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曹丕篡漢的危局:曹丕為何能夠成功?曹丕是如何成為三國正統帝王的

網圖,侵刪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正月,征戰一生的曹操病逝於洛陽。世子曹丕自鄴城趕往洛陽繼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一個屬於曹丕的時代就這樣拉開帷幕。

一、篡漢的危局

如果從歷史任務的角度來看,曹丕繼位之後必然要實現取代漢朝、統一全國,結束持續幾十年來的混亂。但是,對於曹丕來說卻不是這樣,雖然他掌握了最具實力的軍閥勢力,可仍舊面臨許多現實問題。

單純從整體實力來看,此時的曹魏勢力確實屬於最為強大的。但是內部山頭林立,組成曹丕統治基礎的勢力我們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首先是軍事貴族,這個群體的產生是軍閥混戰所留下的必然結果。他們往往出身一般,但是卻在之後的戰爭中憑藉軍功逐漸獲得貴族地位,實力強勁,在軍隊和地方上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力。但是他們在獲得了貴族地位之後,便銳氣喪失。後來吳、魏交戰時,侍中董昭曾對此有著極為精闢的判定“臧霸等既富且貴,無復他望,但欲終其天年,保守祿祚而已,何肯趁危自投死地,以求徼倖!(《資治通鑑》魏紀一)”。這些軍事貴族,除非向再進一步,裂土自封,否則再刀口舔血的日子過了大半輩子,功名利祿到手之後只想安安穩穩做個富家翁。

其次,就是世家群體。這個群體可以說是事實上的貴族,對曹魏的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曹魏在地方統治的基石,又為曹丕成功繼位提供支援,世家影響力可以說已經能夠左右整個曹魏勢力的大政方針。那麼問題又來了,擁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的世家並非一心為了這個曹家陣營謀發展,他們有著自己的小算盤。沒有百年王朝,但有千年世家。世家的想法就是極大的儲存自身實力,藉著亂世不斷壯大自身。他們與曹丕的想法並不相同。曹丕想要君臨天下,而世家卻想要天下共治。

最後,曹氏宗親。如曹洪、曹真、夏侯尚等人,他們不僅僅與曹操沾親帶故,還為曹氏崛起立下汗馬功勞。與臧霸這樣的軍事貴族不一樣,這個群體的存在就像一根定海神針,時刻維護著曹魏政權的穩定。只是可惜,宗親勢力的龐大時刻讓曹丕回憶起漢初的“八王之亂”,作為一個帝王,曹丕無法信任宗親。

除此之外,在曹魏勢力中仍舊有一個極為特殊團體,我們姑且稱其為軍人集團——青州兵。說起這個軍事團體,我們不得不將視線拉回到公元192年,曹操剛剛起家之時。當時地方軍閥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來自黃巾軍的威脅,此時青州黃巾軍大獲發展,連破兗州郡縣,陣斬兗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兗州牧。曹操和鮑信合軍進攻黃巾。鮑信戰死。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終於將黃巾擊敗。當年冬天,青州黃巾軍主力無條件向曹投降(不是戰敗投降)。投誠後的青州黃巾軍,連家屬在內共計百餘萬人,其中三十萬身強體健者,被曹丕編成為具有相對獨立性的“青州兵”。在之後的發展中逐漸轉變為職業軍人,成為父死子繼的軍戶。看起來,這似乎是曹家最為可靠的軍事力量。只是可惜,當曹操病逝的噩耗傳出之後,處於洛陽的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根本不願服從其他人包括曹操接班人曹丕的指揮,並因此在短期內造成了較大的混亂。好在曹丕接受了大夫賈逵的建議,以溫和的手段化解了這次危機。

網圖,侵刪

看似穩如泰山,卻勢如累卵。作為新的領頭人,曹丕真的能夠完全掌控這個力量嗎?作為帝王,他該如何走出父親的陰影,完成父親的理想?

想要完全掌握力量,那就必須走出父親沒有走的那一步,代漢自立,君臨天下。

二、篡漢的條件

“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這是《資治通鑑》中記載的曹操面對陳群等人勸諫時所說的一句話,或許曹操對已經倒下的漢朝仍心存敬畏,老書蠡卻認為他敬畏的不是大漢王朝的名頭,只是天下大勢。想要稱帝,曹操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就是自身實力的強大。這點可以參考袁術,貿然稱帝,卻落得個嘔血而死的下場。當然,這一條曹操是做到了,坐擁整個中原的曹操自然不再懼怕任何軍事勢力的圍攻。其次,就是名義。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曹操藉著漢獻帝的名頭聚集了許多勢力,漢獻帝的名頭確實緩和了曹操陣營內部的勢力衝突。最後,“得人心者得天下”,在當時的背景之下,曹操與世家的矛盾仍舊存在,不管是殺孔融,還是唯才是舉,打擊地方豪強都觸及到了世家利益的根本。正因如此,曹操才無法實現稱帝的宏願。

