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旺旺之父”蔡衍明:19歲敗光1億,7個女友9個孩子,至今仍未婚

對80後而言,旺旺當年的廣告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不過對蔡衍明來說,旺旺只是他眾多創業專案之一。

蔡家在臺北是望族。

蔡衍明是家裡的小兒子,深受父母寵愛。

這一寵,就容易改變孩子個性。

他從小不愛讀書,卻對上街頭當老大情有獨鍾。

每天早上,剛開啟窗戶,

樓下很多人就排著隊等他去逃課。

因為蔡衍明身上零花錢多,跟著他出去也能沾光。

再長大一點,蔡衍明便迷戀上了電影。

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家戲院,

蔡衍明有時候能在戲院裡一連看十多部電影。

逃課再加上電影情節的影響,讓蔡衍明漸漸有了當老大的情結。

他覺得,混街頭要比在課堂裡學到的東西多多了。

好在家裡富有,即便蔡衍明個人沒有意識到這點,

實際情況也是,哪怕他不好好讀書學習,

將來照樣有家族為他兜底。

就這樣,上到高中的時候,蔡衍明叛逆的個性達到了頂峰。

有一次,他直接和老師在課堂上發生了衝突。

之後,他索性直接退學了。

1976年,父親收購了宜蘭一家食品廠。

由於分身乏術,退學的蔡衍明便到食品廠擔任總經理。

正所謂年輕的時候,誰還沒經歷過中二病呢。

何況19歲,蔡衍明就掌控了一家食品企業。

那時候他來到宜蘭,信心滿滿的認為,自己一定能夠做出成績。

食品廠當時主要生產魚罐頭,而且是出口外銷。

蔡衍明擔任總經理後,覺得為別的企業代工生產魚罐頭,

就得看人臉色行事。

於是剛剛接任工廠,他就決定從外銷變成內銷。

食品廠主要生產魷魚絲,轉型容易,可難點在其他地方。

而當蔡衍明發現難點的時候,一切為時已晚。

以前做代工罐頭,對方會按時結算。

畢竟,你不給錢,我可以接其他品牌的生意。

而自己做品牌自己銷售,情況就不同了。

在接下來銷售的過程中,很多款項都是賒欠的。

到後來產品出去了,錢卻沒有進來。

短短一年的時間,蔡衍明就讓廠裡賠掉了新臺幣一個億左右。

蔡衍明從中二夢裡驚醒,廠裡的資本賠了精光,

要不是家裡出手相救,他就得去跳樓了。

從那之後,表面上外人對他客客氣氣。

但私底下,誰都知道蔡家的小兒子是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

此次失敗對蔡衍明影響深遠。

以前的他,在眾心捧月中一度很自信又很高調。

賠錢之後蔡衍明收斂了性情。

甚至於有人多看他一眼,他都覺得對方是在嘲笑自己。

好在知恥而後勇的道理,蔡衍明還是懂得的。

此後的兩三年裡,他一直在尋找新的機會。

彼時的蔡衍明發現,臺灣地區盛產的稻米,

似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如果能夠像日本米果那樣做出來,自己不就東山再起了嘛。

彼時,日本國內米果生意做得最好的,是巖冢制。

蔡衍明直接找到了當時的社長楨計作,提出了合作的請求。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企業家,

