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縱觀司馬懿的用兵之道,我們從中領略到知識,現在依舊有用!

東漢末年,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到桓靈之世達到了極致,伴隨著政局的混亂,終於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董卓廢帝,群雄並起,漢朝滅亡。在這亂世之中,催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而司馬懿就是其中之一。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之一。司馬懿同曹操一樣,在人們心目中都是白臉奸臣形象。尤其在《三國演義》中,他被描繪成了一個集冷酷、陰險於一身的奸臣。

然而,歷史上的司馬懿卻是一個聰慧明達、忠貞堅毅的智者,他一生極富自知之明,特別是在攻守之道上,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三國後期很少有人能與之匹敵。

司馬懿深諳兵法要領,對敵打擊往往動如脫兔,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公元227年,魏將孟達因為魏文帝去世,唯恐自己失寵,於是私下與諸葛亮聯絡,打算棄魏降蜀。司馬懿得知這一情況,立即去信撫慰孟達,同時不顧千里行程,僅用8天就抵達上庸,而孟達這時尚在夢中。16天后,司馬懿破城,將孟達處死。等蜀國救兵來到,一切已成定局。?

司馬懿不但擅長進攻,而且精於防守。公元231年,諸葛亮兵出祁山伐魏。司馬懿知道蜀軍遠來缺糧,求戰心切,加之諸葛亮足智多謀,難以對付,於是據險扼守。諸葛亮求戰不能,果然引兵退回。魏將張郃請求截擊蜀軍後路,司馬懿不允,只是尾隨觀察。到達祁山後,諸將紛紛請戰,司馬懿登山修寨,依然不允。眾將當面指責他畏蜀如虎,他不加理會。

司馬懿面對諸葛亮咄咄逼人的進攻,從來不與爭鋒,甚至在諸葛亮贈送婦人首飾羞辱他時,他也欣然接受,忍辱負重,仍舊按兵不動。無奈的諸葛亮終於在壯志未酬的憂傷中死去,最終司馬懿的防守政策取得了重大勝利。?

但是司馬懿的攻守策略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宜攻則攻,宜守則守,絕不拘泥於事。

在征討公孫淵的戰役中,他先是主張進攻,並做出100天內攻破敵城的保證,結果帶兵到了襄平城下,卻圍而不攻。任由敵兵樵夫出入,讓他們採薪造飯,吃光糧食,鬧起饑荒,不戰而自亂。

司馬懿的攻守之道,完全建立在對敵我形勢的洞察、分析與判斷上,而不是憑個人意志或直覺來決策,所以很少失算。?

司馬懿這個人在性格上是沒有巨大缺陷的,他不像曹操、周瑜,這些人都有非常厲害的性格優勢,同時也有非常明顯的性格隱患。曹操,非常聰明,智慧出眾,但有時候會因為性格多疑而出現非常重大的疏忽。周瑜,則氣量過於狹小。

這些性格缺陷,便於被人把握,在真正的戰爭中,容易受到致命的攻擊。司馬懿他每一步棋都讓人找不出任何的破綻。雖然他沒有太大的優勢,但是也沒有太大的缺點,所以誰碰上這種人都會覺得非常難以對付。

縱觀司馬懿用兵之道,仍能領略到一種處事不亂、穩紮穩打、遊刃有餘的大將風度。這種風度源於他知己知彼、能退能進、擅長攻守的修養,非常值得後人品味、借鑑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