網圖,侵刪

無法稱帝是曹操的遺憾,也是曹丕的不能容忍的。所以,曹丕開始為了自己稱帝而做準備。簡而言之,曹丕想要稱帝,就必須完全掌握權力,並且能夠彌合與世家之間的矛盾。而這就意味著,曹丕必須壟斷權力的同時,與世家分享權力。一場世家與皇權之間的相互妥協就此展開。

三、篡漢的準備

剛剛繼位,曹丕迅速將賈詡、華歆以及王朗扶上三公的位置。對於這三個人的安排,可以說是完全正確的方式。首先來說賈詡,這個從亂世中走出的老人, 漂泊半生最終在公元199年加入曹操陣營。賈詡是個出色的戰略家,其眼光超絕,在張繡糾結投降於袁紹還是曹操時,極力主張歸降於曹操;在曹操面對袁紹大軍舉棋不定時,堅定了曹操決勝的信心;在馬超、韓遂威脅西北時,以一紙書信成功離間二人。這樣的人無論心智還是眼光,都是一時人傑。更重要的是,賈詡是曹丕的支持者之一,幫助曹丕成功獲得世子大位。同時賈詡上位,也是曹丕善待曹操時期重臣的一個宣言。

網圖,侵刪

讀者朋友們認識華歆這個人,大多是透過“割席分坐”這個典故。華歆早年拜太尉陳球為師,與盧植、鄭玄等人為同門 。漢靈帝時華歆被舉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大將軍何進徵召為尚書郎。後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孫策率軍南下,華歆舉郡投降,被奉為上賓。之後曹操聽說華歆有才名,便借漢獻帝之名向孫權討要華歆。於是華歆便進入京師,官渡之戰時,被任命為參謀。後來陸續擔任尚書、侍中等職,又代荀彧為尚書令,尚書令名義上是副宰相,其實就是曹操陣營中蕭何一樣的人物,居中排程,調和四方,華歆的能力可見一斑。丞相曹操討閥孫權時,授華歆為軍師。簡單介紹完華歆的生平之後,讀者可以發現他不僅有著絕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與盧植、鄭玄都是同學,在同輩人物大多凋零之時,他在世家勢力中有著絕無僅有的影響力。

網圖,侵刪

至於王朗,相信許多人都記得唐國強扮演的諸葛亮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臺詞:“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於是“武鄉侯罵死王朗”成為一代經典。這不得不說羅貫中黑的真狠啊,按照劇本諸葛亮罵死王朗的北伐是太和元年,此時的王朗老爺子的受命還剩不到兩年的時間,身體狀況極差,如果真的跟隨大軍一同出征,恐怕還沒等武鄉侯張嘴,老爺子自己就掛了。王朗能夠在曹丕繼位伊始就登上高位,原因就在於王朗的傳奇經歷。王朗是東海郯)人,早年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被拜為郎中。後因楊賜去世而棄官為其服喪,後來被舉孝廉,但王朗不應命。徐州刺史陶謙舉其為茂才,拜治中從事。初平四年(193年),漢獻帝被李傕、郭汜控制,王朗與徐州別駕趙昱建議陶謙遣使向獻帝進貢,以表示對漢室的支援。王朗被任命為會稽太守。王朗到會稽在任四年,獲得當地人民愛戴。建安元年(196年),橫掃江東的孫策率兵進攻會稽,王朗的功曹虞翻建議避其鋒銳。但王朗不接納,堅持要守護城池到底,領兵對抗,最後被孫策擊敗,遭孫策追擊,被迫投降。孫策因敬重王朗而不作加害,亦曾派張昭勸王朗為他效命,但王朗堅決不肯。後來,曹操上表徵召王朗,王朗由曲阿出發。但因為久經戰亂而道路不通,輾轉數年才到任。王朗先被任命為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多花筆墨介紹王朗,除了為老爺子洗白之外,更重要的是說明王朗本身和世家,士人的關係。作為太尉楊賜的弟子,和楊彪同輩,算起來也是楊修的師叔。是世家陣營中極具影響力的人物。同時,作為著名的經學家,王朗在士人學術圈也有話語權。而且,王朗早期經歷也可以看出,王朗的政治主張與世家理想一致,那就是以漢獻帝為大旗,結束亂世,又能夠保證世家的話語權。

網圖,侵刪

這三人的上位,是曹丕向著篡漢之路的又一次邁進。一手穩住父親時期的功臣、舊臣,另一手又向世家、士族送去橄欖枝。當世家與曹丕實現相互妥協,劉協的身份也就成了山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