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重磅丨中郵人壽引入友邦,銀郵系首席與最強代理人的未來暢想

1469年,一場聯姻改變了世界。

這一年,卡斯蒂利亞王國繼承人伊莎貝拉一世與阿拉貢王國王儲費爾南多的一紙婚約,直接促成了兩個國家合併統一為西班牙王國。隨後的故事耳熟能詳,西班牙迅速成為世界性的海洋強國,日不落帝國1。0時代走上歷史舞臺。

今天,中國保險業也迎來一場歷史性的“聯姻”,規模最大的銀郵系壽險公司中郵人壽正式宣佈:

引入國際保險巨頭友邦保險為戰略投資者增資擴股,友邦擬向中郵增資約120億元,並在增資後持股中郵股權比例24.99%,中國郵政集團系統的原股東持股比例降至75.01%。

早在今年4月,中郵人壽便透露將新增1家投資人,意向投資人應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合法設立並有效存續的企業法人、或在境外合法設立並有效存續的金融機構,且應為一家境內或境外上市公司,其自身或其控股股東應具有保險相關經驗。”

訊息一出自然引發行業的猜測與熱議。當揭開這個新投資人神秘面紗之時,更是讓行業為之震動。

背靠中國郵政集團的中郵人壽,本身就有著無可比擬的資源稟賦,早已坐穩銀郵系保費第一,且位居壽險行業前十;而友邦保險則是目前在中國最具實力,並享譽全球壽險業的外資險企,其獨特的代理人戰略至今仍是行業爭相相仿的物件。

如斯兩家公司強強聯合、震動行業之餘,也給予了業內外人士無限遐想,特別是在壽險業處於改革與轉型的迷茫期,兩家公司各自鮮明的特點與優勢,將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1 黑馬十二載:進擊的中郵人壽,殺入市場前十

銀郵系壽險公司由於其股東和資源優勢,一直是壽險業特殊的存在,被行業寄予著太多的期待。

中郵人壽又是銀郵系中的特殊,一個“郵”字道盡其商業模式之餘,亦是之獨享之詞,奠定了這家公司獨特的江湖地位。

中郵人壽成立於2009年,股東乃中國郵政集團及其系統內企業,根正苗紅。不同於大型商業銀行的保險子公司,中郵人壽不僅可與郵儲銀行開展緊密的銀保合作,還透過遍佈全國基層鄉鎮的郵政網點進行保險銷售,令之成為其銀保之外的另一專屬銷售渠道。

聯想郵政分佈廣、數量龐大,且可深入到中國最基層甚至最偏遠村、鎮的網點佈局,加之郵政集團在廣大下沉市場的品牌背書,這一切的先天條件構成了中郵人壽快速開啟局面、實現規模擴張的一個獨特而重要的優勢。

隨後的數年,中郵人壽幾乎走出了一單邊向上的增長曲線。成立第二年,從零開始的中郵人壽便斬獲20。3億元保費,第四年破百億大關,截至2020年底,保費已達到819。96億元,躋身壽險業第九。

縱觀中郵人壽的歷史業績,除了2014年的保費負增長外,年度保費增速均在兩位數以上,也因此一度被譽為國內壽險業的一匹黑馬,保費及資產規模更是領跑同批次保險公司。

規模增長的另一面,也帶來了利潤的增長。自2014年度實現盈利,迄今已連續7年保持盈利。尤其是,“十三五”期間,中郵人壽合計淨利潤近42億元,利潤增幅情況遠超保費增幅,令之進入穩定盈利週期。同期,其資產規模也接近3000億元,中郵人壽躋身大中型保險公司序列。

縱然在保費、資產規模、利潤等硬核數字上有著頗為不錯的表現,但中郵人壽也有著難言的阿喀琉斯之踵:

如何與經典壽險經營理念更好的結合,放大銀郵渠道的價值?

這一點幾乎是所有銀郵系險企的共同挑戰:

如何走出產品單一,僅可銷售少數久期較短的萬能、年金產品?上述這類產品多有著極強的儲蓄替代屬性,大多數折標率僅在10%左右,不僅滿期給付壓力大,價值也相對不高,還極其消耗資本金。

這也解釋了銀行系險企需要不斷加大資本金和發債的原因。期間,中郵人壽作為最大的銀郵系險企,註冊資本金也從5億增長至215億,且發債規模破百億。這固然體現了集團公司的重視,但也是一重現實的壓力。

對於一家成立12年,註冊資本超過200億,發債超100億,總資產近3000億的保險公司而言,如何提升更高的經營利潤、做大資本回報率,提升產品價值率,是這個小巨頭必須解決的問題。

2 牽手友邦: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一個新的想象空間

對於上述問題,多年來,中郵人壽轉型與改革動作不斷。

這集中體現在兩大方面:

一方面,中郵不斷加強銀郵渠道的期交保費,2020年,中郵保障期為10期及以上的期交保費達到179億,不僅同比增長177%,業務佔比也從2019年的不到10%飆升到超過20%;

