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人,為什麼會變?(句句入心)

點選上方藍字關注,每天和你一起剖析人性與情感。

和一個朋友聊起“人心”的話題,他嘆了口氣

我知道,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兄弟。

兄弟比他小兩歲,腦子活絡,志存高遠,為人熱情,從小到大,家裡家外,都說他未來有出息。

而朋友本人性格溫和內斂,做事比較踏實本分,大家都說,將來哥哥穩重,弟弟活絡,兩兄弟一定能闖出一番天地。

後來,朋友在父母的安排下,進入了體制內上,朝八晚五,工作和收入都很穩定,不算很多,養家餬口,略有節餘,加上朋友本人比較節儉、有計劃,每年都可以存點錢。

相反,弟弟坐不住,喜歡結交朋友,立志做生意人,父母也相當支援。

在他大學畢業後,父母便賣掉了家裡的套老房子,將所有的錢都拿去支援他做生意,結果,十幾萬塊錢,父母前半生的心血,弟弟虧得一分不剩下,家裡人問他怎麼虧的,他硬氣得一句話不說,至今,也不知道他到底怎麼虧的。

看到他沮喪的樣子,父母家人也不敢多說。

中間有兩三年時間,弟弟待業在家,打點零工,基本上,是“啃老”,等他振作起來後,父母又拿錢出來,支援他做生意。

只不過,父母年邁,身體變差,積蓄越來越少,能夠支柱他的並不多,於是,弟弟便將口開到了朋友這裡。

朋友也是拖家帶口,一家人存一點不容易,而且有妻子在,要借錢給弟弟,自然不能一個人說了算。

好在,朋友的妻子對錢並不敏感,但凡朋友說了,他妻子基本上不會拒絕。

有時候大幾千,有時候大幾萬,弟弟就這樣,藉著家裡的人,做著自己的生意,開著自己的車,住著自己的大房子,卻從未見他還過錢。

而他,似乎也沒發現,哥哥多少年來,一直騎著電動車,沒有買小轎車。

去年,朋友想換套大房子,希望弟弟把之前借的錢,哪怕還一部分,至少讓他少到外面借一點,也能少背一點銀行的利息。

沒想到,弟弟不僅沒有說明不還錢的緣由,反而把他指責了一頓,大意是:朋友不懂投資,就算有錢,也不能全砸在房子上。

可是,老實本分的朋友想到,哪怕還給他10萬,也能少背銀行10萬塊的利息。

礙於兄弟關係,朋友始終沒有說出口什麼樣的重話,但是,在他內心,已經決定了,再也不會借一分錢給弟弟。

人心換人心,換不來的人心,自然會死心。

然而,理都懂,很多始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本能,對彼此的關係產生高待,等到失望之後,才開始覺悟。

人,也就是這樣變了的。

我們總是在提倡,與人相處要真誠,只有用心,才能換來好的感情。

正是因為,“人心換人心”缺乏足夠的說服力,所以,才會如此去提倡,希望人與人之間,都能以情相待,互助互愛,理解他人,幫助他人。

然而,現實往往是,對一個人、一段關係,投入得越多,往往失去的越多。

人心,並不一定能換來人心,更多的時候,換來的是失望。

同樣是借錢的事兒。

小李的父親去年年底突然中風住院,每天五六千的開銷,很快掏空了家底。

醫生的意思是,老人年紀大,即便恢復出院,未來的生活質量也很差,而且特別消耗家裡人的精力,建議小李盡人事、聽天命。

但是,小李和父親感情特別好,而老人的病來得突然,根本接受不了。

於是,小李堅持要救父親,哪怕回家癱在床上,他也會想辦法照顧父親,最後給父親盡幾年孝心。

無奈之下,小李只能開口找朋友借錢。

平常小李是個比較熱心的人,朋友之間,找他借三五千、幾萬塊,他基本上二話不說,只要自己手裡週轉得開,都不會拒絕。

令他想不到的,當他需要錢時,朋友們都覺得比醫生還見慣生死,理智得讓人心寒,總之,就是無錢可借。

在成年人的世界,誰又不明白生老病死的規律,誰又不懂得,一個老人到了年紀,一大病是很難恢復。

但是,親人之間的感情,怎麼可能是用理智去抉擇的,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渴望盡十分的努力。

只不過,這世界,沒有感同身受這件事。

每個人對感情、對痛苦的感受程度有不同,因此,你痛苦的事,或者對別人來說,只是稀鬆平常。

同樣的道理,你覺得平常是在進行感情投資,在關鍵時刻,對方一定會幫助你的,其實不然。

有些時候,人心並不一定能換到人心。

過多的人心投入,往往更容易換來貪婪與依賴。

魯迅曾說過: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當你困難時,指望別人理解你的難處,只是一種美好的嚮往。

關鍵時刻,能夠助自己脫困的,只有自己。

然而,人總是對感情抱著美好的希望,不到最後一刻,不到傷重不已,不捨得死,不願意失去。

可是,當事情發生時,失望攢多了之後,便會開始懂得,人與人之間,不過如此。

一個人之所以會變,從以前的熱情助人,到後面的理智對待,從以前的有求必應,到後面的權衡再三,只是受傷太多。

不敢再投入百分之百的真心,去付出給他人。

在與人相處時,開始學著給自己“留一手”,甚至是揣測和算計,也有可能是防範與冷漠。

人之所以會變,並不是突如其來的變化,而是日久見人的“後遺症”。

其實,不能怪人心太薄,也不能怪人性太涼,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抱團取暖的關係,往往存在於理想之中,反而是“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的時候較多。

就在這一次次希望、一次次失望中,人開始變了。

變得不再執著在每個人心中,都保留最好的印象;不再執著於每個人都保持良好的關係。

變得更懂人性,開始明白,人活一世,所有的路,必須靠自己去走完。

淡了的感情,不必去追,失望了的關係,就讓它淡了。

人生越走到後面,越會明白:變了,也是懂了。

受過了的傷,自然變成了堅硬的傷疤;

被騙過之後,自然知道了保護自己。

馮唐說過,這世上,沒有什麼是不變的。

所以,我們自己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了,變得堅強,變得安靜,變得更懂得如何為自己而活。

作者簡介:媽小咪。多平臺簽約作者,女性勵志作家。領略世間情感,解讀人間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