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生活不易,誰不是一邊崩潰,一邊自愈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有一段經典對白:

“生活總是這麼難嗎,還是隻有孩童時是這樣?”

“總是如此。”

人生海海,我們都有崩潰的時候,你不必非得硬抗,偶爾允許自己崩潰,是對自己最大的溫柔。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一書,作者洛莉是一位資深心理治療師,書中的四位來訪者就是現實生活中你我的寫照。

人生,就是不斷與生活死磕,一邊崩潰,又一邊自愈的過程。

崩潰,是壞情緒的出口;自愈,是內心強大的開始。

崩潰並非懦弱,堅強並非逞強。

真正成熟的人,會擦乾眼角的淚水,笑著鏗鏘前行。

允許自己崩潰,是對自己最大的溫柔

《島上書店》一書當中寫道: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等你邁過去了,人生就會變得高遠遼闊。”

潮起潮落,是人生,邁過去了,就是成長。

約翰在帶著家人驅車前往樂園的途中,遭遇車禍,永遠失去了6歲的兒子。

自那以後,他的人生一直被籠罩在黑暗中,也與妻子漸行漸遠。

兒子蓋比的死亡壓在他心頭,他把一切都怪在妻子頭上,怪妻子沒幫忙檢視來電顯示,導致自己開車時拿手機分心。

妻子瑪戈則希望約翰多陪陪她,約翰卻總是在回家後仍埋頭工作,被約翰忽視很多次後,瑪戈失望得想要離開。

這時約翰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很久沒好好與瑪戈說過話了,他很懷念他們沒失去兒子以前的相處模式。

瑪戈一直透過悲傷流露對兒子的想念,約翰卻從不向家人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

在與治療師洛莉談起自己從未提起的兒子時,他一邊哭一邊說,他不是來這裡讓自己情緒崩潰的。

洛莉向他保證:“這不是情緒崩潰,而是正在破繭重生。”

十年來,他一直處在崩潰邊緣,真正哭出來的那一刻,他的不捨與悲傷都在眼淚中消散。

他終於放下了對蓋比的無盡愧疚,把兒子珍藏在心中,永遠想念,卻不再只有痛苦。

他也重新與妻子交談,找回了彼此遺失的愛,讓家重新充滿了溫暖。

約翰的痛苦和崩潰,像極了現實中強撐的我們。

我們總是習慣於在白天扮演好每一個角色,好員工、好父母、好子女,以自己堅強的一面示人,卻獨自在黑夜中掙扎。

莫泊桑說過:

“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生命有其脆弱,不必時時強撐,偶爾允許自己崩潰,可以更生猛地對抗生活。

敢於直面自己的脆弱,接受自己的偶爾崩潰,才是真正的強大。

悅納缺憾,無法改變的就釋然

33歲的朱莉剛迎來愛情事業雙豐收,卻在蜜月旅行後確診了癌症。

她也曾感到絕望,直到好友給她發來一篇散文《歡迎來到荷蘭》。

裡面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你計劃著一場義大利之旅,可飛機著陸後,才發現自己抵達的是荷蘭。

身邊的人都在炫耀義大利的好,你卻只能說,“我原本也是要去那裡的”。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身在“荷蘭”,卻想著遠方,沉浸在不曾抵達的遺憾中。

到頭來,既沒好好享受在“荷蘭”的生活,也離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

痛苦不會消失,時光也不會倒流,我們能做的唯有不辜負當下,不辜負自己。

頓悟病痛無法改變後,朱莉開始享受活著的每一天。

當醫生宣佈她病情好轉時,她與愛人乘坐熱氣球欣賞日落,珍惜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當病情再次惡化,對未來的期許被徹底澆滅時,她決定聽從內心,做讓自己心動的收銀員工作。

她如願來到喬氏超市工作,成為了超市之星,還和丈夫一起策劃自己的葬禮,給所愛之人都發了葬禮邀請函。

朱莉在葬禮邀請函上寫道:

“如果你和另一半是在一個葬禮上相遇的,那你們永遠都會記得愛與生命是多麼重要,也就不會拘泥於其他小事了。”

