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張藝興的夢想很好笑?非也,真正可笑之處另有其事!

張藝興在接受薛兆豐採訪時,自嘲有一個很好笑的夢想,曾經說過希望帶領華語音樂走向世界。

在個人看來,好笑是一定的,但不在於“希望帶領華語音樂走向世界”這個夢想。人人皆有夢想,例如成為科學家、企業家、世界級的運動員等等,正因為有了這份執念,才使得大家心甘情願地去拼搏。沒有夢想的話,說不定人類文明還停留在石器時代,過著茹毛飲血的日子。

既然如此,為什麼當張藝興說出“希望帶領華語音樂走向世界”時,人們會難掩輕蔑的笑意呢?

追求的和想要的

打個比方好了,在《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中,大反派滅霸也是有夢想的,打個響指幹掉宇宙中一半的人。在滅霸看來,這是一件好事兒,有利於長治久安。但實際上只是自嗨而已,剩下的一半人並不會因此而心懷感激,反而對其恨之入骨。究其原因,滅霸追求的不是芸芸眾生想要的,甚至是事與願違。

張藝興也是如此,其之所以能夠成為頂級歌手,源於粉絲的追捧。不論歌好聽與否,粉絲皆照單全收,而且往往是超量購買,一個人買幾張、幾十張、幾百張乃至更多。在娛樂商業化的大環境中,吸金能力成為了衡量歌手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類似張藝興這樣的藝人逐漸攀升至華語樂壇的頭部。但從本質上來說,恰恰人們口中的“人紅歌不紅”,作品的傳唱度極低,只是資料層面上的王者而已。

何為傳唱度,不妨簡單形容一下,假如市場上有100位聽眾,至少要獲得10~20位聽眾的青睞,那麼才可以稱之為流行。現在的情況則不然,只要有1~2位聽眾的支援即可,因為他們會砸錢買出10~20位聽眾的效果。為了證明自己偶像的全球影響力,國內粉絲甚至將個別歌手買上了《公告牌》(Billboard)等國外榜單,但本質上依舊是皇帝的新裝,將“人紅歌不紅”的戲碼在國外重新演了一遍而已。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具體到音樂,只有先歷經國內市場的競爭,並且得到大眾的認可,才具備了代表華語音樂的資格,此乃生於憂患。可隨著“飯圈文化”的興起,遊戲規則一下子就變了,不論是什麼樣的歌,總會有粉絲兜底。歌手也隨之開始盲目自信,殊不知除了粉絲,自己的作品幾乎是無人問津,這就是死於安樂。雖說音樂無國界,但若是連同文同種的國人都無法征服,想要蜚聲國際無異於痴人說夢。

故而,這才是“希望帶領華語音樂走向世界”真正的笑點,張藝興本身是依靠“飯圈文化”而上位,沒有貨真價實經歷過國內市場的競爭,也就不具備代表華語音樂的資格。這裡要闡明一點,所謂“競爭”不是單純的銷售額,重點在於有多少人喜歡歌手的作品。以周杰倫為例,其代表作算得上唱遍大街小巷了,說一句“希望帶領華語音樂走向世界”,相信很少有人會當成笑話來聽。

兩相對照之下,張藝興差得太遠了,能力暫且不論,關鍵在於營銷模式。作為職業歌手而言,周杰倫面對的市場是所有人,張藝興的市場則只侷限於“飯圈”。或許兩者獲取的經濟利益相當,有可能後者還要更高一些,但受眾群體一定是前者具有碾壓式的優勢。要是在“飯圈”取得成功便能夠代表華語音樂,那就不是帶領華語音樂走向世界了,而是在散播“飯圈文化”。

結語

前兩天寫文章討論過黃磊在《縣委大院》中的表現,演技無可挑剔,但鑑於其頻繁參與綜藝節目,的確非常容易讓一部分觀眾齣戲。從純理論上來說,演員不宜經常拋頭露面,一旦眾人對演員本人滾瓜爛熟了,也就失去了必要的神秘感,不利於角色的塑造。由此可見,現在的影視圈是演員少、藝人多,音樂圈也大同小異。演員掙得多,大家都去演戲了,歌手的日子好混,一窩蜂去發專輯。美其名曰多棲發展,實則是以利益為導向,一切向錢看,往往難有大成就!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