什麼區別?古代皇帝真的有三千佳麗嗎??

“娶妻”和“納妾”有什麼區別?古代皇帝真的有“三千佳麗”嗎?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那可謂是源遠流長,歷史悠久。而在傳統封建制度下的“父系社會”,以男性為主的社會傳統,也流傳了幾千年。根據科學家對出土的文物墓穴發現,早在四五千年的公元前3000多年,就已經存在男性和自己的妻妾合葬的墓穴,基本上那個時候開始,就已經存在了男性“三妻四妾”的情況。

但是在古代,也並不是人人都能三妻四妾——許多想要穿越回古代,過上左擁右抱的男性朋友們可以省省了。在許多影視劇中出現的妻妾成群的情況,往往出現在社會地位較高,或者財富較為富裕的家庭裡。許許多多的普通人,其實都還是嚴格地遵循著“一夫一妻制”。

而且根據社會地位的高低不同,關於男子納妾的數量,也有著各自的規定。我們以“民風開放”的唐朝為例,根據唐《六典》規定:親王可以納妾12人;郡王和一品官員可以納妾10人,二品8人,三品6人,四品4人……至於許多普通百姓,衣食住行尚且艱難,就更別提納妾了。

那麼作為古代至高無上的天子,又能有多少位妾室呢?真的像俗話說的那樣“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後宮佳麗三千人”嗎?這就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分析了。比如明孝宗朱佑樘,後宮中就只有一位妻子張皇后,但是漢桓帝劉志,後宮裡就有五千多位佳麗;晉武帝司馬炎的後宮更有上萬名之多的女子——當然後宮女子最多的一位,還是唐玄宗李隆基。據說李隆基在位時,除了後宮之外,在全國各地的許多行宮裡都有女子,數量可達幾萬之多。

許多人相信都會有這個疑問:對於古代男人,為何妻是“娶”,而妾是“納”呢?這主要是因為在古代,男子娶妻時要嚴格地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方出具一些彩禮,女方也要攜帶嫁妝。而古代男子的妾室,則大多是花錢買來的,或者是一些“小門小戶”家的女兒攀附權貴,甚至還有一些是被主人“臨幸”的丫鬟奴婢,所以“納”字也有收納,接納的意思。在《唐律疏議》中,同樣有著“妾通買賣”,“妾及賤流”的記載。

所以在古代,妻子和妾室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在大戶人家,妻子往往作為“一家之主”,能夠掌管家中的一切內務,生育的子女也被稱為“嫡出”。而妾室雖然也算是主子,但卻是“主子裡的奴才,奴才前的主人”,生下的孩子也是“庶出”。妾室在正妻面前同樣也是女才,而且正妻往往掌管著妾室的生殺予奪,所以地位完全是不一樣的。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這種延續了上千年的男尊女卑的陋習,才被徹底根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夫一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