一個是二十出頭的小夥子,

楨計作果斷的拒絕了和他合作。

理由也很簡單,年輕人還需要再歷練,

此時的蔡衍明,已經不是過去的個性,他有的是耐心。

接下來,他用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和對方“軟磨硬泡”。

楨計作終於被蔡衍明的恆心打動,同意合作。

在獲得了米果製造技術後,蔡衍明也重新給公司取名旺旺。

原因是蔡衍明平日裡非常喜歡狗,

他覺得這個名字叫起來既響亮又好記,而且寓意也不錯。

就這樣,從八十年代初開始,蔡衍明第二次創業。

在獲得了日本的米果製造技術後,

旺旺公司隨即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產品。

這一次,蔡衍明成功了。

短時間內,旺旺公司生產的米果產品,就在臺灣各地熱銷。

自1983以後,旺旺的米果產品,就佔據了臺灣市場85%的份額。

九十年代初,蔡衍明決定進軍大陸市場。

正值改革開放的發展初期,各路投資商多如牛毛。

但是,蔡衍明和其他投資商集中在江浙滬粵閩地區不同,

他第一次進入內地市場,居然選擇的是湖南。

在這一點上,蔡衍明再次展示出了特立獨行的一面。

不過,蔡衍明當時給出的理由是,

其他投資商動輒都是數以億計,他投資區區千萬,

生怕沿海一帶外匯集中的城市,不會受到重視。

再者,那些外匯集中的地區,競爭也非常激烈。

自己第一個選擇到內地,既能夠避開競爭,

同樣也會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視,沒準能得到很多優惠政策呢。

除此之外,他是做米果生意的,湖南盛產稻米,原料供應不成問題。

就這樣,在1992年,蔡衍明帶著旺旺,正式來到了湖南。

在湖南很快建立了工廠,並生產出了第一批產品。

由於當時內地對於米果這種產品沒有一點概念,

蔡衍明接下來要面對的,是如何開啟市場。

為了推銷產品,蔡衍明參加了當年在鄭州舉辦的糖酒會。

宣傳到位,各地的經銷商,對這種產品也很感興趣。

展銷會還沒有結束,就先後簽下了三百多份訂單。

接下來,蔡衍明下令臺灣的總廠趕緊生產製作,

並在隨後又以最快的速度運到了內地。

可接下來的情況,讓蔡衍明有點措手不及。

幾乎所有的經銷商都提出,先拿貨去賣,後付款。

這不禁讓蔡衍明一下子想起多年前的慘痛經歷。

雖說現在旺旺公司早已今非昔比,

即便有經銷商賒欠,公司也能承擔得起。

但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蔡衍明不敢答應經銷商們的賒欠要求。

可這樣一來,產品已經生產出來了,總得賣出去。

公司內有人提議,乾脆把貨物再運回臺灣吧,反正那邊不愁賣。

但蔡衍明不同意,好不容易把貨運來了,再運回去,中間運輸不花錢嘛。

最後公司的意見是,還在內地賣,不過不能賒欠。

可因為此前沒有大規模的營銷宣傳,大部分都不知道旺旺是何方神聖。

很快兩個多月過去了,銷量並不盡人意。

眼瞧著倉庫的貨就要過保質期了,蔡衍明決定背水一戰。

他把所有的產品,分送到了上海、廣州、南京、長沙等各大城市,

而後免費給各地的學生試吃。

活動效果非常好,學生們第一次看到這種新奇的包裝很喜歡,

並且也十分喜愛這種食品獨特的口感。

就這樣,旺旺的名號漸漸傳播開來。

另一方面,蔡衍明不失時機的做廣告宣傳。

一句你旺我旺大家旺,讓更多的孩子記住了旺旺的包裝和味道。

免費試吃和廣告推銷,讓蔡衍明第一年在內地就賣出了2。5億元的產品。

從那之後,旺旺在內地一炮走紅。

眼看蔡衍明賺錢了,其他食品企業的老闆也眼紅了。

九十年代中期,很多食品企業加入到了米果生產的行列中。

這其中有內地的企業,也有來自臺灣的另一家企業康師傅。

市場上,一度充斥了兩百多家企業的產品。

競爭可謂你死我活。

原先,米果的出廠價是每公斤50塊。

隨著競爭加劇,出廠價一路下跌到了30塊。

蔡衍明很清楚,這種局面下絕不能退縮,還得繼續降價。

新的低價產品接連上市,他一度將出廠價降到了五塊。

