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你愛上的那個Ta,實際上是自己的“影子人格”

我於世間苦尋一個Ta,與我表面截然不同,內心卻彼此吸引。

——青玖情感

會有一種惺惺相惜

還記得《紅樓夢》中的那個章節嗎?賈寶玉與林黛玉初相遇,只是一眼,賈寶玉便感嘆道,“這個妹妹我是見過的。”

這樣的情節,在文學家的筆下被解讀成了前世情緣。而在現實生活中,我更願意將其解讀為心理上的吸引。

這樣的事並非只發生在故事裡。故事源於生活,偶爾我們自己也會有這樣的感受。我們會遇到一個人,他們與我們截然不同,甚至性格相反。如果只從客觀上去評價,他們很可能不是那個最適合我們的人。

但我們仍舊無可自拔的被他們吸引,彷彿男女間的吸引有了魔力。這時,如果有人問我們,你喜歡Ta什麼?我們是很難回答的。

於是有人將這當做了緣分,當做是上天的安排。但如果你靜下心來仔細分析,你會發現,其實吸引你的,被你深深愛上的都是同一類人。

他們或許外貌不同,卻有著相同的靈魂。

影子人格理論

所以,那個被我們反覆愛上的靈魂,究竟來自何方呢?顯然,站在科學的角度,它並不是神或者命運的安排。讓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給它一個解釋吧。

我們愛上的,是我們的影子人格。

“影子人格”是

心理學大師

榮格首次提出的一個名詞

。榮格的

靈感源自一個美麗的希臘神話。在遠古時代,人類並沒有男女之分,而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生物,叫作“男女”。每個人有四隻手、四條腿、一顆頭和兩張臉。他們天天在人間搗亂,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為此非常煩擾。於是,宙斯將人類撕成兩半,每一半有兩隻手,兩條腿。被分開的“男女”非常痛苦,急切地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想和對方“破鏡重圓”,找到之後就一直抱在一起,希望能夠重新變成一體。後來,世間上的男女就終其一生尋找自己的另一半。

由這個美麗的傳說,榮格提出,

每個人都有“顯性”和“隱性”兩種不同的人格,表面上這個人樂觀開朗,實際上他的內心卻有著自卑抑鬱的一面,那個通常被隱藏起來的人格就是我們的“影子人格”,它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深處,往往和我們表現出的人格特點截然不同,所以我們在意識層面無法將它準確地感知和表述出來,但是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和親近感

填補完整自身

所以,當一個人身上的特質,與我們內在的影子人格相近時,我們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要親近。這種行為,就像是神話故事中的男女,急切的想要尋找對方,以填補完整自己一般。

你或許是個默守陳規,性格內斂的人。那麼活在條條框框裡已久的你,就很可能會被一個自由、灑脫、外向的人所吸引。因為在你的內心中,對方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點,才是你渴望擁有的。潛意識裡的你會認為,只要擁有了Ta,你也就擁有了對方身上的特質。

這樣互補的愛情,顯然是美好而令人嚮往的。但並不是說,這樣的愛情,在相處時就不會遇到問題。

基於人際互補定律構建起來的親密關係,會出現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動心容易,持續動心很難。性格上的互補,使得男女雙方極其容易墜入愛河。但愛情裡的激情和衝動是會褪去的。待激情和衝動退去後,緊接著而來的就是兩個人處事方式的截然不同。巨大差異非常容易引起爭吵。如果雙方在此時不能夠很好的正式內心的自己,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就很容易導致關係的破裂。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看似非常互補的情侶,最終沒有走到一起的原因?

所以,如果你選擇了那個與表面的自己不同,卻與自己的影子人格無比相似的人,就要接受Ta與你存在巨大差異的事實。

接受不同,才是走向包容的第一步。

感情中最重要的是自我認知和認識伴侶,這是擁有良好親密關係、獲得和諧幸福的關鍵。讓顯性人格和隱性人格一起成長,健全自己,才能自己給自己幸福。

為什麼原本自信的人,會在親密關係中表現的異常自卑

為什麼親密關係中,不能一味的爭對錯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付出沒有得到期待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