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不足2年時間,建造了比故宮大4倍的大明宮,中國速度自古有之

在陝西西安,有一個超大的文化遺址,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磚木結構宮殿群大明宮的遺址。

這裡曾經是大唐帝國皇宮,是唐朝國力的象徵,唐朝的歷代皇帝在此處理朝政,在長達200餘年的歷史中,大明宮隨著貞觀之治的興起而修建,又隨著貞觀皇帝的逝世而停建,在唐高宗的主持下重新修建,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群,又在唐玄宗時期一同經歷輝煌,它見證了大唐王朝的興起、鼎盛、衰落,最後,在大唐王朝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時,大明宮也倒在了夕陽的餘暉中。

唐朝為什麼要修建這樣一座偉大的宮殿,大明宮又是因為什麼原因被毀掉呢?我們從中國歷史上一次慘烈的政變說起。

01

玄武門之變

人總是能共苦,不能同甘,當初打天下的時候,秦王李世民和哥哥李建成關係還不錯,唐朝建立之後,李建成被立為太子,被欽定為帝國接班人。但是在整個打天下的過程中,秦王李世民居功至偉,太子李建成也深知自己的功勞和威信都不如李世民,於是心生忌憚就跟弟弟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李世民。

自己浴血奮戰才打下了這半壁江山,李世民肯定不滿足於做一個秦王,況且面對兄弟的排擠和父親李淵對哥哥的偏袒,李世民知道,如果有一天李建成登上皇位,自己肯定第一個遭殃。於是,雙方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明爭暗鬥,由於李淵處處偏袒李建成,使得李世民一度處於下風,如果不加緊控制局面,結果可想而知,於是李世民決定豪賭一把——他發動了玄武門政變!

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都城長安的玄武門內,李世民親手射殺了他的皇長兄太子李建成,以及四弟齊王李元吉,又逼迫父親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太子,並退為太上皇。

李世民成了大唐帝國皇帝繼任者,年號貞觀。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最大的黑點,也為唐王朝之後的繼任問題開了一個壞頭,但這並不影響李世民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也為大明宮的誕生埋下了種子。

大明宮的誕生

02

在李世民的統治下,大唐王朝蒸蒸日上,但一個問題也由此暴露——唐朝立國之初的皇宮,是承繼隋朝的太極宮,這裡並不適合長期居住。

古人在建造房子的時候,非常注重風水,更別說一個國家建造都城和皇宮了。根據天象,古人發現紫微星位於北天中央,呈眾星環抱之勢,傳說中的天帝就居住於紫微星中。那皇帝貴為天子,是萬民的主宰,當然要和天上的紫微星相對應了,因此隋朝皇帝居住的太極宮,就位於長安城北部中央。

但是,太極宮雖然對應了天上的星宿,卻忽略了地勢的缺陷,長安城北部正中的位置,恰巧是城中地勢最低的地方,一到高溫多雨的夏季,太極宮就遭殃了,似乎全世界的熱流和潮溼都彙集到了太極宮中,生活在其中實在不太舒服。

本來,每到夏天,李世民和李淵都會到距離長安城300裡的九成宮避暑,但自從玄武門事件發生後,李淵就不願意去九成宮了,因為相傳隋文帝楊堅就是被兒子楊廣殺害於此,到這個不祥之地,會勾起李淵痛苦的回憶。

李世民為了緩和自己和父親的關係,向天下人宣揚自己以孝治國的核心思想,李世民決定為父親建造一座新宮殿,給他老人家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頤養天年。

這座宮殿,名叫永安宮,是大明宮的前身。

03

好事多磨的修建過程

公元635年春天,長安城東北方向開始大興土木,李世民非常重視這次土木工程,因為他急需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孝心,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還沒等宮殿建成,李淵就一命嗚呼了,永安宮的修建也就此作罷。

李世民繼續專心治理天下,此後多年,沒有人再提修建永安宮的事,直到唐高宗李治繼位14年後,他被家族性遺傳疾病“風痺之症”折磨得痛苦不堪,再也受不了潮溼的太極宮了,而且大唐王朝在經過貞觀之治和唐高宗的永徽之治後,國力日隆,過於樸素的太極宮顯然配不上這樣一個偉大的帝國,於是永安宮的修建再次被提上日程。

唐太宗年間,對永安宮的定位,僅僅是皇家避暑的別院,但此時唐高中李治對永安宮的定位是帝國的新皇宮,要建造成為世界上最雄偉尊貴的建築,同時,它也被賦予了一個新的名字——大明宮!

