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饒松的思想:“內部精益”和“外部諮詢”,到底哪個更好?

這是很多朋友都感興趣的話題,當老闆的會思考“我到底應該請精益顧問,還是招一位精益工程師呢?”推行精益的朋友可能會說:“顧問對工廠不熟悉,他們推,肯定會有很多問題。”

而顧問老師也很可能會說:“我們從第三方專業視角,更能發現工廠的問題,也更能解決工廠的根本問題……”他們到底誰說得對,誰更能幫助公司解決根本問題,現在小編把自己的認識和感悟分享給大家。

服裝精益智慧製造俱樂部一直在服裝行業做生產運營和持續改善,有國企,私企,也有外企。在俱樂部的工作經歷中,基本都會用到精益,也Lead整個工廠精益改善多年。為了讓精益能夠幫助更多的服裝企業和個人,俱樂部擴大了知名度,增加了大量客戶,現在俱樂部所有的專家老師們真正去做對服裝行業、對自己更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

而小編我職場15年,精益諮詢7年,我想我可以從我的精益之路來說說所謂的“內部精益”和“外部諮詢”的區別。

我個人認為,這個區別主要在於這麼幾個方面:

首先,視角不同

內部精益的視角更多是點對點改善,比如老闆說今年搞一個車間佈局改善,明年做一個瓶頸工序效率提升,後年來一個SMED改進等。這些都是點對點的區域性改善,當然,工廠也需要,也很有必要。

而外部諮詢更多是從第三方的角度來看企業存在的問題,而有些問題是我們企業自己不自知的,比如內部管理的問題,內部流程的問題,內部溝通的問題等。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不管你是朝九晚五,還是996,甚至007, 企業管理者幾乎都是侷限在自己的企業內部事務中,難以跳出企業看自己。

這是人感官的侷限、思維的侷限。就好比說我們不能自己看到自己的後腦勺,也不能看見自己的後背一樣,我們是看不到或者很少看的,這就需要外部諮詢來補充。

其次,高度不同

內部精益在解決問題的高度上是不夠,這點大家可能都有共識。他們更多是在解決某個區域、某個部門、某個模組,甚至是某個專案的問題,比如為解決質量投訴問題來個六西格瑪專案,為提升效率問題來個專題專案改善,大多侷限在生產模組,再大也就運營模組。

外部諮詢的高度,我個人認為起碼要在總經理這個高度,甚至高於總經理高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超越企業的認知解決企業的問題,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升維思考,降維打擊”,當然,對競爭對手是降維打擊,對於合作伙伴是解決其問題。所以,外部諮詢這樣的高度也要求老師要有足夠認知高度,否則也會淪為企業點對點的改善,難以成為與企業持續發展的長期夥伴。

最後,解決的問題不同

內部精益解決的更多是短期緊急的問題,比如新產品投入,需要重新規劃產線、測算工時;也比如新裝置引進,需要工序連線、最佳化平衡率;還比如近期質量不良居高,需要專項分析改善等。這多數都是IE工程師和精益從業人員的現狀,要我說,那個還遠沒有發揮IE和精益的效用,你可以看看富士康對IE的應用和重視。

外部諮詢解決的更多是系統上的問題,是深層次的問題。比如你的企業精益推行不好,要解決人員的認知問題;你的改善難以維持,要解決系統化自動執行的問題;你的工廠QCD問題頻出,要解決制度、流程和人員培養的問題……

而這些問題,是企業裡面的精益部門、IE工程師難以解決的問題,甚至是運營經理和總經理都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就是外部諮詢的價值。所以,可以想象,華為當年把全部利潤拿出來請諮詢公司IBM幫其梳理和打造,這是意義非凡的。

從上面也可以看出,內部精益與外部諮詢是互為補充,難以取代的。內部精益關注企業短期問題的解決,外部諮詢注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關注企業長期成長。同時,外部諮詢的落腳點又是企業體系構建、人才培訓,最終把精益的基因轉化到每個員工的意識和行為上,變成自動執行並逐步形成學習型組織。

如何選擇?沒有標準答案,完全在於企業一把手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