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65年前,郭沫若帶頭髮掘定陵,裸手接觸文物,國寶受到二次損壞| 史

65年前,郭沫若帶頭髮掘定陵,裸手接觸文物,國寶受到二次損壞

文/觀心通史

最近,隨著我國四川廣漢三星堆考古點,不斷被髮掘出讓人震驚的文物,三星堆的考古工作更是接連數日霸佔了最近的熱搜榜。我國第一次對三星堆展開考古工作是在1986年,當時由於條件有限,國家出於對文物的保護,便暫時停止了考古工作。

時隔34年後,在我國考古技術逐漸完善的基礎下,於2020年9月6日又重啟三星堆的考古工作。在我國先進的考古技術支援下,三星堆不斷髮掘出讓世界震驚的文物,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寬1。38米的青銅面具、高達3。95米的青銅神樹等,每一件文物都是曠世極品。

這些極其珍貴的文物之所以能夠被毫無損傷地被髮掘出來,得益於我國發達的考古技術和強大的綜合國力,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考古工作都能做到這樣完美。1955年,發掘明定陵時,就沒有達到考古工作中“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原則。

甚至由於當時缺乏考古經驗,還導致三千多件文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二次損壞。這次失敗的考古工作一度成為了考古界的傷疤。當時明定陵的考古發掘工作,是由時任北京市副市長明史研究專家吳晗和郭沫若共同發起促成的。

兩人先是就促進我國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向國家發出請求,開展明定陵的考古發掘工作。許多專家學者認為,當時的考古技術和文物保護技術較為落後,不利於明定陵文物的後續保護,所以紛紛反對這項工作。但是國家出於文化發展的角度,還是同意試一試。

當時我國並不具備先進的探測裝置,國內的考古人員也是普遍缺乏考古經驗。於是,郭沫若和吳晗帶領著一群人開始了明定陵的發掘工作。最開始他們是想找長陵的入口,可是一群人忙活了大半年,也沒有找到長陵的入口,卻意外發現了定陵的入口。

於是,郭沫若和吳晗便放棄了發掘長陵,轉而開始發掘定陵。1958年,定陵的發掘工作已經完畢,出土了近3000多件文物,所有發掘出來的文物在《考古通訊》上都有記載,但是定陵發掘的詳細過程整整拖了32年,直到1990年才被整理成書,面向社會大眾。

中間拖了這麼長時間,又趕上我國的動盪期,所以其中許多寶貴的一手材料早已丟失,這對後面的歷史研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不僅如此,當時發掘出來的文物數量巨大,由於條件有限,考古人員當時又沒有保護文物的觀念,所以很多文物都沒有得到妥善的保管。

當時,郭沫若等歷史研究專家們也缺乏經驗,還出現了裸手接觸剛出土的文物的情況,這對許多文物直接造成了不可修復的二次損壞。絲織品作為極難儲存,又非常易壞的文物,工作人員也沒有足夠重視出土的絲織品,這也造成出土的許多絲織品損壞非常嚴重。

墓中有大量儲存完好的古籍和字畫,這都是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但是由於保護不當,許多古籍和字畫遇到空氣直接被氧化了,損失非常慘重。定陵的主人萬曆皇帝和她兩個皇后在動盪時期,他們的屍骨還被人挖出來給焚燒了,這樣的結局真是讓人可悲可嘆啊!

就現在而言,當時發掘定陵,對定陵來說就是一場浩劫。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後來曾感嘆道:

“如果再推遲三十年發掘定陵,也許更好。”

據說1960年時,郭沫若再次向中央申請發掘乾陵,中央直接回絕了這一申請。從此以後,考古學界為了保護文物,不再主動去挖掘帝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