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閒來挑燈論鞋 篇九十二:大資料,氮科技,頂緩——創2.0pro62km後簡評

作者:有索動搖的國際線老粉

一、引入

四年以前,基本沒有人會把安踏和“專業跑步”聯絡在一起。彼時,以克萊為代言人的kt系列籃球線正如火如荼,但是跑鞋領域,

除了頗具噱頭的A-loop,A-flashfoam,彈力膠等科技名稱堆疊以外,似乎很難在一家專賣店裡看到一雙專業跑鞋的影子,

可以說,在這個領域安踏幾乎是片空白。這對於當時已經位於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的安踏來說還是有點不可思議。

時光跳轉至今年,安踏在專業跑鞋領域已經有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單品,

以C202gt,馬赫2.0,創2.0pro,c37跑鞋為代表,

涵蓋頂級競速、速度訓練、舒適緩震、休閒慢跑的跑鞋矩陣已初步形成。門店裡對跑鞋定位的區分也更詳細更重視,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進一步滿足和挖掘跑者的細分需求。

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安踏強有力的營銷手段當然功不可沒(谷愛凌一己之力帶火馬赫2。0使之在618還能堅挺在400元的價格以上,就是最好的例子)。安踏在營銷方面的支出佔比也數倍於研發投入佔比(2021年營銷開支是2021年的5倍有餘)。

安踏的研發支出佔比雖然不大,但是不可否認,

其研發開支的實際數額還是比別的國產品牌多了不少(2021年約12億元,是李寧的三倍)

,在2021年的新品中更是初步鋪開了氮科技中底跑鞋,反饋很不錯。新的設計師的加入也提高了跑鞋外觀和效能設計的水準。能讓人感覺到安踏還是有在產品上“捲起來”,從

科技、效能、設計

上滿足消費者需求,抓住消費者的心。

具體到今天要說的

創2.0pro

:它是安踏“創中國跑力”的創系列跑鞋第二代pro版本。什麼是創呢?就是安踏聯合咕咚APP,結合其收集的上億跑者的資料,根據國人腳型、跑步姿勢和習慣進行設計。

創系列的最大特色就是鞋楦,是經過上萬腳型收集後定下的2e楦頭,寬容度更高,這一點在創2.0pro,路霸等跑鞋上都有很明顯的體現。

創2。0pro是我在618期間購入的除路霸以外的唯一跑鞋,選了量不大,我最喜歡的冰藍配色,入手米粒如下:

我對它的期望很明確:一雙能支撐長距離訓練的超強緩震回彈的頂緩。吸引我的點有很多:

配色,一體織鞋面,全掌氮科技,超大厚度,滾動設計,雙碳管結構等等

。但鞋面的支撐性也讓我擔憂,針織鞋面能否支撐嚴肅跑步,整鞋的重量也是我比較在意的點。

接下來就是測評徵文,包含外觀展示,靜態測評(引數和科技配置)以及實態測評。

二、外觀展示

這雙白冰藍的配色真實戳中審美點,整體比較淡的白色搭上金屬質感的銀灰色和晶瑩剔透的藍色,高階感頓顯,是難得既能跑步又能日常穿搭的顏色。雖然是慢跑鞋,但是創2。0pro的外形一點也不笨拙。中底一連串的線條類似肌肉紋路雕刻的非常有力量感。鞋頭的上翹和襪套式領口又讓這雙鞋看著非常輕盈靈活。

三、鞋面

鞋面採用的是

一體式針織襪套鞋面

延展性很好舒適度很高

,雖然看著有點不穩定但實際跑步過程中影響不大,鞋面較厚且沒有打孔,

透氣性不太行

,是夏天坐辦公室一天一天襪子要溼的程度。鞋楦寬度方面,創2。0pro用的是2e寬楦,適配國人腳型,實穿很舒服,

包裹恰到好處,同時兩側和腳趾都有合理空間

不頂腳。

鞋帶系統採用的是

20偏移式設計

,不直接在腳背上上方從而減小對腳背的直接壓迫。鞋帶採用了麥穗鞋帶,摩擦力很強基本不怎麼掉落(個人建議打一個結打緊點就可以,不建議打跑者節,因為……可能會解不開),但是鞋帶系統存在感比較弱,

好處是不用調解鞋帶就可以一腳蹬,壞處是鞋帶系統的鎖定感減弱

。我試了一下,在拉緊鞋帶後,依然可以比較容易地把腳從鞋子裡拔出,其他跑鞋很難做到。

後跟填充很結實,厚度達到1.2cm,港寶硬度很高

,還有

外接的後跟tpu

來維持穩定和鎖定,基本可以牢牢鎖死。

四、中底

中底使用安踏最新的氮科技(脂肪族tpu),

密度0.15g/cm3,能量回歸率達到81%,

具有輕量,高彈,耐久的特質,抗撕裂比peba好一些,但是成本又比peba低,因此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中高階訓練鞋款上。