另一方面,中郵一直有個“個險夢”,至少從2013年開始,中郵即四處調研個險渠道,試圖自建這一渠道,或者藉助郵政網點的人員,建立個險業務。

事實上,期繳與長期經營幾乎是每一個世界500強壽險公司的看家本領,或曰是之市值護城河。

但長險經營、營銷隊伍建設、個險渠道鋪設、高價值產品及可觀的續期保費等均非十數年功力甚至數十年經營方可達成,且需要有著更厚重的壽險經營底蘊。這也當是中郵人壽引戰時要求投資者擁有金融保險經驗的主要原因,取長補短。

中郵人壽所缺者,恰是友邦所長。友邦的故事,無需多言,這家將保險營銷員制度帶入大陸,且成為中國保險代理人領域最富盛名的國際保險巨頭,壽險經營實力乃行業公認。

尤其是之長期堅持的“精英代理人”戰略,打造高素質的保險營銷團隊,讓友邦在中國一線城市及中、高階客戶中牢牢佔據一席之地,同時其強大的產能及價值能力也讓同業咋舌、羨慕、爭相效仿。

2020年友邦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97.98億元,淨利潤達73.19億元,當年友邦入選MDRT的人數高居我國第一。

這一切,僅是在其只有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少數分支機構的情況下實現的。

對於已經形成一套成熟團隊運作體系的友邦而言,如今正是加速複製模式、將領先優勢轉化為市場份額的最佳時機,而當初一眾大搞人海戰術的競爭對手則集體陷入增員難、留存低的漩渦。

如今,友邦也明顯加快了分支機構批籌進度。半年間,兩家省級分公司獲批,其中四川分公司已開業。

特別是在我國金融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友邦也在積極尋求與中資企業的合作,意圖深入參與尚未得到充分發掘的中國保險市場。反觀基本完成全國佈局,有著強大央企支援,有著一定基層基礎的中郵人壽,對友邦而言則是門當戶對,兩者經營特點幾乎完全互補。

正如今日友邦的公告所言:

友邦保險對中郵保險的投資將令本集團受益於拓寬的中國壽險市場機遇,以及與我們現行的中國戰略互補的分銷渠道和客戶群所帶來的潛力。

友邦保險將利用集團總部的資源為中郵保險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建議和支援。專業支援和合作的領域將包括產品開發、科技、投資和風險管理的專業知識及就拓展和深化中郵保險獨有分銷潛力方面的支援。

3 個銀大融合漸成共識:駛向未知海域,開闢新航路?

今年對保險業而言,可能已至發展臨界點。以壽險為例,雖然年度保費還可保持正增長,但2021年3至5月,行業已連續3個月出現單月保費同比下降。其中個險新單連續3個月暴跌,銀保新單也開始出現單月下滑。業務的困頓意味著,行業已到改革最重要的關口,不破不立。

如今的個險,早已褪去光環,營銷人海、粗放增員不再是增長的法寶,更不是保險公司們的“政治正確”;

而銀保也逐漸重新正名,不再是空有規模的低價值渠道,無論在產品、銷售還是客戶方面,都還有著廣闊的空間。

在未來,個險與銀保的融合,已經被認為是未來保險的大勢所趨,也是保險行業走出陰霾的一個重要方向。雖然,以何種方式、途徑進行融合,既沒有經驗可循,也沒有理論可依,但行業主體多認為,未來將屬於那些有著渠道資源優勢,以及有著成熟保險營銷服務能力的公司。

加之“在銀行賣個險”漸成銀郵系險企的主流認知

,網點優勢明顯的中郵人壽與最強代理人的友邦之結合,給兩家企業帶去無限想象空間之餘,也給行業帶來更多期待。

這一次的聯姻,或許也代表著銀保個險融合的歷史性一步。

回溯歷史,作為一家大型央企的子公司,中郵人壽對這次增資引戰已籌劃多時。早在2019年10月,中國郵政董事長劉愛力就曾表示,要加快集團公司改制,推進郵儲銀行A股上市和中郵保險、中郵科技、中郵速遞易“引戰混改”。

今年4月份宣佈擬增資意向的前期,中郵人壽公開向市場招聘總經理。而先前,包括董事長、總經理在內的大部分高管,十幾年來皆來自郵政系統。這也是中郵人壽進一步面向市場,面向行業專業化,適應新的股東和經營環境的一個訊號。

根據公開資訊顯示,中郵人壽計劃到2021 年,實現全面轉型發展目標,完成引戰工作,業務規模、效益水平、服務能力、品牌價值等企業綜合實力向行業前五不斷邁進,股東集團新增長極地位牢固確立。

而這一切的設想、目標與準備,也許都與友邦聯絡在了一起。

“中郵+友邦”“銀保+個險”“銀郵系排頭兵+代理人風向標”。兩家自帶光環知名險企的聯姻,又將駛向怎樣的未知海域。也許迎接他們的,是狂風暴雨,是漩渦暗礁;當然也可能是壽險業的新大陸,就像500多年前那個全新的西班牙王國開啟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