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股東喊話扎克伯格:元宇宙投資“該減半”!業績下滑、股價大跌 Meta該如何破局?

如果繼續投入元宇宙,前景未明;如果放棄投入,則前功盡棄……Meta的元宇宙業務似乎進入了“騎虎難下”的困局。

10月24日,投資公司AltimeterCapital的董事長兼執行長布拉德·格斯特納(BradGerstner,以下簡稱“布拉德”)發了一封給Meta董事會和扎克伯格的公開信,喊話扎克伯格“給公司瘦身”。

據瞭解,AltimeterCapital是Meta的股東之一。在布拉德制定的“瘦身計劃”中,有一條是“將每年投入元宇宙專案的金額控制在50億美元以內”。和Meta預計對元宇宙的投入金額相比,這已經是“砍半”。

今年二季度,由於廣告業務的疲軟和元宇宙業務的虧損,Meta出現了有史以來首次季度營收同比下滑,近期公司還出現了“高管離職潮”。

作為全球“元宇宙一哥”,未來Meta的元宇宙之路將何去何從?整個元宇宙產業的發展趨勢又是怎樣的呢?

元宇宙業務執行不佳

投資人喊話“投入砍半”

這次向扎克伯格和Meta董事會隔空喊話的布拉德,其實是Meta的老朋友。

據TigerTrade資料,截至今年9月底,布拉德旗下的AltimeterCapita對Meta的持股數量為245。88萬股。按9月30日Meta的收盤價來算,這部分股票對應市值為3。33億美元(約合24億元人民幣)。

今年以來,Meta股價經歷了多輪下跌,2月2日(美東時間)公司收盤價323美元/股,到了10月24日(美東時間),公司股價已經跌到了129。72美元/股,跌幅接近60%。

在公開信中,布拉德認為,股價下跌不僅受市場情緒低迷的影響,也是因為市場對Meta失去了信心。

如何恢復Meta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布拉德認為要使出“三板斧”:1、削減至少20%的員工開支;2、將每年的資本性支出從300億美元削減到250億美元;3、將每年元宇宙專案的投資金額控制在50億美元之內。

而此前據多家外媒報道,Meta預計今年將投入100億美元研發元宇宙相關技術。也就是說,布拉德希望Meta將元宇宙投資“砍掉一半”。

除了股價的下跌之外,Meta近期也陷入了業績下滑、高管離職的風波。2022年二季度,Meta實現營收約288億美元,同比下滑1%,這是公司上市以來的首次季度營收下滑。二季度公司淨利潤約67億美元,同比大幅下滑了36%。

而在近幾天,Meta負責企業發展的副總裁宣佈將從公司離職,這位“老將”已經在Meta工作了近12年,曾在收購Instagram、WhatsApp等公司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年前,“Facebook”改名“Meta(元宇宙)”,宣告了發展元宇宙的決心。但隨即,Meta就爆發了“高管離職潮”。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來,Meta離職高管數量已超20人,其中不乏首席技術官這樣的重要人物。

為何投資人會喊話Meta削減元宇宙相關開支?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Meta的元宇宙執行情況不佳已成客觀事實。

“Meta的元宇宙當前處在一個階段,繼續投入好結果和壞結果機率對半,如果不再投入,那麼之前投入的資金就打水漂了。從現金流的角度可以看到,當前Meta想要控制研發投入的節奏,讓現金流的可持續性更強。”盤和林說。

天使投資人、資深元宇宙專家郭濤向記者表示,當前元宇宙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一步步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會很長,行業成熟還需要至少十年以上的時間,期間需要企業大量燒錢來實現核心技術突破、場景成熟落地和使用者習慣培育等。對於Meta這些鉅額投入的企業來說,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一著不慎,則會出現滿盤皆輸的局面。

網際網路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向記者表示,目前元宇宙的呈現形式還十分原始,近乎畫素化,且對網路要求極高,同時VR眼鏡作為現實載具存在價格貴、體積大且重的問題,視覺呈現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加上整個元宇宙“遊樂場”並沒有多少遊戲(數量、型別均少)可供體驗,在面對體驗豐富的傳統電子遊戲(主機遊戲、PC遊戲和手機遊戲),其“遊樂場”的留客能力不足,使用者新鮮感消失後消費頻次也大幅度降低。

