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人與人交往,謹記這三不,你會活的更自在。【內有福利大放送】

有多少人,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有多少緣,從一朝相逢到一夕離散。

有多少心,從熱情似火到冷淡如水;有多少情,從情意綿綿到疏遠斷離。

人心最是複雜,人與人交往,也最難把握;太遠,感情淡了,太近,矛盾多了。

人生就像一列火車,有人一起上車,中途有人下車,沒有人會陪你走到最後。

有的朋友走著走著就遠了,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

與人交往,是一生的必修課。

人與人交往,謹記這“三不”,你會活的更自在。

01

不要失信於人

人無信不立,與人交往,講究誠信待人,人若無信,則如草木無根,命運不由自己掌握,隨波逐流。

信任,是人與人交往的根本,是心與心相連的保障,是情與情長久的基礎。

人與人交往,信任是最重要的,信任也是最脆弱的。

《郁離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濟陽有商人過河時沉了船,抓住一根大麻桿的商人大聲呼救,所幸,有漁夫循聲而至。

商人急道:“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救我一命,願給你百兩黃金作為回報“。

於是漁夫救了商人上岸。

可是商人翻臉不認賬,只給十兩黃金作為回報。

漁夫責怪商人不講信用。

商人卻說:“”你一個打魚的一輩子都掙不到這麼多錢,突然得到十兩黃金,還不滿足嗎?”

漁夫只能默然離去。

好巧不巧,後來商人又翻了船。

有人聞聲而來,準備救商人。

漁夫說:“商人不守承諾,騙了他!”

無人搭救,商人淹死了。

細想之下,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常常出爾反爾,說話不算數,沒有任何道德可言。

信之一字,人之言語。

一個人說話都不算數,哪還有信任可言?

無論任何時候,不要言而無信。

今天失信於人少損失了點錢財,明天失信於人可能會丟掉性命。

02

不要貪小便宜

不要貪小便宜,要有底線思維。

所謂“底線”,就是做任何事情必須堅持的最低的界限、標準、原則、要求和規定,即做人、做事、行為、行事的“邊界”。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叫公孫儀的宰相就做的很好,公孫儀喜愛吃魚,魯國上至大官,下至百姓都知道他這一喜好,於是爭相送魚給他。

但是公孫儀從來沒有接受過。

公孫儀弟弟勸他:“別人白送的,你也喜歡吃,為什麼要拒絕呢?”

公孫儀板著臉教訓弟弟,說:“吃人嘴軟,如果接受了別人送的魚,難免會因人情世故受人掣肘,可能會違背本心和律法,久而久之,沒準兒成了貪官,到時候不光相位保不住,魚也沒得吃了。廉潔自律,自給自足,長遠吃魚不好嗎?”

公孫儀弟弟這才恍然大悟。

這正是,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於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

守住底線,遵守本心,不貪圖小便宜,則不會因小失大,被人掣肘。

能克服口腹之慾,不接受小恩惠,始終堅守本心,這是為人智慧,處事之道,這樣的人心靈都是自由的,如此如何不逍遙?

行事有準則,做人講底線,有邊界,是一個人最高的品德。

03

不要怨天尤人

《禮記·樂記》有云:“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遇到事情,如果不能自我反省,反而將自己的惡暴露無遺,就是不符合天理的,容易自取滅亡。

記得看過一個故事:

老和尚有個愛抱怨的弟子,老和尚打算開導下弟子。

老和尚讓弟子下山買了一袋鹽。

弟子買回來後,老和尚讓他抓一把鹽放到一杯水中,待鹽完全融入後,喝上一大口。

弟子喝完後,老和尚問:“味道怎樣?”

弟子回道:“鹹的發苦。”

老和尚帶弟子來到湖邊,把剩下的鹽全部撒到湖裡,然後舀了一杯湖水,遞給弟子:“再嚐嚐。”

弟子嚐了一口,老和尚問:“現在味道怎樣?”

弟子:“冷冽甘甜。”

老和尚:“還有鹹味嗎?”

弟子:“沒有了。”

老和尚笑著問:“以後還抱怨嗎?”

弟子若有所思。

生活中,我們也時常抱怨,遇事總覺為何自己如此倒黴,雨天未帶傘,擠公交被人踩,上班等電梯排隊到遲到,幫助了他人尋求幫助時得不到回饋,休息時高跟鞋踩地板聲響個不停……

似乎人倒黴了,處處都在跟自己作對,喝口涼水都塞牙縫。

生活不易,遇人遇事偶有抱怨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如果長久的抱怨,滿腹牢騷,心思總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只會陷入其中,負面纏身,無法自拔。

費斯汀格法則告訴我們:

人生中 10% 的事件,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 90%,則是你對事情如何反應決定的。

面對事情的態度,往往會影響我們今後的人生。

為人不要失信於人,做事不要貪圖便宜,生活中不要怨天尤人。

據說我們的一生會遇到過8263563人,會打招呼的是39778人,會和3619人熟悉,會和275人親近,但隨著時間流逝,最終都會失散在人海。

人這一輩子,相識不過千百人,相知不過數人,相守更是隻一人。

願你人生過半,仍有三兩知己,一杯清茶,把閒暇的生活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所有過往,皆有回味,一切未來,皆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