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史記》記載有誤,黃帝並不姓公孫?甲骨文或揭開秘密

作為中國的人文初祖,黃帝一生留下了很多傳奇,但也留下無數謎團,其中之一是黃帝的姓氏。

根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沒有說黃帝姓姬。《史記·索引》記載,黃帝“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由於住在軒轅之丘,於是就以軒轅為名號,因此黃帝姓名應該叫姬軒轅或公孫軒轅。千百年來,世人對此深信不疑,但隨著甲骨文的研究深入,“公”與“孫”字的意思演變逐漸浮出水面,人們發現黃帝不可能姓公孫。

春秋戰國公孫本義

春秋時期,各國諸侯不論爵位大小,多喜歡稱“公”,諸侯王的家族被稱之為“公族”,比如齊國姜子牙的後人就統稱為“公族”。按照周朝制度,國君一般由嫡長子繼位,即位前稱之為太子,其他的兒子便特稱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則特稱公孫。因此,在等級森嚴的周朝社會里,“公子”有著特別的含義,不可能像一樣後世隨便稱呼某人為“公子”。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公孫的後裔子孫中,有許多人就以身份稱謂“公孫”為姓氏,稱之為“公孫氏”,因此複姓“公孫”並非一族一姓的後人。史籍《通志》記載:“公孫氏,春秋時諸侯之孫,亦以為氏者,曰公孫氏,皆貴族之稱。或跟黃帝姓公孫,因以為氏。”史籍《廣韻》中記載:“古封公之後,皆自稱公孫,故其姓多,非一族也。”

也就是說,黃帝的“公孫”姓氏,肯定不可能特指諸侯之孫的意思。

不過,《通志》中提到的“或跟黃帝姓公孫,因以為氏”如何理解呢?筆者認為,《通志》作者認為黃帝的“公孫”應有另外含義,因為恰好與春秋“公孫”——諸侯之孫的字面意思重合,所以才會說“或跟黃帝姓公孫”。

所謂“公孫”,字面上的意思無非三種:一是公族之孫,二是公爵之孫,三是被稱為“公”的重臣之孫。隨著時代變化,擁有這個身份的人逐漸以此為姓氏,於是才有了“公孫”姓。“公族之孫”衍生出公孫姓,這是史書明確記載的,而後兩種沒有相關記載,但存在這些可能,黃帝祖先是公爵或擔任“公”職務的重臣,後代以身份得公孫姓,那麼黃帝公孫姓會不會源於後兩種呢?

我們都知道,語言文字的演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儘管少數漢字的古今含義可能截然相反,但多數漢字的古今含義都有一定的聯絡。因此,欲要搞清楚黃帝姓氏公孫的含義,有必要在迄今發現的最系統、最成熟的漢字——甲骨文中尋找線索。

甲骨文中的公與孫

先來看一看“孫”字,甲骨文中孫字(見下圖),像一個小人連著類似束絲的形狀,字形非常形象,由一個人衍生出子女,本義與今天一樣,都是代表子之子,但商朝時還沒有引申為泛指孫子以後的各代,又引申指跟孫子同輩的親屬。

因此,黃帝姓氏公孫之中的“孫”,應該還是代表“子之子”的孫子含義。

甲骨文中的公字(見下圖),上“八”下“口”,合而為公,後來下面的“口”部逐漸演化為“厶”部。“公”字究竟始於何時,是不是殷人所造,本義是什麼,如今已經難以考證,但根據甲骨文卜辭來看,商朝時期的“公”字有兩種含義。

首先,對已故祖先的尊稱,這個用途沿襲至今。西周青銅“利簋”上的金文記載:“辛未,王才闌師,易有司利金,作檀公寶尊彝”,作器者“利”紀念祖先“檀公”,其中的“公”是尊稱。如今,去世長輩墓碑上一般都會先“某某公”,這是從上古沿襲下來的用法。

其次,逐漸引申為公共,清華大學教授李學勤等編撰的《字源》記載,甲骨文中有“公宮”之稱,其實就是指公共之宮,一般指供奉祖先神靈的神廟。

總之,甲骨文中的公與孫各有獨自的含義,兩個字沒有聯絡在一起,也不太好聯絡在一起,從甲骨文來看商朝還沒有產生“公孫”概念,可以推斷黃帝姓氏公孫不可能存在。不過,甲骨文是祭祀卜辭的文獻,只是商朝典籍的一小部分,甲骨文中沒有記載不代表不存在。而透過周初“公”字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測商朝末期公字含義,彌補甲骨文的缺陷。

西周之初公字概念

西周初年,“公”字含義有三種:一是王朝三公,二是周王室與諸侯的祖先,三是公共之意。後兩者延續了甲骨文的記載,接下來重點講述“三公”,與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商周有沒有公爵。

《尚書·周官》記載:“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官不必備,惟其人。”周武王時期的三公是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姜子牙),因此周初時期就已有三公。那麼,商朝晚期有沒有可能已經設立了三公,或一個重要職位“公”呢?其實,如果商朝有如此重要職位,那麼其人必然會參與祭祀問卜,甲骨文中也就會體現出來,因此“三公”應該是周朝創立,但商朝晚期時“公”的含義可能又有引申。

由此可見,黃帝姓氏公孫的含義,不可能是“類似擔任三公這種職位的重臣之孫”。

黃帝姓氏公孫的含義,既不是諸侯之孫,也不是“公”之重臣之孫,那麼會不會是公爵之孫,故而以此為姓?甲骨文記載,商朝爵位系統是侯、甸、男、衛、邦伯,沒有“公爵”一說。周朝時期,戰國《孟子·萬章下》記載有天子、公、侯、伯、子、男六等爵位,但西周青銅銘文顯示,西周並沒有公爵這一爵位。

以召公家族稱呼為例,梁山七器中的伯憲鼎銘文“揚侯休、用作召伯父辛尊彝”,其中的“召伯父辛”就是周初的召公奭,因此召公也可被稱之為召伯,總不至於召公由公爵降到了伯爵吧!另外,召伯虎盨銘文記載“召伯虎用作朕文考”,召伯虎是召公後代,西周晚期被周天子任命為南征江漢的軍事主官,擁有巨大的權勢,因此召公後代也不會被降爵了吧!類似銘文還有很多,都證實西周沒有公爵,周朝最高的爵位是侯爵。

西周沒有公爵的說法,再結合甲骨文中的記載,可見商朝也不會有,因此黃帝姓氏公孫也就不可能有“公爵之孫”的意思。

綜上可見,黃帝不可能姓公孫,恰如清朝崔述在《補上古考信錄》中直言:“公孫是公之孫,上古時無此(公孫)稱。”

筆者認為,由於黃帝其人的最早記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文人以春秋戰國時代的眼光來解讀黃帝情況,由於黃帝在炎帝式微時起兵匡扶正義,於是臆測黃帝身份,將之視為炎帝時的諸侯之孫,又因為當時“公孫”姓氏的出現,就籠統的給黃帝取了一個“公孫”姓,即所謂的“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耐人尋味的是,《國語·晉語》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但在《五帝本紀》中,司馬遷只說黃帝姓公孫,而為何只字不提黃帝姓姬?或許,司馬遷認為黃帝姓姬之說更不可信。

當然,儘管黃帝不可能姓公孫,與姬姓之說充滿疑雲,但不能由此否定黃帝的存在,或許黃帝真實姓氏已被遺忘,或許當時中國還未出現姓氏文化。

參考資料:《史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