“作為一種沉浸式體驗,元宇宙不僅需要系統或軟體層面的元宇宙平臺,還需要硬體層面的VR眼鏡,這樣才能搭建成一個完整入口。Meta的元宇宙構想從來都是‘雙管齊下’,且都形成了相應的產品。但成本巨大,且盈利前景太過遙遠,過度燒錢容易影響到Meta現有業務的發展。”張書樂說。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鵬告訴記者,Meta從股價等市場表現、具體元宇宙產品的銷量和使用率來看,都不算樂觀。這反映了Meta用原有的技術儲備和使用者資源提供的元宇宙服務,包括元宇宙平臺的搭建、生產的硬體裝置和軟體等等,市場都並不買賬。

“所以從投資人角度來看,元宇宙賽道是可以佈局的,但投入要減少,要進一步調整投入,(把自己)投入到有市場、有競爭力、能轉化成訂單的領域。即便Meta有市場競爭力,市值也不錯,也經不起長時間的(高額)消耗和投入,可能會對股價和公司的運營產生不良影響。”王鵬說。

ToB還是ToC

元宇宙應該先往哪走?

為了進一步開啟元宇宙的市場空間,Meta牽起了微軟的手,發力ToB端(面向企業)市場。

在近期召開的Connect大會上,Meta推出了新一代1499美元MR頭顯,名為“QuestPro”。據描述,這款裝置將更多瞄準企業級市場,可以被當做生產力裝置使用。

除此之外,Meta還與微軟達成合作,邀請微軟CEO納德拉出席了Connect大會。在大會上,納德拉表示,微軟將把Office、Windows、Xbox雲遊戲等產品全部引入QuestVR頭顯,雙方將在遊戲和工作領域“強強聯合”。

可以看出,Meta打算透過硬體端裝置的升級換代和軟體端與微軟的合作進軍辦公市場,將元宇宙的版圖由ToC(面向消費者)領域擴張到ToB領域。

那麼,這一模式能否幫助Meta的元宇宙業務開啟局面?對元宇宙企業來說,應該先做ToB市場還是ToC市場?

在部分專家眼中,Meta選擇B端市場是一步“妙棋”。

郭濤表示,目前元宇宙技術相關應用在B端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相對C端來說更成熟些,企業買單意願也更強,眾多行業或企業紛紛藉助元宇宙技術來實現轉型與升級。

王鵬表示,Meta發力B端確實有一定道理,因為B端的市場變化相對較小,有一定的付費能力,而且更容易跟市場端結合(把產品賣出去),所以拿下企業級市場很有必要。

世界研學旅遊組織(WRTO)專家張德新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部分觀點可能認為元宇宙企業應該在B端先發力,因為企業有一些固有需求(會議等),可能會想放到元宇宙中實現。而對C端來說,對產品的要求會更高,如果沒有什麼創新性,在價格上不具備競爭力,就很難吸引到C端使用者。但C端的市場空間會更為廣闊,包括VR頭顯等可穿戴裝置未來在C端市場可能普及更快。

但也有專家提出不同觀點,認為C端市場對Meta來說更重要。

盤和林說:“Meta的優勢在於社交網路。所以Meta一定是先拿下消費市場,如果拿不下,那麼會很快被淘汰和取代。Meta創造的元宇宙在諸多元宇宙應用中雖然聲勢最為浩大,但並非唯一的元宇宙應用。就B端來看,實際上線上辦公的解決方案很多,如果不是玩家群體形成網路效應,B端的企業不太可能直接選擇用Meta來辦公。”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則向記者表示,無論是B端還是C端,元宇宙的產品都很難找到更多應用場景,現在仍然處於技術實驗和市場試錯階段,難以實現商業化。

實際上,無論是B端還是C端,元宇宙未來都會實現覆蓋。而上述專家的分歧,其實在於“先做B端還是先做C端”。

張書樂表示,在消費級市場形成技術積澱和使用者習慣孵化,再升維到工業元宇宙領域,在數字孿生等領域發揮作用,是元宇宙發展的演進路線。

但郭濤認為,元宇宙的發展路線應該是“從B端走向C端”。他表示,C端還缺乏較為成熟的應用場景,使用者粘性不高,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還需要進一步驗證。隨著元宇宙核心技術的成熟及成本的降低、成熟應用場景的不斷落地等,元宇宙發展路徑將從B端逐步走向C端,並在C端實現裂變式發展。

可以看出,行業內對於元宇宙的發展路線判斷並不一致,這也是Meta發力B端市場引發熱議的原因之一。

元宇宙仍處發展初期,行業路向何方?

