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日本足球】足協主席川淵三郎:我們的足球運動是一場足球盛宴

川淵三郎,日本足球界的一個傳奇人物。他在球員時代成績平庸,卻成為日本職業足球聯盟(J聯盟)的首任主席,日本足球也是在他的任內從東亞小國成長為亞洲勁旅,併成功舉辦世界盃。此後他又出任日本足協主席長達6年時間,卻在德國世界盃之後因為不當發言成為眾矢之的,並在離任足協主席之後遠離足球圈數年。

然而,他人老心不老,將自己在日本足球崛起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活用在眾多體育專案之中,一手創立籃球B聯賽,並擔任2020年東京奧運會組委會評議委員長以及日本球類運動職業聯賽連攜機構(JTL)會長。

從昭和到平成,再到如今的令和,這位橫跨3個時代,已經82歲高齡的老人,依舊是日本體育圈內最活躍的人物之一,而要說到日本足球的崛起就絕對不得不提他的鼎鼎大名。

J聯賽:從無到有

1970年,川淵三郎結束了自己並不算十分成功的足球運動員生涯,並出任古河電工足球隊(J聯賽球隊千葉市原前身)的教練員。此後的20年時間裡,他的身份先後經歷了日本足球聯賽常任運營委員、日本國家隊代理主教練、日本足球協會強化部主任、日本足球協會理事,以及古河產業集團內部的眾多職務。此時的川淵三郎可謂是一專多能,不停在企業員工和足球從業人員的雙重角色之間遊走。而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了當時日本體育的狀態——運動隊和運動員只是是企業的附屬品(即便是今天,除了棒球、足球等職業化程度較高的運動外,大部分專案在日本依舊維持這種模式)。

而時間進入到80年代中後期,由於奧寺康彥等球員在歐洲聯賽留洋的成功經驗,使得外界對於足球職業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成立職業聯賽漸漸被提上了日程。1989年,日本足協的職業聯盟成立,川淵三郎就任委員長。1991年3月。J聯盟脫離足協,社團法人日本職業足球聯賽成立,川淵三郎就任首任主席,並從工作了30年之久的古河電工離職。同年5月,首屆J聯賽開幕,日本足球正式邁入職業化。

事實上,日本足球的職業化在當時的東亞來講,可謂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和挑戰。職業體育對於當時的亞洲是一片荒漠,我國還處在體工大隊的模式下,即便是與歐美髮達國家交流甚多的日韓同樣不能免俗。日本一部分球員的留洋讓人們見識到了所謂的職業體育和職業球員,同時也讓人們意識到足球這種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巨大,在日本潛力巨大的體育專案假如不能職業化,是無法最大程度上得到發展的。況且,當時的日本男足已經漸漸崛起(1992年在本土首次奪得亞洲盃),成為了亞洲足壇的一支新生力量。多重作用下,川淵三郎最終扮演了領頭人的角色,促成了J聯盟的成立。進而用職業聯賽反哺國家隊,這在當時的日本國內形成了一種共識。

大牌球星的加盟

當聯賽職業化之後,就不可避免的要變成一場秀,同時它也肩負了向全社會推廣足球運動,吸引人們來現場看球的社會職責。鑑於當時日本足球的整體水平不足,根本無法從棒球這一國民運動手裡搶“客源”,於是J聯賽球隊決定靠著吸引歐美的大牌過氣球星來做外援,一個是能夠提升影響力,另一方面則是可以讓本土球員在和這些大牌球員訓練、比賽的過程裡吸收一些精華。

有著“白貝利”之稱的濟科成了吃螃蟹的人,當時已經步入職業生涯末年的巴西人隻身來日本,加盟鹿島鹿角。令人意外的是,濟科卻成了日本J聯賽吸引大牌球星加盟的試金石和成功典範,進而在90年代中期,有不少歐美球星選擇來到日本聯賽養老。萊因克爾、埃德蒙多、小勞德魯普、貝貝託、斯托依科夫、桑帕伊奧、斯基拉奇、萊昂納多、斯托伊科維奇、鄧加……等一連串令人耳熟能詳的名字都踏上了東瀛的土地。

尤其是以濟科為代表的幾名大牌外援,儼然已經成了所在球隊的名宿,這在當時是令人難以想象的,畢竟在大多數歐美球員眼中,這種級別的球員來到亞洲踢球就是為了賺養老錢。但顯然他們的成功打破了外界的猜測與質疑聲,直到現在鹿島鹿角主場的看臺上依舊可以看到濟科的大幅tifo,而巴西人也在前幾年正式重返鹿島俱樂部擔任職務。

濟科與日本足球的紐帶正是在鹿島踢球期間建立下來的,而這些崇尚技術流足球的外援到來,也幫助日本足球奠定下了今後主打技術流的基調。日本男足在日後的20多年時間裡聘請的各位外教,包括濟科在內也是主打拉丁派足球的風格,很顯然這已經成了一脈相承的東西。

