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封面開講了”連麥三蘇祠講解員,63萬網友回望蘇東坡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何雨婷 海報設計 羅樂

坐落於眉山市東坡區的三蘇祠,走出了中國古代文壇最著名的“父子檔”:蘇洵、蘇軾和蘇轍。這裡是歷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謁、憑弔“三蘇”的文化聖地。蘇軾在此生活26年,其多篇詩文如《南軒夢語》等都回憶到兒時在此生活的情景。

三蘇祠

11月24日,“封面開講了”如約而至。正值“東坡文化月”,在眉山三蘇祠博物館工作了17年的講解員鄭小利微博連麥封面新聞,她帶領全網63萬網友一起雲逛三蘇祠,瞧瞧蘇家故居,聊聊蘇家故事。

小雪節氣剛過,身著宋制漢服的鄭小利與另一位漢服愛好者在三蘇祠相遇,讓螢幕前方的觀眾頓生穿越之感,感受到了風雅大宋的魅力。

三蘇祠

富貴不淫貧賤樂

萬年千載一東坡

蘇洵、蘇軾、蘇轍三人均位列唐宋八大家,其中尤以蘇軾的成就最為非凡,他的一生輾轉多地,高中進士,又經多次被貶。三蘇祠內有一幅“蘇軾宦遊圖”,畫盡這位北宋大家的坎坷一生,鄭小利對此娓娓道來。

21歲中進士後不久,蘇軾的母親因病去世,他回家守孝三年,直到26歲才第一次為官,到了陝西鳳翔。後來,他在密州迎來文學成就的小高峰,寫下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江城子·密州出獵》。1077年,蘇軾到徐州任官,在這裡他帶領民眾抗洪成功,現在仍留有一座復建的紀念閣樓——黃樓。兩年後,他反對王安石變法在朝廷上樹敵,引發了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因此被貶黃州。

第一次被貶,他沒有一蹶不振,反而成就了文學的最高峰,在這裡寫下《前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佳作。蘇軾號“東坡”也由此而來。被貶後生活拮据,他在好友的幫助下在城東的山坡上開荒種糧安家,由此取“東坡”二字。

後又經登州,二任杭州,在杭州西湖修建了蘇堤,籌錢建設病房收容窮苦百姓,現在還被杭州人親切地稱為“老市長”。蘇軾在朝廷被新舊兩黨夾擊,因此調動頻繁,每一處為官時間不長,卻處處都為百姓辦實事。

第二次被貶到了惠州,這裡盛產荔枝,他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他苦中作樂,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第三次被貶來到了更遠的儋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在這個流放犯人的蠻荒之地,花甲之年的他依舊沒有消沉,辦學堂、介學風,打破了儋州從未有人考中進士的歷史。

宋徽宗繼位後,大赦天下,他終於復任朝奉郎,但在北歸途中病逝。

蘇軾一生顛沛流離,幾起幾落,但他自己的內心從來都沒有倉皇過。他有知識分子的擔當,同時在苦難中有一份瀟灑的徹悟,這才有了“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蘇軾的一生跌宕起伏,但他從始至終沒有放棄詩書,並且保持心境豁達,這與家風教育密不可分。

跟隨鄭小利進入啟賢堂的大門,正中的塑像是唐朝宰相蘇味道,他的一個兒子蘇份留在眉山,自此有了眉山蘇氏一族,順著堂中眉山派蘇氏族譜簡表的脈絡,蘇家的故事被娓娓道來。

蘇味道是眉山蘇氏始祖,少有文才,考中進士,唐朝武則天時期官至宰相。他有四個兒子,三個兒子子承父業在外為官,二兒子蘇份留在眉山安家。蘇家世代喜好讀書,蘇軾的爺爺蘇序十分注重子女的教育,在他的影響下,他的三個兒子都學有所成,讓鄉里人以蘇家為榜樣。

蘇軾、蘇轍兄弟的母親程夫人,是對蘇軾一生影響最大的人。程夫人接受過良好的教育,除了操持家務,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擔當了啟蒙人的角色,流傳下許多程夫人教子的故事。蘇軾回憶起小時候家中院子裡有許多鳥雀,但是母親不許家裡人去傷害它們,久而久之鳥雀“殊不畏人”,就連難得一見的桐花鳳也“翔集其間”,因此蘇軾從小便懂得仁愛之心。

蘇家的家風故事流傳千年,對當代的家長教育子女有什麼啟示?在鄭小利看來,家長們可以學習蘇軾的父母言傳身教,透過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個釦子,但是嚴格的同時,也要給予鼓勵和肯定。

北宋高文名父子

南州勝蹟古祠堂

三蘇祠人傑地靈,走進南大門便可看見兩棵已有600年曆史的銀杏樹,樹葉在這個季節開始泛黃,直播中還偶遇了身著漢服的遊客在樹下拍照留念,頗有些古樸的味道。

鄭小利帶著網友來到東廂房前段,這裡展示了蘇宅歷代經歷的變遷。廂房中一口大鐘,是明代戰亂後留下的為數不多的遺存之一。600多年前,四川雅安一位父親送兒子去科考,途徑眉山就來拜謁三蘇父子,孩子如願高中後,這位父親便捐了這口鐘來還願。“鍾”諧音“中”,現在也成為不少學生專門來參觀的“打卡點”。

還有一個熱門打卡點是蘇宅的古井,這是蘇家當年飲用的水井,歷經千年不涸,保留至今,井水清冽甘甜。隨著直播鏡頭拉近,可以看見這口井仍保持著較高的水位。鄭小利介紹說,每天早晨會有工作人員打起井裡的水,放進一旁的水缸裡供遊客們洗手,沾光先賢的“文氣”。高考、中考前夕,也有不少學子前來祈願,漸漸已經發展成當地的民俗。

水井旁有一棵黃荊樹,相傳是蘇軾的父親蘇洵所栽,四川有句老話“黃荊條下出好人”,這也寓意對蘇軾兄弟的鞭策。

在封面新聞的直播間裡,網友跟隨鄭小利的腳步雲逛三蘇祠,當他們回望蘇東坡的時候,有人想起了《水調歌頭》的詩篇,也有人刷屏“東坡肘子”,各有滋味。

“封面開講了”連麥三蘇祠講解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