鞋頭上翹幅度達到52mm

,接近next%,具有非常明顯的滾動感。慢跑鞋的這種滾動設計跑起來還挺舒服的。

側牆高度(扣除包邊)

前掌達到30mm,後掌達到40mm

。但是實際感知的厚度並沒有那麼厚,和馬赫2。0差不多,抬高側牆目的應該是是為了提高穩定性。

硬度方面,

中等硬度達到45度

,安踏2022的脂肪族tpu大多是這個硬度(馬赫2。0,KT7,C202 3。0),屬於中等偏硬,緩震感會削弱一些但是觸地反饋靈敏很多,後跟穩定性也得到加強。

外底寬度是明顯加寬的。

前掌寬度達到114mm,相比於同尺碼一般訓練鞋的104mm,寬了10mm。

後跟寬度92mm

,相比於一般訓練鞋82mm的寬度寬了10mm。

所以說,從上向下看,鞋底的輪廓會明顯寬過鞋面。

好處是,落地穩定穩如泰山

,前後掌沒有側翻問題,

壞處是,提速的時候發力會被過寬的鞋底分散,提速很費力

,這也是這雙鞋不太適合跑速度的原因。

中足雙碳管的結構

,橫向和縱向的剛性都非常好,彎折點落在在前掌1/3的位置。

足弓內側有橡膠上翻的設計

,能夠提供一定的足弓支撐但不會有頂足弓的感覺,對輕微外翻的跑友也能適用。

五、大底

大底採用

硬質耐磨橡膠,

厚度2。5mm。

硬度達到78度,是一個耐磨的硬度。

閒來挑燈論鞋 篇九十二:大資料,氮科技,頂緩——創2.0pro62km後簡評

大底的紋理也是根據發力的方式,經過引數化處理得到的紋路,抓地力會明顯提升。

六、鞋重

閒來挑燈論鞋 篇九十二:大資料,氮科技,頂緩——創2.0pro62km後簡評

鞋重42碼右腳288.9g,左腳282.6g,

正常慢跑鞋重量。

七、實戰體驗

閒來挑燈論鞋 篇九十二:大資料,氮科技,頂緩——創2.0pro62km後簡評

對這雙鞋進行了累計62。9km的測評,主要場景就是夏天的公路,單次最長里程10。64km,配速涵蓋四分半到六分。本人身高175體重65kg,以下給出我的一些看法:

①鞋面包裹和舒適度很好,在跑動過程中不會有過度形變,

鞋面雖然看著形變數很大,但實際上哪怕配速到四分半其實也沒有腳往前衝或者左右偏移的情況,也就是說在中慢配速下鞋面的穩定性是夠用的。

但是鞋面透氣性比較差,不太能勝任25度以上的長距離跑,

會有腳汗。

②在五分到六分的慢跑中,

中底緩震感適中,不震腳也不卸力,但是回彈力度很強,

整體像加彈版的柏油路霸,有比較強的路感,比UB肯定是要硬韌不少。同時加寬的前掌和後跟以及中足的橡膠上翻

提高了落地的穩定性和支撐性,

力線很穩,後掌落地也不用擔心崴腳。同時

緩震極限很高,

以我的體重感覺只能踩下1/3的行程,對大體重跑者應該能提供足夠的緩衝。在單程10km的路跑中,

並未感覺到中底的衰減。

③由於較大的上翹弧度,

滾動感比較明顯,但是過寬的中底分散了蹬地發力

,讓提速變得比較困難,

同時較大的鞋重也不適合四分半以內的速度訓練。

整體來說,

大步幅的跑法會更舒服一些。

④大底磨損如圖所示:

閒來挑燈論鞋 篇九十二:大資料,氮科技,頂緩——創2.0pro62km後簡評

閒來挑燈論鞋 篇九十二:大資料,氮科技,頂緩——創2.0pro62km後簡評

前掌和後跟外側高磨損區域都沒有明顯磨損,紋路完好。

溼地止滑沒試過,這配色估計也捨不得雨戰

八、適用群體和選碼建議

這雙創2。0pro的定位很明確,就是

穩定性的長距離慢跑鞋。

適用群體廣泛

,入門進階跑者都可以用,前後掌跑法不限制,對輕微外翻也有限制作用,對大體重跑者緩震和穩定支撐也足夠。鞋面和鞋楦對寬腳和高腳背很友好,可以一腳蹬。配速建議在430以外的慢跑,跑速度會有點不利索。要速訓找馬赫2.0。

選碼建議:和李寧同碼(我都選42),內長=腳長

個人覺得3開頭是比較有價效比的價格,不知道雙十一能不能做到二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