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普通人,今天你替別人背了多少的焦慮?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1952

/

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229

01

自身的焦慮

前幾天聽書,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

考試時,

你承受的焦慮不止是來自自己的,更多是來自他人的

比如父母老師的期待、同學之間的競爭……

仔細想一想,還真是這樣。

上學時,只要一到考試,我就會開始莫名的緊張、害怕,尤其是與外界接觸以後。

只要一聽到父母老師囑咐我要努力發揮,好好考,心裡就會忐忑不安,像打鼓一樣;

只要一看到同學們吃飯休息時間都在瘋狂地複習,心頭就會一梗,像堵了塊石頭一樣。

沒辦法,為了能讓自己好受一點,那就只能別人學什麼我就學什麼,別人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這樣,好歹還能有點心理安慰。

初時,並沒有覺得這樣的表現有什麼問題,因為大家都是這麼做的。

就這樣,一直到畢業後。

考試少了,跟風學習也少了,可是心裡的不舒坦卻遠沒有結束,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具體表現在工作和戀愛兩方面。

畢業幾年,看到別人或升職加薪,或戀愛生子,或努力學習自我成長,心裡說不著急,那是不可能的。

儘管沒有像在學校裡那樣盲目跟風,但是也忍不住和大家一起湊成堆兒,買這買那。

原因只有一個,看到別人的成功,別人努力的樣子時,真的太有壓力了。

明明大家都是同一年畢業的,結果你卻在職場上青雲直上,一帆風順;

明明大家都是一起說笑吹牛的,結果你卻嬌妻幼子在懷,買車買房;

明明大家一開始都是同步的,結果不過幾年,你們卻遠遠趕在了前面。

這樣的對比,這樣的生活,怎能不讓人難過?怎能不讓人痛苦?怎能不讓人焦慮?

02

被強加的焦慮

如果只是這樣,或許尚且可以忍受;可惜這是一個販賣焦慮,放大恐慌的時代。

有無數人正拿著各式各樣的工具去製造焦慮,催生焦慮。

曾經有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

裡面有很多足夠引發並且加深你的焦慮的語句。

比如:

“不會再有勻速前進的同齡人,你要麼一騎絕塵,要麼被遠遠拋下。”

“就算你呆在原地,你緩慢成長,也是一種退步。”

初初看完以後,感覺整個人都要炸了,

滿腦子都是別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平凡,別人的閃亮和自己的卑微

再加上不久後又刷到了一篇張泉靈的熱門演講:《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對我而言,更大的恐懼來自於你明明知道世界在變,變得如此之快,變得如此無孔不入,進入你的方方面面。但是你卻並不知道它是怎麼變的。”

這下,整個人的心絃都被勒緊了。

即使知道這焦慮是別人強加給我的,可仍然忍不住主動揹負,艱難前行。

畢竟,

誰願意去當那個被時代、被同齡人拋棄的人呢

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就一直被教育要做一個有出息的人,不能過沒出息的人生。

可是,什麼才是有出息呢?

我所處的環境告訴我,出息就是在學校時考試得高分,在社會時過得比別人好。

簡單來說,就是永遠在別人前面,什麼都好,一直都好。

再精煉一下,就是兩個字:天才。

因為只有天才才能做到一直獨佔鰲頭,壓倒一切。

可是這世界哪有那麼多天才呢?

不是天才的我們,生而平凡的我們,難道就要被“不如別人”的焦慮強行捆綁一輩子嗎?

03

正常的焦慮

說到底,還是“別人家的孩子”在作怪。

從學校到社會,我們都在渴望,都在努力變成人們口中那個收穫讚揚,值得學習的“別人家的孩子”。

彷彿這樣,我們就會有好的人生,有意義的生活。

可我們卻忘了,“別人家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不開心,自己的煩心事,自己的焦慮。

哪怕是天才,也不可能一直事事順利,稱心如意。

焦慮,本就是一個正常的存在。

年輕人為學業焦慮,中年人為生計焦慮,老年人為晚輩焦慮。

這是從古到今,每個人每個時代都存在,都會經歷的事情。

又何必將其過分誇大,甚至自我囚禁?

要知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節奏,都有自己當下需要去完成的事情。

我們都在自己的時區中,揹負著對應的焦慮,去拼盡全力地奔跑。

或許,現在的我的確不如別人,但是並不代表我就要被外界強行多加一份焦慮。

因為,本來世上每個人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有人在我前面,也有人在我後面,看似有先有後,實際我們都在自己的生命中準時前行。

當我們陷入焦慮的困擾時,不妨讓自己思考並聚焦是什麼讓你焦慮。

就像《圓桌派》裡周軼君說的,焦慮的反義詞,是

具體

她舉了個考大學的例子。

你說你因為考大學而焦慮,那你就要說出你具體想考哪幾個大學、哪個專業?你需要為這個想法做出怎樣的準備?

當你說到具體,你就不會太焦慮了。

因為具體讓你知道了方法和路徑,把腳踩到具體的路徑上一步一步向前時,自然就沒有那麼多的焦慮了。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我很喜歡的名言,與君共勉。

既然太陽上也有黑點,人世間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沒有缺陷。

——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