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做人,懂得“借刀殺人”,才能避免被人當槍使

為人處世,最“窩囊”的事之一,莫過於被人當了槍使。被人當槍使,是一種極其羞辱性的體驗。事後想通者,不僅覺得自己過於愚蠢,而且心生被人當猴耍的恥辱感和憤怒感。更有甚者,臨死也沒弄明白怎麼回事。

怎樣才能避免被人當槍使呢?要想避免被人當槍使,你就得弄明白:對方究竟採取了何種手段,才讓你迷迷糊糊上的當。喜哥覺得,對方所採取的手段,就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三計——借刀殺人。無論對方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間促成,其本質都符合“借刀殺人”的原理。

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三十六計》之借刀殺人

譯文:誰是敵人已經很明確了,但友方的態度尚未明確。採取有效的說辭說服友方去消滅敵人,己方不用出力,但消滅敵人的目的已然達到。這是透過《易經》的損卦推演出來的計策。

“借刀殺人”的本質

“借刀殺人”的本質是:為了儲存己方的實力或爭取己方的利益,利用友方和敵方的矛盾,鼓動友方出面出力,從而達到坐收漁利的目的。

“借刀殺人”行得通的3個條件

1、己方和友方有共同的敵人且利益攸關;或友方和敵方本來就是死敵;或敵方獲勝會對友方造成實質的威脅。

2、友方有這個能力對敵方進行有效打擊。如果友方沒這個能力,這把“刀”借了也沒用。

3、己方的說服能力要高超。既要讓友方認識到出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又要讓友方矇在鼓裡,意識不到被利用了。

“借刀殺人”的2個著名的歷史案例

1、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聯吳抗曹戰略,不僅讓吳蜀聯軍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還使得關羽一路高歌猛進,圍攻襄樊,逼得曹操起了遷都之意。司馬懿和蔣濟獻計,拉攏孫權,曉以利害,於是孫權抄了關羽的後路(因為孫權集團也見不得劉備集團做大),襄樊之圍隨解。

2、春秋時期,齊景公嬖倖三個大力士。三位力士自恃功高,居功自傲,甚至於與齊景公稱兄道弟;嚴重影響到正常的組織管理和朝堂禮儀。相國晏嬰心知,長此以往,必出大亂。晏嬰取出兩個桃子,讓三位力士自我評價功勞大小,功大者食之。公孫捷自認擒虎救駕功大,先吃了一個;田開疆自認開疆拓土功大,吃了第二個;古冶子覺得自己功勞也很大,只是由於反應慢,而失去了應得的榮譽,憤而自殺。公孫捷和田開疆覺得對不起古冶子,也雙雙拔劍自刎。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二桃殺三士”。

“被人當槍使”為何讓人覺得十分不爽

“被人當槍使”之所以讓人覺得十分不爽?是因為所謂的“友方”在鼓動、教唆你的時候,隱藏了他的真實目的,也就是涉嫌欺騙或愚弄。任何欺騙或愚弄,都會讓人覺得不爽。況且,你衝在明處,他躲在暗處;你成功,他坐收漁利,你失敗,他毫髮無損;好事、好處、好人,全被人家得了;壞事、壞處、壞人,全被自己擔了;你能有爽的感覺才怪!

避免“被人當槍使”的具體步驟

1、識別對方是否存在鼓動、教唆的意圖。凡是對方鼓唇搖舌讓你做某事,或添油加醋細數第三個人的不好,或義憤填膺挑起你的怒火,均存在拿你當槍使的可能。

2、在心中琢磨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出面出力,對方是否也能得到好處。如果他能坐收漁利,幾乎可以肯定是把你當槍使了。尤其需要辨別,有些人把“看笑話”也能當做一種好處。第二個問題是,你出面出力,是否是最佳的選擇。如果不是,就此打住。

3、認清對方的意圖,要麼拉他一起,要麼選擇等待。如果“出面出力”的緊迫性很強,要想方設法拉對方和你一起“出面出力”;如果“出面出力”的緊迫性不強,將計就計,等待對方首先忍不住。

以上就是今天喜哥要和大家分享的人生感悟;做人,懂得“借刀殺人”,才能避免被人當槍使。我們學習“借刀殺人”的目的,是為了不被人當槍使,而不是為了算計別人。世事難料,人心叵測,不得不防而已。心中唯存正義,遇事冷靜,深思熟慮,智慧應對,才是做人的王道。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