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清朝皇帝批閱奏摺為什麼只有閱或者知道了?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封建王朝皇帝掌握大權,每日上朝和批閱奏摺就是皇帝躲不過去的“功課”,這些都是耗費心血的事情,清朝皇帝當然也例外。

我們都知道,清朝一共有10位皇帝,每個皇帝每天都要批閱奏摺,但是每個皇帝性格是不一樣的,對待奏摺的態度也不盡相同,但是如果有注意過這方面的朋友就會發現,清朝皇帝批閱奏摺的時候,字寫的是越來越少,到晚清時期的皇帝,大部分的奏摺中也就只有一個“閱”或者“知道了”。

一,順治和康熙幾百字批示。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對於批閱奏摺就很重視,每天也有大量的時間花在批閱奏摺上,每一份奏摺都要親自批示,對於重要的奏摺也會寫下幾百字的批語。

二,雍正皇帝批閱奏摺一路狂飆。雍正皇帝算是清朝十帝中批閱奏摺最瘋狂的皇帝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批閱奏摺以後寫下的批語比奏摺本身的字數還要多,你想想,如果你交了一篇作文,老師的批語又變成了另一篇更長的作文,你會是什麼感覺?老師太重視我了!雍正皇帝確實是一個很勤勉的皇帝,最多的時候一天要寫一萬字左右,他對待大臣奏摺的態度,也使得大臣們深受感觸。

三,乾隆皇帝百字御批。乾隆皇帝之前,有前面三位皇帝的勵精圖治,使得他當上皇帝的時候,是清朝國力最強盛的時候,天下太平,所以,乾隆帝相比於前三位皇帝尤其是他的爸爸雍正帝來說就輕鬆多了,他每篇奏摺大部分都是百字左右的批示,相比起雍正的批示就大大減少了。

四,從嘉慶皇帝開始有敷衍成分。嘉慶皇帝以及之後的皇帝奏摺上的批示相對乾隆就更少了,乾隆那種算是正常,但是從嘉慶開始,很多奏摺就有了敷衍的成分在裡面,大部分都會只寫一個“閱”字,或者寫“知道了”,這就算批閱完奏摺了,但是在重要的軍國大事上,皇帝還是會用心批覆,晚清時期,內憂外患比較多,所以,這些事雖然鬧心但是事關整個清朝國運,他們也不會一個“閱”字了事。

總得來說,在奏摺批閱字數上,順治康熙一直處於上升狀態,直到雍正達到了頂峰,而到了乾隆有所回落,到嘉慶以後就變得有點少了,最簡單的就是“閱”字,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出清朝國勢盛衰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