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漢朝時期的朝鮮為什麼會那麼強大?漢朝是如何在朝鮮統治中崛起的?

由於,朝鮮半島上的政權長時間脫離大漢王廷,同時不斷接收自中原流亡到東北地區的流民,所以此時的朝鮮政權已處於大漢的對立面,以至於,在漢武帝上位後,便開始策劃收復朝鮮,以奪回半島的控制權。

此時是大漢政治的強勢期,漢武帝調楊僕及荀彘兵分兩路,分別從遼東郡及渤海灣進攻朝鮮。不過,由於漢軍對朝鮮的情況缺乏瞭解,所以第一次遠征朝鮮失利。鑑於這種情況,朝廷臨時改變方針,派遣使者與朝鮮進行談判。

當時的朝鮮國王右渠同意和談,並願意成為大漢屬國。不過,由於激進派荀彘從中作梗,攔截了和談使者,以至於,這次和談以失敗告終。和談失敗後,大漢與朝鮮的戰爭繼續進行。楊僕及荀彘兩位將軍連續攻打了數個月,始終無法擊潰朝鮮軍。

朝鮮王右渠意識到若戰爭繼續下去,朝鮮必將覆滅,所以,又聯絡到漢軍中的主將楊僕,希望此人能促成雙方和談。在東征朝鮮之前,楊僕的軍隊剛剛與南越進行了一場惡戰,所以,此時的楊僕部可謂人困馬乏。

楊僕是一名鴿派將領,所以,他同樣希望漢軍能夠與朝鮮和談。然而,楊僕雖然是名義上的一把手,但漢軍中有話語權的卻是楊僕與荀彘兩位將軍。楊僕向荀彘請示再三,可荀彘卻並不打算與朝鮮人講和。

荀彘時任左將軍,其地位僅次於楊僕,在軍隊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因此,即便楊僕希望和談,可他卻無法繞過荀彘促成合議。由於,戰事拖了太長時間,所以,朝廷下派公孫遂前往戰場督戰。

公孫遂來到朝鮮半島後,荀彘立即與此人進行了長談,稱之所以前線戰事不利,完全是因為楊僕等人的“投降主義”作祟,並指出楊僕極有可能是漢軍中的叛徒。在荀彘的鬼話連篇下,督軍公孫遂輕信人言,立即使用天子符節,行使督軍的權力,將楊僕羈押起來,並收繳了他的兵權。至此,漢軍主力的指揮權,通通落在了荀彘的手中。

荀彘成為軍隊的一把手後,立即下令對朝鮮進行強攻。朝鮮王右渠本打算藉助楊僕的力量促成和談,成為漢朝的藩屬國,沒想到非但和談沒能達成,連主張合議的楊僕都淪為了階下囚。面對氣勢洶洶的漢軍,朝鮮王別無選擇,只能調集全國力量反抗荀彘。然而,不只是漢軍內部不穩定,連朝鮮政權內部都有許多分歧。

許多朝鮮貴族見漢軍勢大,便決定投降。一些叛亂分子殺掉了朝鮮王右渠,另一批貴族則繼承右渠的遺志,率領主戰派繼續與漢軍作戰。被嚴重分化的朝鮮政權已不是漢軍的對手,戰爭持續了半年後朝鮮軍大敗,亂軍誅殺了朝鮮政權的領導人,歸降大漢。至此,朝鮮半島被大漢收復,成為了漢朝版圖的一部分。

史載:漢武帝滅了衛氏朝鮮後,在其管轄地先後設定了樂浪、臨屯、玄菟和真番四郡,歷史上稱其為“漢四郡”(郡成為州的下級行政單位,介於州刺史部、縣之間)。四郡之下設有很多縣,郡縣長官由漢朝中央派遣漢人擔任。很顯然,“漢四郡”的設定,說明漢武帝已經將朝鮮半島的北部地區納入到了漢王朝的統治範圍。

其實,按照雙方的軍力來說,原本這場東征之戰會在一年之內迅速結束。畢竟,漢武帝當政時期的漢朝軍事正值強勢期,若漢軍兩路合圍朝鮮幾乎沒有抵抗的可能性。不過,正是因為漢軍內部不和,朝廷派遣的招降使者又受到荀彘等鷹派的阻攔,所以,這場戰爭才會持續下去。當然,不論是漢軍,還是朝鮮軍,都在這場拉鋸戰中損失慘重。戰爭過後,漢武帝清點戰損時,發現東征的漢軍折損大半,得不償失。

最終,經漢武帝的調查,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完全是因為特派督軍公孫遂指導不力,以及左將軍荀彘一意孤行所致。因此,公孫穗、荀彘二人分別被處以極刑,屍體棄置鬧市以儆效尤。至於楊僕,雖然他在此戰過程中始終在促成和談,但因為身為主將的他無法與荀彘處理好關係,以至於漢軍折損大半,因此楊僕亦難逃其咎。考慮到楊僕罪不至死,所以,漢武帝將楊僕貶為庶民,財產盡數充公。

從這起歷史事件中我們能夠學到的教訓是:政治場中主次分明是重中之重,對於決策層而言尤其如是,楊僕、荀彘以切身經歷向我們闡述了決策者的重要性。在某些決策出現分歧時,必須要有敲定結果的決策人,否則,就會出現類似的路線鬥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