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岳飛入獄後誓不屈服,堅稱自己無罪,獄卒吐露九個字令其無話可說!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由於宋太祖趙匡胤得國太易,為避免其他將領效仿自己“黃袍加身”的舊事,所以有宋一朝始終執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在這一背景之下,無數傑出武將就這樣被埋沒在歷史長河之中,空有才幹而無法施展。“建炎南渡”以後,金軍並未停下南侵的步伐,就在南宋政權危急存亡之際,岳飛及岳家軍橫空出世,一舉洗刷南宋朝廷在對外戰爭中曾遭受過的恥辱,還收復了大片失地。正因如此,岳飛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

▲岳飛劇照

奈何好景不長,高宗趙構在南宋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竟然生出議和之心。由此,“主戰派”代表岳飛也就成為宋高宗的眼中釘、肉中刺。在連下十二道金牌將其從前線召回後,奸臣秦檜夥同万俟卨、張俊等人,在高宗趙構的授意之下對岳飛進行攀咬。不久,岳飛死於大理寺獄中,其子岳雲與部將張憲公開斬首。結合相關史料,不難發現宋高宗高宗對於岳飛的態度非常曖昧,可謂是又愛又恨。一方面,他需要岳飛這樣的良將來為他阻擊金人;另一方面,他又對岳飛的抗命不遵感到痛恨。除此之外,岳飛還犯了一個錯誤,這才讓宋高宗趙構對其生出了殺心。

▲宋高宗趙構及秦檜劇照

需要指出的是,這一錯誤並非所謂的主張“迎回二聖”。子淵之前曾經專門撰文講過這個問題,“迎回二聖”口號是宋高宗最先提出的,所有南宋高階官員都跟著喊過,岳飛敏銳地察覺到這一口號的不妥,非但沒有繼續使用,反而還是最早停止這一口號的大臣之一。紹興七年(公元1136年)春天,岳飛上了一道名為《乞出帥札子》的奏摺,明確寫道:“異時迎還太上皇帝、寧德皇后梓宮,奉邀天眷以歸故園,使宗廟再安,萬姓同歡,陛下高枕無北顧之憂,臣之志願畢矣。”此時宋徽宗已經去世,迎回其遺骸並無不可,至於宋欽宗,岳飛將其歸入“天眷”之中,只認為他是高宗皇帝的親戚,壓根不承認他是皇帝。因此鄧廣銘先生曾評價說:“以為岳飛因主張迎還欽宗而遭趙構毒手之說,是完全昧於史實者的一種無稽之談!”

▲秦檜劇照

那麼岳飛的錯誤究竟在哪兒呢?在於他是個堅定不移的主戰派。早在岳飛於臨安面聖之時,他便勸諫趙構說:“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謀國不臧,恐貽後世譏議。”趙構對此起先只是聽而不納,再到後面甚至對岳飛生出厭煩之意。據《金佗稡編》記載,秦檜曾秘密與金人會面,金人為雙方議和開出了明確條件:“爾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且殺吾婿,不可以不報。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也。”秦檜在請示過趙構之後,便開始對岳飛的構陷之舉。

▲今人仿建的大理寺

紹興十一年(公元1142年)十月,岳飛因“莫須有”的罪名被投入大理寺獄中。審訊途中,岳飛袒露上身,露出身上“盡忠報國”四個大字(《宋史》之中為“盡忠報國”而非“精忠報國”),在場眾人無不為岳飛的忠心感到敬佩。主審此案的御史中丞何鑄大為震動,將岳飛冤情一一查明,稟告給秦檜,卻不料後者冷冷說了一句:“此上意也!”隨即秦檜改命万俟卨主審此案。

▲古代牢房遺址

在此情形之下,岳飛“莫須有”之罪被秦檜等人強行坐實。在大理寺獄中,性情耿直的岳飛拒不認罪,還一直高呼自己無罪。直到獄卒嘆了口氣,對岳飛說了九個字,這才讓他徹底安靜了下來。說來諷刺,獄卒對岳飛說的九個字便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此話一出,岳飛這才明白了自己的境地。以他忠君愛國的思想,此時徹底放棄抵抗。不過岳飛卻一直堅持沒在認罪書上簽字畫押,只是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字,以此來表達自己對這個朝廷無聲的控訴。同年十二月,岳飛被冤殺於大理寺中,訊息傳到金國後,金國眾人皆酌酒相賀曰:“和議自此堅矣!”

參考文獻:

《宋史·岳飛傳》《金佗稡編·鄂王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