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魯迅的一生中,寫出了太多的中國社會的缺陷,十分值得我們深思

魯迅是近代歷史上我們國家有名的大文學家,他的筆下寫出了太多的中國社會的缺陷,十分值得我們深思。魯迅先生一生都在用手裡的筆堅持鬥爭,就算是去世了也依然被無數國人敬仰,人們甚至稱他是中國的魂。讓人很惋惜的是,魯迅現實去世的太早了,在1936年就與世長辭了,倘若能好好的活到新中國建立甚至是當代,那真的不知道先生會多麼欣慰,至少我們這些後人把這個老大帝國再一次建設的高大威武了,儘管依然還有不少地方很少讓人詬病,但是中國真的已經變了很多,中國人也改變了很多,只是不知道和魯迅先生也希望的中國有多大的差距。

魯迅先生去世的時候只有五十五歲,更是年富力強的年紀。他躺在上海醫院的病床上並沒有寫遺囑,因為他是一個文學家,是一個作家,所以他早在自己的文章中就寫過了自己的遺囑,文章是《死》。文章發表的時候,距離先生去世還有一個半月,不過,他仍然提早做好了去世前的準備工作。在文章中他提了七點,算是遺囑。

一是不許家裡人借他的喪事收取財物,除非是多年的老朋友上表的一點心意。第二,他說去世以後,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喪事處理掉,趕緊埋了,不要多生事端。第三是不許家裡人搞什麼紀念類的活動。第四,希望家裡人忘記自己,開始各自的新生活。第五是對子女的告誡,如果沒有什麼才能就不要搞什麼虛名,踏踏實實的做點小買賣過生活。第六,要對他人的許諾抱有一定的戒心,不能全信。最後一點是希望能多和品質高潔的人在一起,和小人千萬不要走近,以免自己損失。

可以說,魯迅先生留下的這七點,儘管沒有太華麗的文字,但也都是人間為人處世的真道理,是值得所有人借鑑品讀的。而對於子女,他最大的願望還是平平安安的,這也是所有父母的願景了。不過,先生去世也是舉國的大事了,不少文化界名人都從各地趕來參與喪事的辦理。上海不少市民也自發走到街上為先生送行,多達數萬人。

而給先生抬棺的十六人,全部都是青年文學家,也是先生的接班人,其中的巴金先生更是名滿全國,他們同時也是我們國家的棟樑,此後繼承了先生的告誡,一直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