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心理課堂】一個人心理疾病越嚴重,一個人內心深處越缺乏這種東西

一個人心理疾病越嚴重,一個人的內心越匱乏,因為在他的內心深處,覺得自己是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於是青春期開始就會向異性索取愛。索取愛的結果就是愛人幾個月之間就會匆匆地結束這段關係,當然你會怨恨,你會覺得為什麼他們不給你愛?越怨恨,越悲觀,越絕望,疾病越嚴重。

那怎樣才能改變這種認知呢?我從以下這3點給大家幾個建議。

一、過度索取就會依賴他人,只貪圖暫時的快樂,不能面對現實。

一個人從小沒有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或者說在孤獨和空虛中長大,那麼他的內心始終缺乏安全感。他看不到自己的價值,所以才會拼命地向外抓取。怕失去對方就會在關係中過度控制,並且希望得到對方的關注和認可,如果對方不能為自己付出,自己當然會怨恨對方,你有愛為什麼不給我?

一段關係終結就會馬上建立起另一種關係,因為在他的心中,覺得別人是能給我愛的,所以他們對別人上癮,從別人身上吸取需要的一切,並且永不滿足。直到別人逃開,自己還會罵罵咧咧地說,我那麼愛他,為什麼他會離開我?這個人太沒有良心了。

所以過度依賴的人都是童年時期他的父母沒有愛的能力,孩子在孤獨和冷漠中長大,所以就會出現過度依賴心理。很多在學生時期出現心理問題的人,或者說對遊戲上癮,對吃喝玩樂上癮,他們根本不能推遲滿足感。不能先苦後甜,對於他們來說實在忍受不了,現在已經很苦了。所以就會迴避痛苦,即使微小的快樂也會拼命地抓取。

二、現實是痛苦的,蒙上眼睛看不見現實,自己才能苟活。

很多給孩子壓力的家長,很多對於孩子高期待的家長,過高的壓力很容易壓倒孩子的心理防線。所以我才說理性一定要照顧到感性,思維一定照顧好心裡的感受。一個人給自己壓力過大,如果一個人不照顧心裡的感受。慢慢一個人就會罷工了,頭腦知道我應該學習,可是內心聽到學習就會害怕。

所以很多孩子發病才會出現和原來完全相反的行為,有的甚至出現心理退化,所有的與學習有關的壓力都讓自己逃避。自己可以盡情地享受著美食,穿奢侈的衣服,用名牌手機,放縱地去玩遊戲。因為在他的心裡,覺得內心都是苦。自己只想享受快樂,一點兒苦也不想面對了。

所以我常說,人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平衡好身心的關係。否則一個只會學習的人,認為只有把時間用在學習上才是有價值的,所有的吃喝玩樂和休息都是浪費時間,這樣的一個人早晚會失去平衡。最後就會變成做事拖延,甚至乾脆不做,無論自己定多好的計劃,自己就是無力地去實行。

三、只有我們看到愛,我們才能看到力量,我們才能負起責任。

有一個女抑鬱症患者,在我這裡斷斷續續諮詢了兩年。上幾天決定和自己的前男友分手,她說我知道我在吸食我的前男友,他和我處那幾個月之間,我肆無忌憚地壓榨他。當我知道我是這樣的人的時候,我第一次學會了放手。然後我內心覺得自己好像長大了,我第一次覺得自己付出了,那一刻我好像感覺到了一些愛。

索取的不是愛,我們總是認為別人有愛,我們總是看到自己缺愛。可是世界上有幾個人不缺愛的呢?男人向女人索取,女人向男人索取。父母向孩子索取,孩子向父母索取。可是每個人都沒有多些愛呀,索取就代表著我是沒有的,因為自己有自己才會付出,或者說我們從來沒看到我們自己擁有愛。

以此為契機,她發現自己生活中有很多自己付出愛的地方,只是自己沒有發現,然後就認為自己沒有能力付出愛。實際上已經付出了,只是自己沒有看到。當一個人看到自己有愛的時候,自己才能停止對別人索取。自己才能學會付出,當自己付出愛的時候,自己會有一種暖流。自己才有幸福感,自己才有價值感。

一個人從悲觀的角度看,看到的就是匱乏,一個人從積極的樂觀的角度看,一個人就能看到自己擁有的。在心理諮詢中遇到一個諮詢者,她說我非常真誠,我從來沒有撒過謊。只是她沒有留意自己撒謊,因為撒謊我們也不想看到。當她靜靜的關注自己十分鐘,對每一句話,每一個念頭都去審視,她說我第一次發現我一直在說謊,只是我認為我說的是真的。

所以心理學家說看到即療愈,我們首先需要看到,否則我們不會停止批判,不會停止索取,自己永遠是孩子,而不能變成一個成熟的人。成熟意味著負責,成熟意味著付出,成熟意味著接受現實,成熟就是力量,換個角度看世界一定不一樣。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師,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