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相逢時節》原著《落花時節》:寬宥他人,也要善待自己

很喜歡網路上的一句話:“你的善良要帶點鋒芒。”

善良是一種基於道德底線上的良知和本性,人可以寬厚包容,但不能無底線,失去了底線,人際關係也就失去了平衡。因為你沒有底線的善良,別人認為你軟弱可欺,從而變本加厲。

可以寬

他人,也要善待自己,不能委曲求全。

電視劇《相逢時節》改編自阿耐的長篇小說《落花時節》,是一場父輩的血案引發的子輩的恩怨。寧母丈夫因重傷簡父,他雖然畏罪自殺了,簡家大女兒簡敏敏並沒有放過他們,一直瘋狂追打,使一雙兒女跟著自己過著不安定的困苦生活。

寧宥

為了躲避簡敏敏,她選擇了隱名埋姓,兒女改名為寧宥、寧恕。宥和恕,都是寬恕的意思。他們太需要寬恕了,因丈夫犯下的錯誤需要簡家對他們寬恕,不再對他們窮追猛打;一家人3口人並沒有過失卻受到了簡敏敏的無窮傷害,也希望家人不計較,寬恕簡家的衝動的行為,這樣才能各自安好,互不傷害。

一雙兒女的選擇卻完全相反,兒子寧恕選擇了永不寬恕,採取報復的行為,當然最終敗在簡家老二簡宏成手下;而女兒寧宥選擇了寬宥。

大女兒受到簡敏敏的傷害最深,曾被簡敏敏打飛出去,頭撞在水泥地上,頭骨斷裂,造成腦震盪,還留下了後遺症,經常頭疼,從精神到肉體受到的傷害遠遠超過寧恕,即使她多年後,一聽到簡敏敏的名字就渾身無力,不能動彈。

儘管如此,成人後的寧宥看得更遠,她知道冤冤相報何時了,無窮無盡的纏鬥,只能是彼此更進一步的傷害,她選擇遠離簡家人,不再計較過去,只看重當下的生活,珍惜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她一直勸弟弟不要報復,要學會忍讓寬恕,一直與簡宏成一起為兩家的和解而努力。

寧宥與郝青林

她還對傷害她的其他人能夠容忍,一個是她的丈夫郝青林,一個是她的同學陳昕兒。但是,她的容忍不是無底線的,也不是無原則的,她做到了保護自己。

寧宥是商場金領,能幹而且工資高,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不依靠丈夫也能活得很好;她的丈夫郝青林是一個副科級公務員,收入沒有寧宥高,讓他在她面前有些自卑,覺得在她面前沒有存在感。

郝青林先是出軌顧維維,被寧宥發現,他向寧宥保證斷絕與顧維維的關係,她為了兒子不受傷害選擇了不離婚,但不再對他忍氣吞聲,收回了家庭的財政權,不讓他供養三兒。

但是,郝青林私下仍與顧維維保持關係,用貪汙受賄的錢為她開了一家公司,結果因為顧維維經營不善,虧空近百萬,而寧宥對此一無所知。

東窗事發被抓,檢察院工作人員到她家搜查時,她就把自己家庭收入、開支的記事本交給了工作人員,來證明她對郝青林的行為不知情,沒有拿過他的贓款,並提供了顧維維的線索,讓他們去找她追討贓款的下落。

郝青林與寧宥

寧宥顧忌兒子與郝青林的父子情,為他請了律師,安撫他年邁的父母,教育撫養年幼的兒子,還在猶豫是否離婚。

郝青林入獄後還在算計她,想讓她籌錢還他的贓款來換取他的減刑,把今後生活的重擔全壓給她,讓她十分氣憤,毫不客氣提出了離婚。

當她從律師那兒得知郝青林不想離婚,不是因為他對她有愧疚,對她有留戀,而是還想讓她承擔他公司的債務。當她得知郝青林的公司法人是顧維維時,堅決不承擔這筆債務,對自己的財產進行保全。

寧宥可以為郝青林的事奔走,從中教育兒子要有擔當,遇事要想辦法解決,但決不做冤大頭,不是自己的債務堅決不攔,不做爛好人,並且也郝家切割開來。

對於陳昕兒,寧宥採取置之不理的方法。

(寧宥)

寧宥、簡宏成、陳昕兒是高中時的同學,簡宏成愛寧宥,而陳昕兒愛簡宏成。寧宥心裡雖然愛簡宏成,但因與簡家的仇怨而不敢接受他,儘量遠離他。而陳昕兒愛而不得,對她充滿了怨恨,總是對她提出無理要求,即使寧宥已經與郝青林結婚生子,仍然不放過她。

寧宥對陳昕兒就是不理睬,遮蔽她的電話,不回答她的任何要求。但她對簡宏成的痴迷表示同情,當她要假意跳樓時,她還是第一時間趕過去救下了她;當她落魄地找上門來的時候,收留了她;發現她有抑鬱症的傾向時,讓同學建議她的家人為她治病。

寧宥對陳昕兒的無理取鬧是堅決還擊,在嘴上是絕不吃虧的,在行為上不縱容,絕不攔事兒。

(陳昕兒)

對於簡敏敏,寧宥不再計較,但並代表她能原諒她。簡敏敏因開車撞人未遂、挾持、打傷寧恕獲罪,在庭審現場簡敏敏激情表演向她道歉,消費她的苦難來為自己減刑加分,她十分生氣,她沒有當庭反對,但也不接受她虛假的道歉。

成年人的寧宥可以放下過去的傷害,不計前嫌,並不意味著她可以接受繼續傷害。

《聖經》上有兩種報怨的方式,一種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以手還手,以腳還腳”,被人傷害了要報復,就是像寧恕那樣,與仇家死磕到底,不妥協;一是“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要以剋制代替復仇,要忍耐一切,任人宰割,只有受欺負的份。

這兩種方法都是不恰當的,第一種方法是以怨報怨,只會是積怨越積越深,你來我往,互相報復,沒完沒了;第二種方法是以德報怨,對於良知未滅的人來說,很容易感動人,但面對惡人時,過於善良,就是放縱作惡。

一個人如果習慣了吃虧,習慣了委屈自己,便會忘記其實自己也可以有態度。

先賢孔子就堅決反對上述兩種方法,他認為正確的方法應該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就是用正直來對待仇怨,用恩德來報答別人對我們的恩德,這樣才正確。

人可以善良,但不能無底線,可以對人寬宏大量,包容人,但也要善待自己。

(圖片來自《落花時節》改編的電視劇《相逢時節》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