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明清兩朝的帖學是怎麼形成的?帖學的氣格與前代有何差距?

書法從呈現形式上來講,基本可以分為“帖學”與“碑學”兩種正規化,但對於大多數書家來講,其書法風格往往是建立在以“二王”一脈為主導筆法體系當中。

王羲之的書法就好比一座寶山,後世諸人從寶山當中略取所需,便足夠能名世了。這種現象在唐人書法、宋代、元代書壇頗為常見,但也隨著歷史的演變,“帖學”而逐漸式微,尤其是到了明清兩朝,“帖學”整體的氣格與前代已經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明代的一些書壇名家已經漸漸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他們開始探索“帖學”以外的內容,並且發展出了一套全新的理路,形成了明代獨具創造力的書法家。

在明代晚期的書壇,有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他將自己的學問、書品與人品高度融合和完美統一,上追鍾繇、索靖,創造了出一種獨立於“二王”體系之外的書法美學,成為了明代最具創造力的書法家之一。

清代的大書法家王文治在《快雨堂題跋》中曾經這樣評價他的字:

“楷格遒媚,直逼鐘王。”

說他的書法遒勁而嫵媚,極有張力,能夠直追王羲之跟鍾繇。這樣的評價可見黃道周書法的超凡入聖。

黃道周的書法極具個性,但是狂而不怪,他以極為深厚的傳統功力和超凡的藝術領悟能力,上追到了漢魏的索靖與鍾繇,悟出真正的古法用筆,並且能夠直接“二王”門戶,又能夠遊離在二王之外創造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書寫正規化,為後人拍案叫絕!

後人書《漫堂書畫跋》說他的字:

“石齋楷法尤精,所謂意氣密麗,如飛鴻舞鶴,令人叫絕。”

黃道周無論是學問還是人品,都堪稱一流,他為抗清而死節,在詩歌創作上極有民族情懷,在儒學、史學、詩文書畫方面都造詣精深。

黃道周的書法參以鍾繇跟索靖波磔多、留駐少的用筆特點,其楷書極具方正之感,其行書如高崖斷壑,其草書更是如高空墜石,這樣的氣格,在前人的書法家當中很少能見到!

黃道周在行書上的成就非同小可,是後人進入魏晉門戶的一塊敲門磚,在行草書當中,黃道周雖以漢魏的行草書為主要筆意,在行筆中他加入了隸書的波磔與奇崛風貌,並且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書法語言。

這套語言的特點乃是氣貫長虹、頗似漢魏時期的“一筆書”風格,並且加大了行與行之間的距離,除了章法上的節奏感,他更加註重單字和整行的節奏感,筆筆蓄勢待發,筆筆情緒飽滿。

《明史》當中,對於黃道周的學問極其推崇,說道:

學貫古今,所至學者雲集。

歷代高明的書法家無一不是學問精深之人,有了足夠的學問支撐,書法才能走的更高和更遠。書法的土壤一方面是技術,一方面是藝術感知,而最為主要的是對於傳統學問的精研程度。學問越豐厚之人,其書法才更具書卷氣。

將人品氣格與書法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鐵骨錚錚、剛硬果敢的藝術風格,從這一點來看,王鐸則不及王道周矣。

黃道周平生行草書的高峰乃是他的《答諸友詩卷》,此作如今藏於蘇州博物館藏。整體楷中有行,行中有草,極有節奏感,是當代人參加國展可以借鑑的極好範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