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豆瓣評分8.1,有深度還反映人性?韓國版《萬里歸途》壓根不配

文|令狐伯光

這個國慶檔《萬里歸途》成了最大的贏家,其它平臺評分還不錯,但是豆瓣評分只有7。4,而同樣相似的片子韓國電影《摩加迪沙》評分則有8。1,這片子真的不如《萬里歸途》拍得好。

這部電影我

看了一半的時候,當朝鮮的主角團外交官進入南朝鮮大使館這裡。接下來的走向不用看也知道了,人物的心理變化也是不用看都知道了。這種老俗套的劇情就是披著好萊塢題材的皮,講的韓國電影擅長的南北朝問題那類片子。

《摩加迪沙》的完成度中規中矩吧,最多也就7分高點的水平,如果喜歡題材和演員給個情感分可以到7。3左右。但是現在這個評分真的就是個笑話。

雖然國內觀眾一向喜歡捧外國電影而貶低國產電影,但這部電影讓豆瓣評分徹底成為笑話。

豆瓣8。1,網友好評如潮?韓國版《萬里歸途》怎麼樣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韓國的《摩加迪沙》豆瓣評分一度高達8。4,已經屬於影史經典的那種型別了,一年多過去了降到現在的8。1,但仍然進入了經典的門檻。鑑於《萬里歸途》還在上映,這裡就不劇透了。

這裡還是說說《摩加迪沙》的劇情吧,這部電影的劇情其實很簡單。

大概就是

1991年,當時韓國為了加入聯合國四處奔走,韓國和朝鮮都盯上了這個非洲窮國,開場是兩個主角就得知被朝鮮那邊使了絆子,兩邊本來因為歷史上的這事兒互相很不對付,現在這個政治上使絆子自然更不爽了。

雙方見面就是西八西八想打架,但是主角又不能真的動手——

這個時候

索馬利亞的首都摩加迪沙爆發了內戰,叛軍和政府軍打成了一團,形勢非常的混亂,外國人在摩加迪沙的遭遇就很難說了。

不過,這部電影裡的主角團並不是撤僑,而是要想辦法自己逃出去。但是韓國和朝鮮因為外交力量薄弱沒有第一時間撤出去,特別是朝鮮大使那邊去找中國大使館幫忙,結果發現中國大使館也被當地人燒了。

然後朝鮮主角團和韓國主角團匯合在一起,一同逃離摩加沙迪。

這是前期的劇情,中期的劇情就是兩大主角團因為朝韓歷史和現實政治博弈的事兒,這個雙方的嫌隙和意見是很大的,中期劇情就是就兩大主角團在躲避的地方,開始因為猜忌互相攻擊,最大沖突就是兩邊安保主角為此還打了一架。

但是中間夾雜著無辜的女性,可憐的小孩,雙方主角對於對方無辜者又心生憐憫。

最後就是雙方透過磨合後最終決定合作,然後他們找到了路線前往撤離點。結果在槍林彈雨下最終坐上了飛機,結尾的表達給這部電影昇華了一下,大概就是朝韓雙方的大使們歷經磨難,隨義大利的飛機逃離摩加迪沙這座城市。

這個接機的機場有各國的政府人員、媒體更是無數,朝鮮和韓國雙方的政府人員也在這裡,結果就是兩位主角無比的默契,他們下機後立刻裝作互不相識,就這樣擦肩而過頭也不回的走了。

沒錯,電影的劇情真的就這麼簡單,一點什麼波瀾都沒有。

《萬里歸途》7。4,《摩加迪沙》8。1,豆瓣評分就是個“笑話”

《摩加迪沙》是韓國外交官自己怎麼逃離摩加迪沙(說得難聽點就是逃命),《萬里歸途》是我們外交官怎麼帶人民撤離。 《摩加迪沙》完成度還是不錯的,《萬里歸途》也很好,不用為了誇一部影片就必須要把另一部影片批判成一文不值。

