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朱元璋到寺廟後問:朕需要下跪嗎?方丈回八個字,救下全寺人性命

在中國歷史上,朱元璋是一個極其特別的存在。他與漢高祖劉邦一般出身平民,也成為中國封建史上唯二的實現逆襲的“平民皇帝”;但與劉邦相比,朱元璋在上位後所採取的種種舉措,則盡顯狠厲本色。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他在其執政期內從洪武四大案到修訂《大誥》,從胡惟庸、李善長、藍玉、馮勝這般開國功勳在到官吏體系乃至百姓白丁都實行了大清洗,因此也在歷史上奠定了他在後世過於殘暴的風評。

1328年,朱元璋出生於安徽鳳陽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母本是佃農出身,又恰逢災年,家中又有眾多兄弟姐妹,這對於這樣一個家庭而言,無疑活下去成為了全家最大的希冀。為了生計,朱元璋少時便為地主劉德放牛。

不可否認的就是,任何個人成就的取得與時代是息息相關的。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之下,當時的朱元璋時常與玩伴徐達、湯和等人戲謔著說到“我要當皇帝”,但想必就當時而言,即便是他本人也未曾將這些話語放在心上。

1344年,16歲的他再次見識到了社會的殘酷。1343年,濠州城先是一場旱災,1344年又是瘟疫肆虐,哀鴻遍野,死傷無算。而在這些死難者之中,便有朱元璋的父親、大哥、母親,他們在不足月餘內便相繼離世,至親去世,想必定是痛徹心扉;但此時的朱元璋與二哥連掩埋父母、兄長的墳地都沒有一尺,棺材也沒有一方。

在向地主劉德借地被趕之後,想必此時他心中便已是仇恨的種子,為什麼這世道如此殘酷。好在,鄰居劉繼祖肯給兄弟二人一方墳地,草草的掩埋了至親之後,兄弟二人也只得各安天命,各自尋活路去了。

此時的朱元璋去往的是附近的皇覺寺,畢竟佛家講究“濟世渡人”。而在皇覺寺,在高彬和尚主持下他成為了行腳和尚。但是好景不長僅僅50天,在這羈縻亂世連和尚都已經沒有了餘糧,混不得一方溫飽,主持決定罷粥散僧,想必此時的朱元璋定然是無奈、充滿疑惑。

接下來便是乞討求生,而迎來轉機時是發小湯和自濠州的一封書信:“我們反了!”。

如此之下,才有了朱元璋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以及因為出類拔萃、作戰勇猛被擢升,與馬皇后結為伉儷,進而被郭子興之子排擠險些喪命,只得出走的故事。

接下來數年間,朱元璋手握徐達、常遇春、胡惟庸、劉伯溫等文臣武將,又有陳昇的“高築牆、緩稱王、廣積糧”之策指導,敗陳友諒,滅張士誠,建立大明,北伐成功,這些功勳也奠定了他在歷史上的赫赫地位。

但接下來的作為,我們不得不說的是朱元璋在實現政治肅清、實現“洪武之治”的同時,存在著政治上的擴大化的問題,僅僅洪武四大案因此被殺者便以十數萬計,甚至官場上盛行起了上朝告別風。上朝前,先與家人互相告別,因為此番上朝不知結果幾何、性命能否苟活。

話說這1378年,或許是出於閒來無事、心血來潮,久居皇宮的朱元璋決意外出參佛。於是,一眾人等戰戰兢兢的服侍皇帝前往佛寺,方丈也早已率領眾人門前恭迎,一番寒暄之後便要將皇帝引入正殿禮佛。但是在走完前面的流程之後,問題出現了。朱元璋不再是當年的小和尚,已經身份轉圜成為了九五之尊,普天之下最高位者,是否還要跪拜那泥塑的佛像呢?

朱元璋轉身便問方丈:“朕需要下跪嗎?”這樣一個燙手的問題,如果方丈的回答稍有差錯定然會招致全寺和尚的殺身之禍,那麼方丈又是如何作答的呢?好在這位方丈定飽讀詩書,以當年宋太祖趙匡胤前往相國寺禮佛時的故事作答:“見在佛不拜過去佛”。朱元璋聽罷,十分滿意。

那麼這句話,又做何解釋呢?這句話出自歐陽修的《歸田錄》,講的便是相國寺主持在趙匡胤有此疑問時的回覆,所謂的“見”通“現”,意思也就是說現代佛不用跪拜過去佛。在佛家中講,佛有過去佛、現代佛、未來佛。而這裡的意思自然是尊皇帝為現在佛,將皇帝與佛祖對等,既然關係對等又何須跪拜?此語一出也不僅滿足了朱元璋至尊的需要,還為自己以及合寺僧侶避免了一場殺身之禍。不得不說,方丈還是機智,當然這也說明了要多讀書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