關於B端和C端路線的判斷分歧為何會產生?或許也是因為目前全球元宇宙產業正處於發展的初步階段,未來發展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該如何理解元宇宙?它未來的發展空間如何?

華鑫證券研報認為,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產生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應用和社會形態,2025年元宇宙商業模式及市場規模1。25萬億-1。3萬億美元。

在張孝榮眼中,元宇宙是個“美麗的幻象”,它整合了一些不成熟和有缺陷的技術,試圖完成一次產業應用革新,“實踐證明,底層技術固有的缺陷不能支撐應用的發展,無論多少資金都不能改變”。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接受記者採訪時同樣表示,元宇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目前有關的所有討論都是在資本和媒體層面。

不過,袁帥對元宇宙未來發展前景比較樂觀,他表示:“從我個人角度來看,元宇宙是一場資訊革命,它本身不是一種技術。隨著VR、AR、雲計算技術進一步常態化,元宇宙勢必會在智慧城市、虛擬消費體系、虛擬化服務等領域大放異彩,未來中長期如何發展,是一個開放性命題,有無限可能。元宇宙較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成為下一代網際網路發展的目標”。

那麼,元宇宙時代未來的競爭格局將會如何?

袁帥認為,各個網際網路頭部的大廠都有搭建元宇宙的基礎,誰能先搶奪到元宇宙的入場券,就會有明顯的先發優勢,這有賴於底層技術和算力層面出現的核心技術突破、技術演進與變化。

不過袁帥同時表示,元宇宙不止網際網路大廠,它不屬於網際網路大廠所專屬。元宇宙需要大量的軟體與技術協同,包括但不限於:5G、6G、雲計算、區塊鏈節點、邊緣計算節點、DPU等。在使用者端需要路由器、感測器、晶片、VR頭顯、顯示器等必備硬體。基於這些載體,元宇宙才可以衍生出相應的應用。

張書樂認為,面向消費者的元宇宙競爭點大體為三個方向:實力強大的網際網路巨頭構建平臺,新銳的獨角獸企業探索成本較低的VR眼鏡解決方案,遊戲廠商則在搭建平臺和開發VR遊戲上雙向發力。

不過“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就連Meta這樣的巨頭都被喊話“減少元宇宙投入”,可以看到,市場對元宇宙的未來仍存質疑。

目前來說,元宇宙的產業發展面臨哪些難題?

郭濤表示,當前元宇宙行業整體還處於探索和研究階段,存在核心技術還不成熟、成熟的落地場景還較少、商業模式及盈利模式還有待市場驗證、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措施還不健全等突出問題,而這些問題都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

盤和林認為,元宇宙行業的難題在於:現有技術發展水平和元宇宙宏大願景並不匹配。

“很多元宇宙的應用實際上都需要透過技術替代的方式來實現,比如羅布樂思(Roblox,一款多人線上創作遊戲)的沉浸感很差,遊戲畫面很粗糙。所有的元宇宙應用當前都有一些缺陷,而這些缺陷是當前技術、算力未達到目標水平所導致的,對於使用者來說,體驗還沒有好到離不開的程度。而缺乏使用者粘性的元宇宙,最終的困境就是留不住參與者,一旦失去了玩家,網路效應就無法形成。”盤和林說。

張德新表示,現在的發展難題,還是元宇宙“受制於科技”。5G已經商用三年,但還不算完全普及,等6G商用並普及的時候,才是比較好的支撐元宇宙的網路技術環境。

張書樂認為,未來元宇宙的最大挑戰依然是平臺的高畫質化、載具的輕量化和遊戲的體驗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