不過,《摩加迪沙》整體水平確實不如《萬里歸途》,真的。

單獨就說一點吧,影視工業層面和製作週期,美國的《

逃離德黑蘭》成本4450萬美元約合3。17億人民幣,2011年8月開機,2012年8月首映。

《摩加迪沙》的成本240億韓元約合1。37億人民幣 ,2019年10月26日開機,2020年2月19日殺青拍攝117天將近四個月,2021年7月28日首映。

《萬里歸途》的成本3億左右,2022年4月10號開機, 實際7月中旬殺青,8月只是拍彩蛋而已。三個月拍攝時間,兩個月做後期。

別看好像國產電影投資更高些,但是在兩國都是頂級投資的電影了。結果就是《

萬里歸途》不管是影視工業、特效、節奏、文戲、劇情、表達什麼的現在全方位吊打了,真的。

《摩加迪沙》這片子各方面都乏善可陳,就還是南北朝那點事情。就是幾個主角團前期對抗,後期合作,最後一同離開了摩加迪沙,但是在政治和現實面前又心照不宣地擦肩而過,基本就這樣了。

《萬里歸途》其實都在脫離主旋律的宏大敘事講人性,宗大偉處理家庭和工作的兩難,他想顧小家的“自私”,面對危險時的猶豫彷徨,這很好,這種也是商業電影通常展現一個英雄時的手法。

而章寧、成朗們也展現了人性,前面一個是慾望,目標明確,後面一個說慾望似乎不太合適,他的目標還不明確,但就是跟很多剛進入官場、職場的年輕人一樣不自覺地要上進,要做點兒什麼,積累功績。

在一個主旋律的電影裡,這樣太難能可貴了。甚至在當下的中國電影裡這都很可貴,人之所以是人之所以鮮活可愛是因為有慾望而行大道啊!

說句實話,如果又是縱向和橫向比較,《摩加迪沙》的完成度還是可以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韓國自己拍過同類題材電影太多了,而且不乏經典作品。它在角色上,劇情上,表達上處處體現韓國商業電影的套路。

最後,這幾年全世界的商業大片都不咋地,我相信這幾年雖然很多好萊塢大片沒有在國內上映,但大多數人透過網路多多少少也看過,雖然《萬里歸途》也有缺點,但是這樣優秀的商業大片,也沒有幾部好萊塢大片能夠比較?

所以,韓國那部《摩加迪沙》也配比較,現在評分那麼高,豆瓣成了笑話而已。

好萊塢大片和韓國大片有多少是主旋律?其實是市場主要大片絕大多數也是主旋律,只是那邊拍得比較潤物細無聲罷了。

從《萬里歸途》和《摩加迪沙》可以看出,國內早需要個更公正的評分軟體

最後,這個豆瓣評分這幾年在國內爭議很大,其實豆瓣一直都是最不好的平臺。它不需要買票就可以評價作品,極大

降低了評分成本,再加上使用者多數是影迷和文青,特別是某些地方的使用者,所以是海外水軍最大的所在地。

因為帶節奏最省錢,豆瓣的評分往往與電影票房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相反,淘票票和貓眼的評分都比它要真實

多,而淘票票和貓眼評分幾乎都是與電影票房是正相關的,買了票才能評價。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流浪地球》當年在大年初一初二初三,評分在豆瓣上還是八點幾到了下午。到了彎彎年假結束,那評分各種爆炸式下降。其中最離譜的就是在半夜裡突然被猛降了0。3直接降到6。9。

像這種明顯的水軍行為豆瓣官方卻沒有半點行動,最終造成觀眾報復性給豆瓣打負分。

這是個非常標誌性的事件,也十分直白

把豆瓣的評分問題挑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

後來流量經濟的飯圈經濟進入豆瓣爭奪,再加上各種水軍的行為,以及上面不允許對於某些電影評分鎖分,以及這樣激得本來就不待見主旋律電影的觀眾不客觀打分,何況這部電影還有“流量明星”。

豆瓣就是一群小資影迷,文青群體加上水軍氾濫的社交平臺,它根本不代表普通人對於電影的看法,有的只有清高和水軍。想知道普通人覺得哪部電影好看,直接看淘票票和貓眼要準得多。

想要擺脫打造真正的評分風向標,這就需要多方努力了,這裡就不說了。

最後,希望其它國產電影都好好學習《萬里歸途》,未來的國產主旋律電影如果都拍成《萬里歸途》這樣,那時它們就不是主旋律電影了,而是新時代中國式商業大片,這是可以走向全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