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最後,能走進婚姻的,往往是那些“保持距離”的情侶

文/北島

歌曲《我懷念的》中,有幾句詞是這樣寫的:

“我懷念的,是無話不說;我懷念的,是一起做夢;我懷念的,是爭吵以後,還是想要愛你的衝動。”

誠如寫幾句詞所寫,很多人覺得,越是親近的關係,兩個人應該越是親密。

也是因為如此,形容兩個人關係很好時,人們常常用“親密無間”、“形影不離”、“如膠似漆”等等的詞彙。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真的是越近越好嗎?

可能不盡然。

甚至很多時候,正是因為有所距離,美好才能保持。

就像天體物理學家曾說,如果太陽和地球的距離再近1%,地球就是“火焰山”,如果再遠3%,地球就是“廣寒宮”。

而現在地球如此適宜人類居住,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因為它和太陽的距離遠近適宜,生命才得以存活。

人際關係中,其實也是如此。

倘若兩個人離得太近,過於頻繁和沒有空間的接觸,可能會使得矛盾激化,美好消失。

反而是那些懂得交往之中,兩個人應該有所尺度,和伴侶也該保持一定距離的情侶,更容易走到最後。

因此,最後能走進婚姻的,往往是那些“保持距離”的情侶,具體原因很簡單。

01.

有所距離,才不壓抑

電影《十二夜》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珍妮和阿倫熱戀時,每天如膠似漆,恨不得24小時都綁在一起,這個階段的兩個人,有說不完的話,做不完的事。

可是,當兩個人過了熱戀的階段後,阿倫卻因為珍妮的“體貼”感到壓抑。

珍妮總是會把阿倫放在第一位,覺得所有的事,都不如陪伴阿倫來得重要。

於是,上班時,她會抽空給阿倫打電話;下班後,她會坐幾個小時的車去找阿倫;只要阿倫有需要,她會第一時間出現。

為了能陪在阿倫身邊,珍妮放棄了自己的社交,也將自己的工作置於不顧,她覺得這是他對阿倫的好。

不過,這種好換來的是什麼?

換來的不是阿倫的感動,而是阿倫的一句:“我沒有叫你做什麼多,你為什麼要做這麼多?你這不是疼我。。。”

那個時候的珍妮其實很不理解,為什麼阿倫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好。

答案其實很簡單,

因為這樣的好,會讓一個人沒有自己的空間,被束縛的感覺

,阿倫因此覺得喘不過氣。

就像年少時,父母為了防止孩子出意外,總是守在孩子身邊一樣,這是他們眼中對孩子的愛,可是在孩子眼中,卻是一種傷害。

愛一個人,從來不需要多麼親密無間。

愛情應當是在一個人孤獨時的陪伴,在一個人無助時的扶持,在一個人落魄時的守護,而不是24小時的看守。

所以,往往是那些懂得和伴侶保持一定距離,能給對方空間也能給自己空間的人,才會讓對方想要結婚。

倘若在戀愛時都覺得壓抑,結婚幾乎是沒有可能的事,因為一個人會產生畏懼。

02.

有所距離,才有憧憬

很同意詩人瓦萊裡說過的一句話:“去愛你熟悉的某人或某物是不可能的,愛總是被引向那些隱藏著秘密的地方。”

很多時候,推動一段感情發展的,不一定是多麼濃烈的愛,很有可能是對未知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就像關於結婚這件事,常聽人說,戀愛時間越長的兩個人越難結婚。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便是因為戀愛的時間太長,兩個人之間瞭解得越來越清楚,對未來失去憧憬,就會降低對結婚的渴望。

好比一件衣服,如果不買也能穿,隨時想擁有就能擁有,那麼便沒有多少人想要把這件衣服買回家去。

在愛情裡,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兩個人只戀愛不結婚,每天過的日子和婚姻無異,卻沒有結婚證的約束。

這樣的感情一旦維持的時間過長,兩個人都適應了當下的戀愛節奏,反而會覺得結不結婚都是一樣的。

尤其是那些在戀愛時,彼此之間沒有距離,早已經把夫妻之間的事情用戀人身份做完的情侶,早已經清楚了在一起的生活會如何,結不結婚反而都一樣。

而那些有所距離的情侶,在不同階段做不同的事,因為沒有走過的路還有很長,彼此才更有興趣和對方走下去。

這種狀態下的結婚,就真的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03.

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作“空白效應”。

百度百科說:“空白效應原本是藝術作品審美欣賞上的概念,當作者願意給作品留白,給讀者想象和再創造的空間時,讀者反而更容易理解和把握。”

其中的原因,是當一個作品無法被全部掌握的時候,才會吸引到讀者的興趣,引起人們的深思。

這樣效應對愛情也同樣適用。

當一段感情,彼此都有自己的空間時,才會更加珍惜兩個人相處的時間,當兩個人未完成的事情更多時,彼此才會想要和對方一直走下去。

所以,愛一個人,從來都不是距離越近越好,如同那些能走進婚姻的,往往都是懂得“保持距離”的情侶。

這個時候的保持距離,是給彼此一定的空間,也是給感情更多一點可能。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戀人之間應該保持距離嗎?

歡迎留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