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為什麼當年農村土地包產到戶後,產量就提高,農民日子就好過了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農村處在集體生產之中,但那時候總是不夠吃。後來土地下戶以後,糧食不夠吃的問題很快就解決了。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可能都不太理解,照理說人多力量大,人多能幹大事。集體生產的時候人多,莊稼更能夠豐收,為什麼反而集體生產的時候糧食不夠吃?反而土地下戶家庭單幹以後,迅速就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呢?

確實,當年我們國家在實行集體生產的時候,就是這麼考慮的。就是覺得人多力量大,人多有利於集體生產。

對於農業生產來說,很重要的就是農業的配套保障,比如農田水利建設等等。田中只有有了水源,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做到旱澇保收,糧食生產才能夠豐收。在科技水平不發達的時代,機械的運用比較少,尤其在一些山區,更不可能用機械進行農田水利建設,所以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如果沒有大量的勞動力一起來進行水渠修建,稻田灌溉就沒辦法解決。

這是一方面,再一方面,那時候,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因此需要大量開荒,把高山推平變成梯田。只有修建出梯田,才能生產出更多的稻穀。要開墾出更多的梯田,就必須要更多的勞力。

不過,實踐證明,這種想法是事與願違的。進行集體生產,確實可以讓人變得很多,確實有利於農田水利建設,確實有利於開墾梯田。但是卻並沒有帶來莊稼的豐收。反而後來,一家一戶生產的時候,人少了,水利建設不容易了,開墾梯田不容易了,莊稼反而容易豐收了。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對大集體生產的性質有了更準確地認識。

那時候,在很多人眼裡,集體生產就是公有制,個人生產就是私有制。

集體生產的時候,糧食不夠吃,土地下戶進行個人生產了,糧食卻夠吃了,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對比問題。所以,很多人是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的。

但事實上,後來,國家對這個問題有了明確的解釋。沒有再把集體生產與公有制劃等號,也沒有再把個人生產與私有制劃等號。在確保土地集體所有的情況下,進行個人生產,不存在公有制變成私有制的問題。

實際問題實際分析,在科技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實際上是不太適合進行大集體生產的。如果科技水平比較高的時候,進行那種生產,或許更有助於農業生產。這是有科技水平決定的。

二、調動了生產的積極性。

土地下戶進行的生產,更有利於調動老百姓生產的積極性。

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做,生產目標非常明確。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因此會朝著目標積極奮鬥。同時,勞動成果與勞動的付出成對比,這就不像集體生產的時候,就算你拼命付出,也不能夠確保最終糧食豐收。必須要所有的人都和你同樣的想法,大家都不偷工減料,才能夠保證這一點。

三、有利於合理分配時間。

集體生產時期,所有的工作都是統一分配。因此大家的效率比較低。本來一天可幹完的事情,可能三天都幹不完。這樣一來,儘管很多人都在土地上勞作,每天都在勞作,但是效率不高,產生的效益也不好。

土地下戶以後,人們進行一家一戶生產的時候,發現勞動效率有了極大地提高。勞動效率提高以後,時間就變得富裕起來。人們除了進行集體生產以外,還可以有大量的時間去從事其他工作,比如進行手工業生產,或者做其他的打工掙錢的事情等等。這樣,創造的勞動價值就會更多,不但可以解決溫飽問題,還可以迅速富起來,而中國也因此得以走入了工業發展的道路。

如果溫飽一直解決不了,走上工業化城市化的路,是不可想象的。

四、確保了農業的生態發展。

固然集體生產的時候,可以大搞農田水利建設,可以開墾梯田。但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由於破壞了生態環境,使得農業生產不但沒有獲得好處,有時候還深受其害。

那些強行開發出來的梯田,出產的糧食產量非常低,同時又會造成垮山洪澇乾旱等各種災害,這些災害都是對農業生產的極大傷害。

不再集體生產了,人們也就不會進行這種開墾梯田、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這樣的事情了。一方面,人們使用僅有的耕地,就能夠確保莊稼的豐收;另一方面,那些不適合種莊稼的土地,人們用它來發展各種經濟林木,或者換作其他用途,這不但創收,還保護了環境,讓生態變得越來越好,確保了風調雨順和莊稼的豐收。總之,都是一種非常正向的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講的就是生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