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300年魔咒:唐290年、明276年、清267年,古王朝為何難跨300年?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曹操

翻開歷史的年輪,我們可以發現封建王朝的各個國家就沒有一個國祚能夠超過300年的。

秦朝15年,二世而亡;漢朝倒是有快四百年了,可是卻分成了西漢(215年)和東漢(196年),中間還夾了個王莽的新朝(15年);

兩晉加起來的155年;隋朝二世而亡的38年;唐朝的290年;兩宋加起來300年多一點,分開來就是各自160年左右;元朝的90年;明朝的276年;清朝的267年。

有人可能會想到周,說周有800年國祚啊。可是卻有兩點:第一週朝是屬於奴隸制王朝,不是屬於封建制的皇朝;第二週朝分為了三個時期(西周,春秋,戰國),更巧的是每個時期如果細細算一下的話就能發現也是沒有超過三百年的。

為何三百年會成為封建王朝的一道大關,就像是夢魘一樣讓各王朝無法度過呢?我們現在開始來慢慢分析。

權利

相爭

自從秦朝建立郡縣制以來,中央開始了逐漸收權之路。可是這條道路是非常曲折的,他需要根據皇帝的性格來決定。

當皇帝比較強勢的時候,中央就開始集權了,地方就只能俯首稱臣。

而當皇帝駕崩開始新君開始上位之時,地方就開始了分權。

如果上臺的新皇是一位與老皇帝一樣強勢的君王,那麼他還可以透過行政手段一步步地將

權力集中

回來。而如果新君是一位性格比較軟弱的君王,那中央的集權基本就遙遙無期了。

舉個例子大家就能明白:秦始皇建立郡縣,強勢收權於中央。可是繼任者秦二世胡亥卻是個放浪形骸之人,趙高乘機弄權,地方各級官吏見此,大肆分權。

等到了後來需要鎮壓反叛時連糧食都收不上來了,何也?就是因為

權力都

已經被地方官員分完了,他們就再也不怕中央了。

所以,秦二世只是繼位了三年,就敗光了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六代君王集上來的權,這是何等的悲哀。

豪族崛起

中國從古代開始就有血脈親族聚團的行為。在一個家族裡面,族長說的話很多時候比政府發的公文都有效。

豪族的崛起之路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家族裡出了一個能人,或者得了一份好運,然後整個家族就開始崛起。

如:楊修的家族弘農楊氏,在秦末時因為他的祖先搶到了項羽的一條腿,所以被封侯。弘農楊氏從此開始崛起,等到了東漢末年,楊氏開始成為了世家大族,掌握學習經易的權利。

豪族的崛起之路,是伴隨著無數人的哭泣而前行的。而當豪族崛起之後,那麼國家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因為豪族的崛起是靠著對下欺壓,對上欺瞞的。這種欺下瞞上的行為,皇帝發現了,就要被抄家滅族,只能造反;皇帝沒發現,底層農民活不下去了,起兵造反。

所以,當豪族開始崛起了,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了。那就是來場毀滅,徹底的重新洗牌。而這,也就是王朝的更迭。

土地兼併

我國從古至今都是一個農耕制的國家,哪怕是到了現在,每年的中央一號檔案都是聚焦三農的。

在一個農耕國家裡,國家的主體是農民,而農民想要耕種是需要土地的。在每個朝代的建國初期,都會頒佈分田的法令。

如唐朝的均田制,宋朝和明朝的職田制。而這種法令在建國初期也確實都能得到很好的施行,進而締造一個個盛世。

唐朝的貞觀之治、宋朝的仁宗盛治、明朝的永樂盛世。而每個王朝興盛過之後就是持續的衰敗了。而當王朝的初代皇帝去世後,後面就無法很好地貫徹執行這些規定了。

盛世之後必將衰敗。

現在有一句話是說:“百分之八十的金錢都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上,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才是屬於那百分之八十的人”。

我覺得可能用在土地兼併上更加的合適吧。而且甚至不止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可能是更多。

皇室、豪族、貪官、汙吏,這些人層層剝削,把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農民的身上。

有限的土地,有限的糧食,當農戶被壓得賣了土地,淪為佃戶;再一遇上,淪為流民。

然後揭竿而起,高呼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衝進城池,將那些王侯將相統統拉下。

而經過農民起義的衝擊和洗禮之後,王朝進行更迭,土地又一次地得到了重新分配,農民就又得到了土地,可是因為制度沒有發生改變,所以這種土地兼併的事情依然在發生,等待著進入下一個迴圈週期。

總結

封建王朝的覆滅原因可能有很多,但無論無何都離不開

權力

的鬥爭,世家大族和土地兼併這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