生命並不都是完滿的結局,朱莉卻讓自己的生命變得豐盈而多彩。

豐子愷先生曾說: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我們這一生,總會遇到許多的不如意。

大到生了場重病、弄丟了愛人、失去了工作;小到錯過了末班地鐵、因失誤被上司批評。

人生漫漫,圓滿太難,無法改變的就學會接納,沒有如願的就隨風散去。

當你釋然後,驀然回首,會發現自己如明月一樣,活得澄澈空明、從容自在。

告別過去,才能更好地擁抱未來

第一次見到心理諮詢師洛莉,69歲的瑞塔就表示,如果70歲生日前生活沒有改善,她就不打算活了。

洛莉知道,更迫在眉睫的不是瑞塔的自殺大計,而是瑞塔在生活中切實面對的強烈痛苦。

瑞塔被困在過往犯下的錯誤中無法自拔,覺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場悲劇。

沒能照顧好孩子、再三地嫁錯人、沒能經營好自己的社交圈,都讓她絕望。

在就診的幾個月裡,瑞塔在洛莉的幫助下開啟了自我療愈之旅。

她重拾自己的畫筆,開始與鄰居來往,教他們的孩子學習藝術。

可她依然覺得生活籠罩在烏雲下,認為無論鄰居對她多親切,都無法陪她到生命盡頭。

甚至覺得男友麥倫並不愛她,不然不會在與她告白之後,還與其他女士見面。

直到師洛莉對她說,一切都在變好,她與鄰居有了交往,她的作品有了買家,麥倫也對她說出了愛的表白。

瑞塔才醒悟,過去很糟,但現在很好,只要願意改變,總會遇見美好。

於是,她給麥倫寫了一封長信,坦白自己的過往與過錯。

麥倫知道她曾犯下的錯後,還是選擇了與她共度餘生。

她開始聯絡自己的每個孩子,給他們寄去了自己深思熟慮寫下的郵件。

出乎意料的是,她的女兒回覆了她的郵件,她的兩個兒子也聯絡了她。

瑞塔的故事告訴我們:與其深陷過往的痛苦,不如與過往告別,邁向新的旅程。

正如美國作家瑪麗安娜·威廉森說的那樣:

“沉溺於往事並不能讓過去的傷痕癒合,只有活在當下才能撫平昨日的傷痛。”

人生的道路上,荊棘遍佈,我們都帶著過往的傷疤,一路跌跌撞撞向前

一味地沉溺過往,不停地苛責自己,只會讓悔恨覆蓋希望。

歲月漫長,曾經的痛苦不過是過眼雲煙,何必被它困在原地。

過往如何,皆已過去,既往不咎,才能抵達幸福。

最好的自愈,是成為自己的英雄

25歲的夏洛特,工作體面,表面光鮮,卻厭倦工作,患有嚴重的酗酒問題。

她一直被困在受害者心態中,童年的傷害潛伏在她的人生中,將她的人生徹底打亂。

她小時候很討厭母親酗酒,卻成了對酒精上癮的大人,說著要戒酒,卻常常找藉口打破承諾。

她無法接受缺席的父親,卻總是找父親那一款的男友,談戀愛從不長久,習慣了分分合合。

童年時親情的缺失,讓她習慣了不安和失去,渴望被救贖,又害怕親近他人。

治療師洛莉曾說過:

“在我們的故事中,我們要成為英雄,而不是受害者。”

脆弱的人自怨自艾,強大的人自我治癒。

而在與洛莉的交流中,夏洛特也慢慢發現,人生是自己的,只有學會自己開船,才能成為掌控自己人生航向的人。

於是,她開始加入戒酒互助會,慢慢戒掉了酗酒的壞習慣;開始感受自己內心的柔軟,親手撕掉了冷漠的酷女孩標籤。

夏洛特親自打破了困住自己的恐懼與不安,全情投入自己的人生。

我們的身上,都曾有夏洛特的影子。

帶著內心的傷前行,渴望被他人救贖,卻不敢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失去了自我成長的勇氣。

楊絳先生曾說:

“隨著日子往前走。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帶傷的人,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相信,真正治癒自己的,只有自己。”

所有的治癒,到最後,靠的都是自己的力量。

我們要成為自己的英雄,渡自己過河,為自己撐傘。

要相信沒有走不出的困境,沒有抵達不了的生活。

生活不易,要且行且珍惜;悲喜自渡,要自己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