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蒯通教韓信搶功緻酈生被烹,教韓信背叛劉邦,為何還被劉邦放了!

蒯通的事蹟,在《史記》中被分散在《陳涉世家》、《淮陰侯列傳》等篇章中,在《漢書》裡卻被合成一篇以蒯通為中心的人物傳記。

蒯通其人,早在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時,便已嶄露頭角,後來在諸侯爭霸中沒了蹤跡,直到韓信率漢軍攻入趙地,蒯通再次出現,蒯通的這次出現,則從之前的邊緣角色轉變為十分重要的大配角,成為韓信的智囊之一。

正是蒯通的出現,才使韓信擅自發兵偷襲齊國,搶了儒生酈食其的功勞,致使酈食其被齊國田氏烹殺,而後,韓信被劉邦立為齊王,蒯通則三番五次地教韓信背叛劉邦,自立門戶,三分天下,韓信左思右想,認為蒯通的計策可行性較低,便婉拒了蒯通,蒯通則開始裝瘋賣傻,一直留在齊地,直到韓信被殺前,供出蒯通攛掇韓信謀反之事,蒯通方才被捕。

然而,面對一個教導韓信搶功、謀反並致重臣酈食其被虐殺的蒯通,劉邦卻沒有處置,反而把蒯通放了,這是為什麼?難道說劉邦老糊塗了嗎?

劉邦本來是要殺蒯通的,但被蒯通的一番話給打動了,認為蒯通言之有理,便把蒯通給放了。

蒯通是怎麼說服劉邦的呢?

蒯通為什麼能說服劉邦呢?

秦之綱絕而維弛,山東大擾,異姓並起,英俊烏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遂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堯,堯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當是時,臣唯獨知韓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銳精持鋒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力不能耳。又可盡烹之邪?

蒯通講了三層意思。

第一層,秦失其鹿,天下英雄,有能者得之。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之下,不用講什麼君臣名分,而是靠實力說話。

這一層意思,戳到了劉邦痛處。

如果完全講君臣名分,劉邦原本只是沛縣一亭長,怎麼能自號沛公呢?劉邦自號沛公之後又曾追隨項梁,項梁身死定陶又追隨楚懷王,後來被項羽立為漢王,然後把項羽從霸王的寶座上拉了下來,這樣的一個劉邦,分明就是靠實力而不是靠名分走上帝王寶座的。

第二層,雖然英雄並起,但英雄也都有著自己的勢力,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自己就是絕對的君主,其他人就是絕對的臣子,這個絕對的君主只能是在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過了這個勢力範圍,就不是絕對的君主了。

蒯通教韓信搶功、自立時,蒯通是韓信的臣子,而非劉邦的臣子,蒯通只需忠於韓信,無需忠於劉邦,正如蕭何需忠於劉邦無需忠於項梁、項羽、楚懷王一樣。如果劉邦肯定蕭何的忠心,也就必須肯定蒯通的忠心。

第三層,對手是殺不光的,只能靠武力和德行來使對手臣服。

縱使劉邦已經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天底下就沒有想把劉邦拉下馬的人嗎?有,而且很多,但劉邦能把所有想把劉邦拉下馬的人屠殺乾淨嗎?不能。

這是劉邦作為帝王所必須面對的一個事實,即如何使自己更安穩更長久地坐穩皇帝的寶座,答案是慎用刑罰,儘量用武力無威懾、用德行去感化,使別人對其又懼又敬。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陳涉世家》、《史記·淮陰侯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