2018年世界盃之後,伊涅斯塔加盟神戶勝利船,經伴隨著J聯賽外援名額的開放,J聯賽有著重現90年代大牌雲集的盛況。川淵三郎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說道:“在報紙中看到伊涅斯塔有望簽約神戶,這讓我興奮不已!我做夢也沒想到,有機會能在J聯賽看到伊涅斯塔這樣夢幻般的球員,而且他也只有33歲,我要向三木谷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謝!這樣還可以啟用波多爾斯基。我希望你能夠做出大膽的投資,儘管這樣的金額遠遠超過了預算。原本我認為在亞洲只有中國具備吸引超級球星的能力,但三木谷先生卻取得了一個突破口,這為J聯賽帶來了騰飛的機會,也希望其他俱樂部的老闆能夠受到這一事件的激勵。”

很顯然,即便已經過去了20年的時間,東亞足球聯賽的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川淵三郎依舊堅信大牌球員的到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刺激J聯賽的發展,刺激日本足球市場的蓬勃。

歸化是近道但並非王道

從1998年第1次參加世界盃,日本隊的陣中總能夠看到歸化球員的身影,直到2014年的巴西才暫時告一段落。歸化球員是日本足球崛起過程中不能不提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些隊員的出現在短期內幫助日本男足有了質的提升,但如何使用歸化球員,川淵三郎也有著自己的看法,簡單來說就是:歸化是近道但並非王道。

拉莫斯-瑠瑋是日本男足歷史上的首位歸化國腳,他在80年代來到日本踢球的時候原本只是為了賺錢,但由於在日本娶妻生子,並且考慮到自己在重傷期間讀賣俱樂部對於自己的關照,最終他聽從了球隊的建議,透過歸化的方式為球隊省出外援名額。然而,卻陰差陽錯讓自己成了日本足球歷史上首位歸化球員。

拉莫斯憑藉自己南美球員的技術功底,在那個年代的日本足壇和亞洲足壇顯得鶴立雞群。他的出現不但幫助日本隊獲得1992年的亞洲盃冠軍,更是險些和球隊打進1994年美國世界盃。所以說,從結果上來看,歸化球員給球隊帶來的提升是巨大的。此後,呂比須、三都主、田中斗笠王都曾經在日本隊鎮中扮演重要角色,代表球隊出征世界大賽。

但即便如此,日本隊卻從未讓歸化球員成為球隊中的主流,這和當下日本男籃和橄欖球隊中充斥著大量歸化球員的現象形成了鮮明對比。而日本男足也從最早的單純引進歸化球員的方式演變為挑選在日本土生土長的,帶有日本血統的混血球員,對於這種現象。川淵三郎在2019年上半年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日本男足當年曾經在多哈輸給伊拉克無緣世界盃,這是我的足球生涯中對我打擊最大的事件。那時候球隊有著歸化球員,現在日本男籃也有歸化球員,我希望這支球隊不要再重蹈覆轍。日本籃球的水平還很差,和當年的足球差不多。”由於川淵三郎曾擔任日本籃協主席,並且創立了籃球B聯賽,所以在被媒體問到爭議頗大的日本男籃歸化球員時,川淵三郎很含蓄得表達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籃球想要發展除了發掘歸化球員和日裔球員之外,做好基礎是更加重要的。

他的百年構想

在東亞足壇,中超聯賽是最能燒錢的聯賽,但J聯賽一定是球迷文化基礎建設最好的。而這正是得益於川淵三郎的‘’百年構想‘’。

1996年,以川淵三郎為首的J聯盟決定喊出一個口號用來塑造聯賽的社會形象和品牌形象,在時任J聯賽常任理事木之本興三和東京維爾迪老闆,時任讀賣新聞社社長渡邊恆雄的多方支援下,最終提出了“J聯賽百年構想~透過體育構建更幸福國家”的口號。百年構想的精髓就在於,它呼籲人們以地域為基礎,以足球為核心構建體育文化。這種理念即便是放到當下依舊不會顯得過時。

在此後的20多年時間裡,職業聯盟始終在貫徹著百年構想的思路:建造被茵茵綠草覆蓋的體育場館、以足球為核心,全方位多專案運營的職業體育俱樂部、以鑄造令人能夠享受體育運動的環境為目標、透過體育運動為各個年齡段的不同人提供交流空間。而這,正是歐洲眾多主流職業體育俱樂部一直在貫徹的理念。可以說,在東亞地區,J聯盟的理念一直走在前列。

川淵三郎如今已經步入耋耄執念,卻依舊奮戰在日本體育界的一線,憑藉當今社交媒體的發達,這位特立獨行且從不缺乏爭議的老者用他獨有的方式為日本體育的職業化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本文首發虎撲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