據史料推測,參與修建大明宮的工匠達到數十萬人之多,如此規模浩大的工程,恐怕也只有秦始皇未建造完成就被毀掉的阿房宮可以媲美了。好在前有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後有李治的永徽之治,使得大唐財力富足,即便如此,為了修建大明宮,李治甚至停掉了長安各級官員一個月的俸祿,可以想象,如果沒有之前豐厚的積累,恐怕這次大興土木,又將導致帝國的滅亡。

在李治為了修建大明宮而努力的時候,將來的皇后武媚娘也沒有閒著,她先害死了李治寵愛的蕭淑妃,又把王皇后折磨致死,這才成功上位當上了大唐皇后。據說,王皇后和蕭淑妃的冤魂時常出現在武媚孃的夢中索命,被噩夢折磨的新皇后,也迫切地希望大明宮早日建成,好脫離這個不堪回首的太極宮。

在皇帝和皇后急切的願望下,還未完全竣工的大明宮就迎來了它第一批居住者,從此大唐帝國的權力中心,由隋朝留下的太極宮,正式轉移到了大明宮中。

此時,距離大唐立國已經過去了45年。

04

雄偉的大明宮

自古以來,不論中外,修建宮殿的君王不計其數,但規模如大明宮這般宏大的絕無僅有,大明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群,它的面積相當於3個凡爾賽宮、4個紫禁城、12個克里姆林宮、13個盧浮宮、15個白金漢宮,而這樣一個宏達的工程,從李治下令修建開始到完全竣工,竟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時間!看來,中國速度自古以來就是驕傲啊!

由於中國古代以南為尊,所以宮殿的修建都是坐北朝南的,大明宮的南門丹鳳門自然也是皇宮正門了,一般來說,古代皇宮的城門都只有3個門道,而丹鳳門卻有5門道,這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門,實在難以想象。

從丹鳳門進去,首先要經過一個縱深630米的廣場,唐朝官員上班可真是長途跋涉,廣場盡頭便是大明宮的主殿——含元殿!殿堂坐落在3層大臺上,高出地平面15米,在古代絕對是了不起的高樓大廈,大殿兩側的闕樓猶如兩支巨鳥的翅膀。

巍峨雄偉的宮殿,體現的正是帝國的莊嚴神聖,彰顯的是大唐王朝雄厚的國力!

05

唐詩中的大明宮

古代帝王,多以周文王作為賢明的榜樣鞭策自己,“大明”一詞就來自於《詩經·大雅·大明》,這首詩是說,文王、武王一脈相承,他們的明德日以廣大,故曰大明。而唐朝詩人李華在《含元殿賦》中這樣解釋道:

“如日之升,則曰大明。”

這大概是那個時代,人們對大明含義的共同認識吧。

《含元殿賦》是我國古代篇幅最長的宮殿賦,李華用華麗張揚的辭藻,把大明宮及含元殿的壯麗恢弘、金碧輝煌描寫得淋漓盡致,文中他還寫道:

“進而仰之,騫龍首而張鳳翼;退而瞻之,岌樹顛而崒(cuì)雲末。”

走進了看,含元殿如巨龍高昂著龍首,如鳳凰張開美麗的翅膀;從遠處望過去,含元殿巍峨高聳,直入雲巔。正如李華描寫的那樣,站在高大的含元殿上,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

每當官員們上朝時,由丹鳳門進入,經過廣場後,由於含元殿實在太高,所以必須要從東西兩側的坡道而上才能進殿,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每天上班都會路過這裡,終於有一天,他詩興大發,寫道:

雙闕龍相對,千官雁一行。——《早朝》

這兩句詩,描寫了唐朝百官上朝時的盛況:含元殿兩側供人行走的坡道,從丹鳳門遠望過去,猶如兩條龍尾,故而叫做龍尾道,詩中的雙闕龍就是指的龍尾道,官員們行走在龍尾道上,猶如大雁一樣整齊有序地排成一行。

但白居易畢竟生活在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日益衰微的時期,他沒有經歷過大唐最鼎盛最包容的時代,未免有點遺憾,詩佛王維就幸運多了,他曾生活在盛唐,見證過萬國來朝的盛況: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王維極言天之高大廣闊,宮殿之尊貴莊嚴,重重疊疊的殿門猶如九重天門,以九天閶闔比喻皇帝的宮殿,萬國的使者們來到這裡,和大唐的文武百官一起,向尊貴的皇帝陛下朝拜,更是體現了大唐鼎盛的氣象。

06

大明宮的毀滅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農民起義爆發,一個叫黃巢的讀書人,屢次科舉落第,他煩透了這樣的生活,於是握緊了拳頭,發下“他年為青帝”的誓言後,加入了浩浩蕩蕩的起義軍,終於在大明宮落成200餘年後,帶領軍隊攻入了長安城,他的滿腔憤怒化為一把大火,讓大明宮經歷了第一次毀壞。

黃巢起義很快被鎮壓下去,唐僖宗開始修復大明宮,可是僅僅5年之後,李茂貞的岐山軍又一次攻入長安,他又用一把火燒了大明宮,這是大明宮經歷的第二次焚燬。

李茂貞再次被鎮壓,此時的皇帝唐昭宗已經沒有能力修復大明宮了,雪上加霜的是,朱全忠(朱溫)又在此時攻入了長安城,這次朱溫可沒有手下留情,他下令徹底焚燬長安城,大明宮也在這一把火中,蕩然無存。

大明宮,它傳奇的一生隨大唐而起,隨大唐而落,在經歷過3把大火之後,徹底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有史書和文學作品中,留下了有關於它的點點記憶。我們無緣見證它的輝煌,只能在西安城北,瞻仰它的遺蹟,追尋那個偉大的時代。

喜歡記得來一個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