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課例研究|以李華平《賣炭翁》課例看語文課堂中的深度學習

以李華平《賣炭翁》課例看語文課堂中的深度學習

夏書傑/文

語文教學以前講“高效”,現在講“深度”。高效課堂提了多年,老師們還在“高效”的路上。有人說“高效”不明確,是教師教的高效,還是學生學的高效?有何評價的標準?與其高效,不如實效。對普通老師來說,不求高而求實,把知識、能力等落到每節課的實處,應該算是較為理性、現實的做法。但這仍然是一種較為籠統的說法。那麼,語文教學中,有沒有更為具體可行的提法呢?從學生角度提出的深度學習,則給我們的語文教學提供了一個具體的參考。

什麼是深度學習?怎樣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李華平老師《賣炭翁》課例,讓我對其有了更深更廣的瞭解。

一、深度學習是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基點展開的課堂。

王榮生教授在《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裡提到,經常聽教師們抱怨,說學生學習不主動,發言不積極,討論不投入。按照正常的邏輯,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大範圍地出現問題,一定是教師的“教”出了問題,一定是教師沒能很好地組織“學的活動”。

怎樣很好地組織學生“學的活動”呢?這就需要以學生的學習為角度進行預設和組織活動,也就是整個課堂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基點展開。“深度學習”是學生的深度學習,不是教師的“深度教學”,這首先就是強調一切教學活動要把學生學習放在核心位置。李華平老師在帶領學生進入課堂第一環節時,先問學生在平常預習中是在怎麼做的,學生回答:看註釋,聯絡圖片,創作背景等。隨後,李老師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讀詩,注意字音字形,提示學生注意疑難的通假字,並且,引導學生找出同桌最容易忽略的兩三個詞語。這裡面的做法,就是充分在瞭解學生預習習慣的基礎上,以學生為基點進行預設和組織的學習活動。尤其是引導學生找出同桌最容易忽略的兩三個詞語這一活動,這是教師提前的預設活動,但這個活動確是站在學生角度的且符合學生情況的設計。

王榮生教授說,以學生學習為基點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就是幫助和引導。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根本點,其實就是學生學習的活動,李華平老師的《賣炭翁》一課中,教師就是在學生學習活動中進行點撥,引導,幫助學生理解疑難,積累閱讀經驗。且不說其他與學生經驗較為接近的教學環節,單就對與學生經驗較選距離的文學創作術語“典型化”的引入一節,李老師也沒有直接呈現或講解。而是在前面提供原型故事,在學生充分對比故事不同點等活動層層鋪墊基礎上,抓住時機,進行合理有效調控,透過點撥,引導學生探索發現這一概念,並深入分析理解“典型化”這一處理的效果。

二、深度學習是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課堂。

學生的學習,是知識經驗不斷積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認識規律和思維發展規律也告訴我們,按照固有的層次和序列去學習知識。所以,教師的教學要遵從學生學習的序進累積規律,組織教學活動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有邏輯性,層次性。且看李華平老師《賣炭翁》的五個教學活動:

活動一:交流預習

活動二:複述故事

活動三:透視故事

活動四:比較故事

活動五:續寫故事

交流預習,幫學生解決疑難詞句理解;在字句意思充分理解基礎上,複述故事,不僅從整體上而且從細節上讓學生把握內容;隨後,透過透視故事引導學生把握詩詞的主旨;然後,引入故事原型,引導學生比較二者的區別,引入文學創作中的典型化藝術知識;最後,引導學生深入人物悲慘遭遇的情境,續寫故事。從整個學習效果看,學生的語言和思維等都得到深入地訓練,這樣的學習是有深度的。從整個教學流程來看,每一環節與下一環節都是以課文理解的語言活動為核心的,基礎和深化的關係,呈現出由整體到區域性、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特點。再看每一環節內的小活動,如活動四比較故事,教師呈現故事原型,生讀故事,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班內分享成果,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各個角度進行深入比較,分析詩人改編的原因,引入典型化概念,分析典型化效果。同樣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每一步都是有了足夠的理解、思考的層層深入的鋪墊,才進行下一步的活動。

三、深度學習是深入指向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

深度學習的要講究學習的“深度”,這種深度在課堂教學中,存在於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具體的活動之中。它的“深度”,是指向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深度。

首先,其深度體現在語言與思維活動中。在環節二,詳細地複述故事,是培養“說”的能力,也是理解記憶能力。環節三,透視故事中的幾個小活動,給賣炭翁新增中心語,新增定語,又引導學生從作者角度給詩加一個副標題,並引導學生比較優劣,這些以“聽、說、讀、寫”為基礎的語言活動,不僅是具體的,豐富的,而且是有學生深度參與的綜合性的,實踐性的語言活動。其實,縱觀整節課,不僅在活動三,就其教學活動的每一環節每一步,都是對學生分析、綜合、概括、比較等思維能力的訓練。

其次,其深度還體現在對學生人文和審美的提升中。

很多老師轉變了教學理念,經常引用葉聖陶的話,都說課文是個例子。課文確實是個例子,但又不僅僅是例子。我們學生學習課文,尤其是經典的詩文,我們就不能僅僅把它當做例子,我們所學的課文還是“學習的物件”(王榮生語)。學生學習《賣炭翁》,除了學習欣賞詩歌方法,還要在自己閱讀經驗和審美經驗上深入理解詩歌,理解其傳唱千年經久不衰的原因。李華平老師在透視故事一活動中,引導學生透過故事看到了什麼,讓學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即對勞動人悲慘遭遇的同情和對統治者腐朽的批判。在比較故事的活動中,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透過對原型故事改編,從文學創作對材料處理的“典型化”角度,更深入理解作者的匠心獨具之處。這樣的深度啟發與引導,由語文的工具性,自然過度到了人文性,也促進了學生對文學形象、文學情感和文學獨創性等審美體驗的提升。

當然,李華平教授《賣炭翁》一課課堂藝術遠不止這些。作為“深度學習”活動中的典型課例,讓我們從中更具體、深入地理解了這個理念。

深度學習,是學生學習的深度,是學生的深度學習,它體現了當今語文課的新課程理念,也代表了語文課發展的趨勢,讓我們嘗試在語文課中引導學生“深度學習”,讓我們的語文課走向學生學習的深度吧!

專注初中語文教學研究,歡迎關注!

語文工作室68期|文字:夏書傑

投稿信箱:xia4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