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3D+4K+48幀的《阿凡達2》,它好看嗎?

《阿凡達2》終於。。。終於上映了。

話說,機友們都去看了嗎?

機哥已經看了。

別急,機哥知道大家想要問啥——

《阿凡達2》它好看嗎?

嗯。。。怎麼說捏~

先不說劇情敘事各有所愛,單就這電影的特效,機哥覺得都足以值回那幾十塊錢票價了。

不論是那美輪美奐的海底世界,還是那最後一小時的高然火拼。

不帶誇張地說。

這真的可能是這幾年來,機哥看過的特效最美的電影了。。。

說到特效。

有的機友可能就會好奇了:《阿凡達1》的特效都這麼炸裂了,即便是13年後的今天,都還能和漫威、DC拜拜手腕。

說它是3D特效的開山鼻祖、甚至是如今的特效行業天花板,也都不算過譽。

辣麼,這船新的《阿凡達2》,它特效再牛掰,還能牛掰到哪裡去呢?

機哥覺得,除了卡梅隆實打實砸了4億美刀

(約合人民幣

27.89億元

做特效之外。

小tips:《阿凡達1》的製作成本是2。37億美元(約16。53億元)。

還有一個細節就是。

這部電影,是以

3D

+

4K

+

48幀

的格式拍攝製作的——

3D。。。4K。。。48幀。。。你品 ,你細品。

Sony CineAlta Venice 3D攝像機將用於拍攝水下和特定的劇情,續集(阿凡達2)將以3D/4K/48 FPS的格式呈現。

也就是說,《阿凡達2》不僅是清晰度爆炸、特效炸裂,還能享受到高於傳統電影

(24幀)

兩倍幀率的觀感體驗。

這種感覺,用語言其實很難描述。

機友們不妨抽出你們的左手。

啊不對,右手也行。

總之,那種感覺,就像是。。。

就像是抹了印度精油一般的順滑流暢。

正如機哥在前邊所說,《阿凡達》作為3D電影的開山鼻祖,13年前的卡梅隆,以一己之力盤活了這不溫不火的技術。

自此,國內外的一些牛馬電影們。

不論前期有沒有用3D製作、錄製,反正最後一定要整個3D“特供”。

也是絲毫沒考慮過咱們消費者們的感受。

但是捏~

《阿凡達》輻射的範圍,遠不止在影視圈內。

甚至是在隔了不知道多少山的那邊、海的那邊的數碼圈,也受到了“牽連”。

裸眼3D·任天堂3DS

沒錯,首當其衝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任天堂本堂。

早在2011年,任天堂就釋出了3DS,這麼一款支援裸眼3D的掌上游戲機機。

名字都叫3DS了,想必也不用機哥多說什麼了吧?

不過,不同於電影院裡邊,需要戴眼鏡才能觀看的3D。

任天堂3DS支援的,是“極為先進”的「裸眼3D」技術。

但。。。是~

它的「裸眼3D」,也不同於咱們在購物街上看到的3D大屏。

任天堂3DS的3D效果,都拜它正面的那塊,僅有3。53英寸的「視差螢幕」所賜。

這個「視差螢幕」呢。。。

雖然聽起來很高階,但其實原理和防窺膜也是大差不差啦。

它們,都是利用光柵/百葉窗原理,讓螢幕

光線只能透過設定的角度傳出

只不過,防窺膜防的,是咱們旁邊的人。

而「視差螢幕」,防的是另外一隻眼睛。

也就是說,即便我們正對著這塊螢幕,但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內容,其實是不大一樣的。

機友們現在可以交替閉上左右眼看機哥的文章。

也就會發現,左眼和右眼所看到的。

不光手機的位置會略有不同,甚至連手機高度都會有些許區別。

但兩隻眼睛同時睜開後,反而就不會有這個現象。

很神奇對不對~

總之,這,就是立體視覺的原理。

而3DS的裸眼3D,模擬的就是這個生理現象。

它會生成兩張類似人類雙眼視差的介面,然後透過「視差螢幕」,分別“投射”給左右兩隻眼睛。

這樣一來,我們的大腦就會灰常聰明地,自行“合成”出一個立體影象。

所以你說這玩意很高科技嗎?

其實機哥覺得,這好像和咱小時候玩的變化卡的原理,也大差不差吼~

雖然原理並不是特別高深,但「裸眼3D」在當年給人們帶來的視覺衝擊,遠比今天要多得多。

畢竟,那會兒誰還不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寶寶呢,對吧?

後來HTC釋出的HTC EVO 3D,搭載的也是任天堂3DS同款的螢幕。

也是第一次將「裸眼3D」技術,帶到了智慧手機之上。

不過,既然都講到手機了,那就不得不提另外一款真·3D手機——亞馬遜火雞機了。

介面3D·Fire Phone

平心而論,亞馬遜的這款手機,還是有點東西的。

雖然它搭載的,是再普通不過的驍龍800處理器、4。7英寸720p螢幕、2G記憶體、1300萬畫素後攝,妥妥的中端機配置。

但是它,貴啊!

2+32GB規格,入門款“僅需”649美刀

(約合人民幣4524元)

,直逼隔壁的iPhone 5S。

果然,梁靜茹的勇氣全給到亞馬遜這了。。。

不過,不同於剛才說的裸眼3D螢幕。

Fire Phone的3D準確來說,是螢幕介面的虛擬3D。

手機上的介面,會隨著手機的轉動or頭部的調整隨之變化。

藉此,咱們不光可以從上邊,看到它的頭頂。

也可以從下面,看到它的裙。。。

啊不對。

是鞋底。

總之,就像在手機裡邊,塞進了一個真實的世界一樣。

為了實現這一功能,亞馬遜也是苦心積慮在手機正面,裝了4顆定位攝像頭,以此追蹤使用者的頭部。

當識別到使用者活動時,介面也會隨之做出相應的空間調整。

所以你說這臺火雞沒啥東西嗎?

其實也還是有點東西的。

3D+4K+48幀的《阿凡達2》,它好看嗎?

只可惜因為功能太過於超前,如果把這功能放到現在,再加上一個「元宇宙」概念。

又或者加個蘋果最愛用的「自適應」3D。

指不定亞馬遜藉此還能大撈一筆。

總之,經過一番嘗試後,廠商們最後還是放棄了視覺3D化的方向。

也是認清了3D,只能用來看電影這一現實。

像後來酷派發布的ivvi K5,就是一款能裸眼看3D電影的手機。

還是熟悉的配方,也還是熟悉的味道。

3D+4K+48幀的《阿凡達2》,它好看嗎?

但正如機哥前面說的。

電影院大屏、環繞式音響所帶來的的沉浸感和臨場感,是手機那區區幾寸大的螢幕怎麼都不可能給予的。

也就更別提《阿凡達2》這種,十年磨一劍的宏偉電影了。

機哥真心覺得,如果機友們有機會、有條件的話,儘量不要錯過這部電影。

因為下一次,又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3D+4K+48幀的《阿凡達2》,它好看嗎?

3D+4K+48幀的《阿凡達2》,它好看嗎?

3D+4K+48幀的《阿凡達2》,它好看嗎?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