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廣東觀眾看著長大的珠江臺,它能否重現“第一粵語頻道”的魅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娛樂文化事業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觀眾的選擇也變得了多樣化和網路化,全國各地的電視臺也難免受到了網路方面的衝擊。在廣東地區,現在出現的大大小小的電視臺可以說是數之不盡。對於從八九十年代走過來的廣東觀眾來說,大家都清楚地記得當年的珠江臺和嶺南臺的統治時代,它們同屬廣東電視臺,但是卻以兩種不同的語言作為播音方式,大家相互獨立,各有特色,少有交集。

可以說,過去的娛樂文化事業遠遠比不上如今的多姿多彩,但是對於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大家絕對不會覺得電視節目枯燥無味,節目雖然單調,但是大家看了之後都能夠很好地吸收,所以直到今時今日,大家對於過去很多經典難忘的節目和電視劇都回味無窮。

珠江臺作為昔日的第一粵語頻道,在過去它無疑是廣東觀眾的首選,甚至是不少觀眾的唯一選擇。那時候的珠江臺除了電視節目經典難忘之外,事實上它最大的特色便是“粵味”二字。當大家看了《孫秀才傳奇》之後,大家都會唱“古時有個孫秀才,不是瘋癲,不是呆”。當大家聽一兩段黃俊英相聲的時候,大家見到身邊有一個胖子走過來,都會想到“肥仔米、肥仔米,肥仔食佐唔扭計”。

從1981年到1995年,廣東電視臺製作的大型綜藝節目《萬紫千紅》都是上一輩廣東人的共同美好回憶。在主持人陣容當中,

譚國治、鍾新寧、

陳維聰

任永全

、王怡斐、

陳旭然

、鄒慶紅等人都是響噹噹的大明星,當時包括張悅楷、林兆明、黃俊英、楊達、盧海潮、梁玉嶸、廖百威、湯莉、

李丹紅

、陳玲玉等都是本土家喻戶曉的藝術家或歌手。

《蝦球傳》、《萬花筒》、《過埠新娘》、《公關小姐》、《冷暖兩心知》、《河畔人家》、《情滿珠江》等廣派電視劇充滿著地域特色。可惜如今除了《外來媳婦本地郎》之外,大家還能想到什麼?

那個時代的粵語地區的廣東人不愁聽不懂粵語,粵劇、粵曲、粵語講古、粵語歌、粵語電視劇等等,大家處處都沒有離開一個“粵”字。雖然各個地方的鄉音都不同,但是大家對於粵語、對於粵語文化的瞭解都是相當深入的。

到了21世紀,雖然也出現了像《今日關注》那樣曾經十分有影響力的電視節目,但是讓觀眾滿意的地方實在是不多。大家聽那一句“生仔未必就係福,要娶心抱要分屋”一聽就是整整21年時間之久。更煩人的是,大家看《外劇》的時候,經常會見到通叔他們出現,當珠江臺播放其他電視劇的時候,我們還是聽到他們的粵語配音,當進入廣告時間的時候,大家還是能夠見到他們在“咳,痰,喘”。

以前廣東電視臺為什麼要有一個珠江臺和一個嶺南臺呢?因為是想把兩種不同語言作出區分開。但是大家現在看珠江臺就會發現,記者採訪用的是普通話,嘉賓上節目說的是普通話,有時候主持人為了和現場觀眾更好地互動也不自覺地說普通話,反正就是普通話出現在珠江臺的比例沒有一半也有一小半。自稱第一粵語頻道的珠江臺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公共頻道”,也許再過不了多少年,它就可以和廣東衛視進行完完全全合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