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解讀《三國演義》,六人告訴你“瑜亮情結”的應對之道

《三國演義》中“既生瑜,何生亮”令人感慨,這個故事傳沿到了後世,人們從此就把兩人之間地位、才情相近,卻又不得不暗中較勁的情況稱為“瑜亮情結”。儘管在歷史上瑜亮二人並無真正交鋒,但小說中的情結絲絲入扣,讓人對“瑜亮情結”心有慼慼焉。

在歷史上,有這種瑜亮情結的當然不只周瑜和諸葛亮。鐵木真和札木合、孫臏和龐涓,都是一對對能力、才情相近的同儕,兩人暗中較勁在所難免。讓我們看看這些“瑜亮”是如何相處的吧。

當盟友時各盡其能,做對手時各顯神通,成敵手時各霸一方

鐵木真在統一蒙古之前,曾有一個能與他並駕齊驅的人物,那就是札木合。兩人自小就是過命的交情,曾3次結為“安答”,也就是所謂的“結拜兄弟”,在草原四處征討的歲月裡,他們一直並肩作戰。然而,兩人在建立自己勢力之後,卻因為利益分歧開始相互對立,因為鐵木真私下收納札木合的部眾,引起札木合的不滿,兩人的情誼開始產生矛盾。

鐵木真和扎木合這兩人皆是驍勇善戰,擁有領袖魅力的領導人,無論部眾投奔哪個陣營都不奇怪,但如果是對方來挖牆腳,這種情況任誰也不能忍受,這使得原本是最佳戰友的兩人對彼此產生心結。此時的鐵木真面對這種瑜亮情結時,選擇脫離札木合,儘管當時他的勢力比不上札木合,但他對自己有信心,可以逐步壯大。後來兩人發生十三翼之戰,札木合雖然打贏了鐵木真,但在處置俘虜上太過殘暴,反而使得部屬改投待人寬厚的鐵木真麾下,札木合因此一蹶不振。

我們可以發現,鐵木真在面對札木合時,是因應局勢與對方的態度做調整,是盟友就各盡其能,是對手就各顯神通,是敵手就各霸一方。另一方面,札木合的態度也值得學習,雖然他對鐵木真存有心結,但並不因此採取下三濫的手段,而是將之視為此生唯一的對手,光明正大對戰。所以他到最後即使戰敗,也仍然贏得鐵木真的敬重。因此後來鐵木真也遵照札木合的意願,讓他悲壯而死。想必鐵木真在札木合死的一剎那,心情是既惋惜又慶幸。

戰國時期的孫臏和龐涓是同學,同樣拜在鬼谷子門下學兵法,兩人情誼甚篤,也曾結拜為兄弟,只是龐涓較孫臏更汲營於功名利祿,一聽到魏國國君以高官厚祿招攬賢才,便沉不住氣下山求取富貴。下山前他曾對孫臏說:“你我情同手足,他日若我有幸獲得重用,必向大王推薦師兄,咱們同享富貴。”

沒多久,龐涓果然得到聲威與地位,此時他依約向魏王推薦孫臏,孫臏開心地應邀前往。哪知道,此時的龐涓卻是滿懷惡意,因為他怕好不容易到手的功名利祿,有一天會被師兄孫臏搶走,於是假好心把孫臏騙過來,再誣陷他私通齊使,叛魏投齊,藉此砍去孫臏的雙足,並在他的臉上刺青。這個做法很惡毒,因為古代罪犯一旦被人在臉上刺青,就再也不能當官了,龐涓擺明是存心用這個方法阻斷孫臏的出仕之路,讓他的才華就此隱沒於人世。

龐涓的惡意不僅如此,他還故意向魏王求情放孫臏一馬,想藉此騙孫臏交出鬼谷子的不傳之秘。由此看來,龐涓對於好兄弟的瑜亮情結,不只是心存競爭意識這麼簡單,還是滿懷惡意,欲讓對方不能東山再起才甘心。那麼,識破龐涓真正意圖的孫臏,到底是如何應對的呢?

他的做法是不動聲色,暗中做好準備,給對手致命的一擊。首先,他裝瘋賣傻,在滿是糞水的豬圈、馬棚裡亂爬,以此騙過龐涓,再想辦法逃到齊國,取得齊國田忌的賞識,展現才智讓齊威王拜他為軍師,然後在馬陵之戰中設下埋伏,射死龐涓,為自己報仇。龐涓死前,特別留下一句話:“遂成豎子之名!”意思是,這下可以讓你揚名立萬了! 龐涓為什麼要留下這句話呢? 因為他很清楚,自己是魏國將軍,一旦戰敗,就代表孫臏勝過自己,孫臏毋庸再做任何努力,便可名動天下。

在兩人鬥智鬥力過程中,龐涓固然以陷害孫臏作為自己飛黃騰達的踏腳石,但主客易位之後,也被孫臏以牙還牙,將龐涓當作是自己名滿天下的踏腳石。雖說人無害虎心,但虎有傷人意,孫臏的所作所為固然是被陷害之後的自保應戰,但誰也不可否認,他扳倒了龐涓,自己也因此成為名滿天下的既得利益者。

儘管瑜亮情結大多存於兩位當事人的感受,但有人卻會操弄這種情緒,激化雙方的對立,這個人有可能是老闆或高管,也有可能是利害關係的第三者。前者是為了營造對團隊有利的競爭意識,後者則擺明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歷史上,秦相李斯就是被他人操弄,激化瑜亮情結的經典案例。

秦始皇病逝時,留下遺囑說要將皇位交給扶蘇,此時趙高卻從中作梗,想要矯詔改立比較容易控制的胡亥,當他把這個意圖告訴李斯時,李斯驚駭地說:“怎麼能做這種事?皇位之事不是人臣可以插手的。”趙高早知李斯會這麼說,於是他對李斯說:“你捫心自問,你和蒙恬相比,誰的功勞高?與太子扶蘇之間的關係,你與蒙恬誰比較好?如果扶蘇被立為太子,還有你的丞相之位嗎?”趙高利用李斯和蒙恬的瑜亮情結,以利害相誘,如果李斯有足夠的自信,當然不用擔心蒙恬的威脅,偏偏李斯很清楚,蒙恬的才識與人格,都是自己望塵莫及的,唯一的辦法,只有聽趙高的話,才能永絕禍患。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一旦聽了趙高的話,也等於有把柄落在趙高手上,此後只能對趙高俯首稱臣,所以李斯此舉看似免除了眼前禍患,實際上是斷送了自己的性命與未來,如果李斯第一時間能察覺自己被趙高操弄,又何嘗會落得抄家滅族的下場?

上面這些“瑜亮之爭”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心力,如果放在計算他人,往往不會有多餘的心力做好份內工作;在無法集思廣益的情況下,團體的智慧也無法被有效利用,繼而削弱了團體的戰力。因此,要避免瑜亮情結產生的不良影響,孫臏和龐涓、李斯和蒙恬的歷史經驗足以借鏡,鐵木真和札木合的做法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