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家庭教育】女兒,我不希望你做什麼樣的人,但我希望你做什麼事!

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板著臉,極少有微笑。我和妹妹小心翼翼地幹家務活,不招惹她,但她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是會拿我們出氣;尤其是田間勞作疲累的時候,她通常會問:今天在家裡幹什麼了?(言外之意是,我心情不好,你們可能要捱打了)。

性格倔強的我沒少捱打,甚至有一段時間我懷疑不是她親生的,不然為什麼老打我,我在十歲之前學會了洗衣做飯、打豬草,學習也很努力。表現再好也換不來母親的疼愛。她像一座活火山,隨時會爆發,曾經的我懷疑不是她親生的,不然怎麼會如此的對我……

隨著年齡的增長,母親不再打我們了,但我們之間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我們之間親近不了:她露出的笑容會讓我覺得不真實,她表達說“為我們好的時候”我會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或者會有別的企圖。

再後來,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很愛他但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也會有忍不了的怒火,打過孩子後又會後悔懊惱不已。我們一邊工作一邊自己帶著孩子,再苦再難也從來沒有提出過要母親幫我們看孩子,一是生疏的開不了口,二是她也旁敲側擊地表示不願意。

逢年過節,我們也會回去,在到家的前半小時她是高興的,半小時後她會不耐煩起來,嘟嘟囔囔地數落孩子們,負面情緒開始上來。所以我們為了不影響彼此的心情,來往得並不頻繁,一般的相聚都是為了迎合節日需要而並不是情感連結需要。

父親在八年前去世了,我們希望她能跟我們一起住,以她的脾氣性格不能勉強,我們內心也沒有非要她一起住的強烈願望。偶爾想起,她一個人孤單在家會有愧疚和不捨,但我們也知道,我們之間隔著什麼,即使來串門,她也是很快就走了,她離開的短時間也會有不捨,但很快心裡會想:沒有在一起,也許會更好吧!

去年開始,母親病了,有一段時間設定生活不能自理、必須人照顧。這是我們的親生母親,作為女兒,我們有義務為她做所有的事,知曉她的病情很嚴重時,我們會流淚、傷心,但是接觸到她身體的剎那間內心深處有排斥和抗拒。住院治療期間我們有大量在一起的時間,但卻沒有什麼話說,彼此之間也是小心翼翼:我們怕她挑刺、責怪,她怕我們厭煩,彆扭著、揣測著、煎熬著……就是沒有親近感、更談不上溫情。

心理專家說,有些童年的創傷需要一輩子去修復,如果是該怎麼修復?如果不是,該怎麼去消除這近在咫尺的情感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