可以說,這是不給其他企業活路了。

而事實上,蔡衍明也是在背水一戰。

價格降低了,只能靠著擴大生產來彌補差價。

需要大量的工廠和新的生產線,而蔡衍明又沒有多餘的資金來擴張。

怎麼辦?蔡衍明想到了一個新的辦法。

他一口氣給各地的縣政府寫了很多自薦信,信的內容都是一致的。

蔡衍明在信中說,自己的企業想在本地投資建廠,

不過需要政府的支援,把廠房蓋好,我來租用。

彼時,公司多數人都認為,這樣的條件,各地方政府肯定不會同意。

可其他人忘記了,九十年代,正值各個地方的招商引資熱潮。

為了拿到投資,各地政府也想到了很多辦法。

蔡衍明先後發出去一千多封信,很快就有各個地方的人來找他談合作事項了。

就這樣,各地方負責建廠房,企業只支付租金。

此外,大量隨後投產的生產裝置,也都是內地生產的。

這樣一來,各個方面的成本都降到了最低。

而蔡衍明就有底氣,繼續和其他食品企業競爭了。

最終,其他食品企業拼不過蔡衍明,先後含淚退出了這塊市場。

當蔡衍明統一了米果市場後,銷售利潤很快就上來了。

這番操作,充分展示了蔡衍明身上的江湖氣。

隨著米果產業徹底穩定下來,蔡衍明又不斷拓展業務,企業越做越大。

1996年,旺旺決定上市。

但因為在臺灣申請上市程式繁瑣,蔡衍明將目光瞄向了新加坡。

可是,接下來在新加坡掛牌之後,蔡衍明卻後悔了。

因為他看到,老對手康師傅,在香港上市後的市盈率,超過自家幾十倍。

在專業投行的建議下,蔡衍明決定轉投港交所。

這意味著,他需要先重新花錢把企業贖回來,再去轉投。

市場上做投行私募的企業很多,按說只要交給他們去操作就行了。

可在這件事上,蔡衍明再次做出了驚人之舉。

2007年5月28日,蔡衍明以個人的名義,向12家銀行聯貸8。5億美元。

這筆錢,可以贖回旺旺在新加坡上市中的26。35%的流通股份。

風險是巨大的,高額的貸款,每天光是利息都要15萬美元。

時間拖得越久,對公司越不利。

2008年,正值金融危機爆發,不過蔡衍明的轉投繼續推行。

在香港的上市,讓旺旺的市值,從原先的30億美元,飆升到了51億美元。

而轉投前後所用時間,只有兩白天。

除了轉投之外,兩白天的時間裡,

蔡衍明還將公司進行了重組。

在香港上市的,只是食品飲料業務。

其餘的房地產、酒店和醫院等業務,

蔡衍明將其拆分到了新成立的公司中,作為蔡家的私產所有。

透過二度上市,蔡衍明躋身國內富豪榜前十。

除了在食品領域越做越大,在其他領域,蔡衍明也不斷開疆拓土。

2008年之後,他還躋身傳媒界。

不但辦了報紙,還投資買下了電視臺。

他的做事風格,漸漸又迴歸過去的高調。

只要有誰對他出言不遜,蔡衍明旗下的媒體,一定會公開回懟過去。

戰鬥力十足,成了蔡衍明的人生信條。

蔡衍明

21歲時,曾有過一段婚姻,不過這段婚姻僅持續了2年。

期間,曾生下長女蔡紹雲、長子蔡紹中。

後來他就開始只交女朋友,不結婚。

熟悉他的人私下透露,說他有七個女友,子女也多達九個。

在狗仔漫天飛舞的臺灣,蔡衍明的家人,幾乎從來沒有被拍到過。

只不過,蔡衍明給孩子定的規矩,聽起來又很另類。

早年,他希望兒女們上學到18歲就夠了。

隨後,到自家企業去學習,就能漸漸獨當一面。

因為在蔡衍明看來,高學歷的人定力不夠,總是過高地估計自己。

相比之下,低學歷的人只要上進,就沒有這方面的毛病。

這種觀念,應該是蔡衍明早年退學,透過不斷的打拼總結出來的。

所以,他不但好鬥,做事特立獨行,而且絕對是一個實用主義者。

如今的蔡衍明已經65歲,住著40億的豪宅。

兒孫們是否繼續信服他的這套人生哲學,

或許他自己也並不在乎了。

畢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他所能做並且做好的,

就是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浪潮和機遇,

成功將一款食品,做成了一代人的記憶。

文|711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