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水滸中最強悍的草寇勢力,一個比一個厲害,宋江死後他們怎麼樣了?

《水滸傳》中的水泊梁山之上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計一百單八名頭領,他們聚義於此,高舉“替天行道”之大旗,在宋江的帶領下成為了書中最大的草寇勢力,從故事的大致脈絡來看,梁山好漢們在宋江的帶領下可謂是無往不利,幾乎是走到哪兒贏到哪兒,故事前期抵擋朝廷的征討是賺足了威風,被招安之後徵遼國、田虎、王慶之時甚至都不曾折損一名頭領,直到徵方臘時才出現了大規模的人員傷亡,作為一幫草莽,能夠有此戰績已足以說明他們的強大,也說明宋江作為領頭羊起到的組織作用是合格的,也難怪書中的好漢都十分敬重宋江,不過樑山之上也是存在不和諧的聲音的,有這麼三位好漢就不服宋江。

(宋江劇照)

書中其實並沒有交代太多宋江過往事蹟,而是直接透過其他好漢的傳聞來強行營造的一種“宋江早已名滿天下”的感覺,不過細品一番便會發現這事還真沒法細說,因為宋江和柴進、晁蓋等財主不同,他不過是普通鄉民出身,自己也不過是個小小的押司,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太多的錢財接濟綠林好漢,他這名號還真是來得有點莫名其妙,但從正篇故事來看,他對兄弟也的確是不錯的,這兩點並不衝突,武松就對他十分敬重,興許宋江就是個“打腫臉充胖子”的人呢?不過還是有三人看不起他。

第一位看不起宋江的人即是三山勢力的代表人物“花和尚”魯智深了,魯智深是個莽撞人,俗世中的那些繁文縟節入不得他的眼,行事風格甚至是有些不近人情的,但卻不能說他心是壞的,比如當年他也有搶瓦罐寺老和尚稀粥的舉動,還有那李忠只是摳門了一點就被他嫌棄,只能說魯智深心思單純,而他這樣的人自然也很難被宋江這種善於拉攏人心的人蠱惑。

(魯智深劇照)

原著中魯智深對於宋江有這麼一番評價,原著道:“我只見今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可惜灑家不曾相會。眾人說他的名字,聒得灑家耳朵也聾了。”當然,此時的魯智深還未得見宋江,所以只是妄論,而到後來他上了梁山之後依舊與宋江不對付,在菊花大會上也是他跳出來反對招安,若不是李逵跳出來瞎攪和一番給了雙方臺階下,只怕梁山眾人會就地散夥,魯智深是真看不起宋江,最終也沒願意和他一同回朝接受封賞,在六和寺得了善終。

第二位看不上宋江的人則是曾經率領大軍進攻梁山的汝寧郡都統制“雙鞭”呼延灼。初登場的呼延灼是風頭無二,一手連環馬把梁山打得措手不及,就當時梁山的戰鬥力來看,還真沒法與呼延灼的大軍相抵抗,然而呼延灼立功的大好機會卻被湯隆毀了,他幫梁山騙來徐寧,以鉤鐮槍破了他的連環馬,呼延灼落入梁山之手。

(呼延灼劇照)

而呼延灼上山後就真心投誠了嗎?自然不會,身份的落差讓他感慨萬千,書中以詩文描述了他的無奈:“親承天語淨狼煙,不著先鞭願執鞭。豈昧忠心翻作賊,降魔殿內有因緣。”最終呼延灼忍辱負重,歸順朝廷之後又重得重用,成了御營兵馬指揮使。

而最後一位看不起宋江的人自然就是梁山排名第四位的“入雲龍”公孫勝,公孫勝在原著中的設定其實是比較另類的,可以說這個角色的存在是讓《水滸傳》從普通的歷史小說拔高到了“玄幻小說”的層面,因為書中的他遠比電視劇中強大,是能夠使用法術的高人,當然,類似的角色還有樊瑞、喬道清、包道乙、鄭魔君等,最厲害的還要數公孫勝。

(公孫勝劇照)

公孫勝先後兩次離開梁山,也是最早看清宋江的人,不過他是得益於他的師父告誡他“遇汴而還”,但憑公孫勝自己的見識,他也早該知道宋江並非明主,跟著他不會有好的前途,脫離梁山的公孫勝最後是潛行修道去了。

整部《水滸傳》中瞧不上送檢的好漢莫過於這三人,看得通透,自然也就值得一個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