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歷史上的動亂是否與氣候存在必然的關聯?氣候變遷影響歷史更迭

東亞歷史第448篇:從中國歷史上的十四次動亂說起。

從中國歷史上兩千多年的朝代來看,氣候變遷與動亂之間是怎樣的關係?晉武帝時,氣候乾冷同時發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記載中最早並且最嚴重的一個時段。但晉朝卻是一個強盛無比的帝國,不但有能力鐵腕統治胡、漢個民族,甚至可以派兵到遼東半島,強力制止慕容鮮卑對扶余的滅族戰爭。因而大動亂沒有在晉武帝統治時發生。

然而晉朝官員由於崇尚奢侈浮華的風氣,又貪汙腐化,社會各階層產生不平,族群間互相仇恨,戰亂蠢蠢欲動。晉武帝死後,八王之亂又嚴重削弱國力,因而有五胡亂華,距離晉武帝死後只有十四年的時間。

北魏胡太后時,國家已經外強中乾,社會上階級矛盾嚴重,胡太后又放縱屬下賣官鬻爵,貪贓枉法,國家有公權力而不能用,人民早已積蓄不滿,也無視於國家公器。因而氣候一旦發生變遷,不需要多久就發生暴亂。隋煬帝的腐敗和倒行逆施,導致隋朝

崩潰

與乾冷氣候幾乎同步發生,這也是必然的結果。

唐高宗和武則天時,不只是氣候極端

乾冷,又曾經有七年發生大饑荒和一年發生大瘟疫(《新唐書。五行志》記載)。在此之前的唐太宗貞觀年間,氣候乾旱更是嚴重,並且有六年發生大瘟疫。然而從唐太宗到武則天統治的八十幾年正是大唐帝國最繁榮昌盛的時候。唐玄宗統治的前三十幾年稱為“開元之治”,同樣繁華。但唐玄宗在天寶年間卻因淫慾享樂,放縱權臣亂政,蠹害國家,於是累積一百多年的所有問題一下子潰決,終至發生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後,唐朝成為藩鎮割據的局面,又經過一百多年,到唐德宗時氣候又開始嚴重乾冷。這時實際上全國各地已經有零星的農民起義事件,但各藩鎮都擁有強大的武力,鎮壓了所有的起義,因而並沒有立刻發生大動亂。但光靠鎮壓並不能解決問題,只能延緩時間,於是在大約六十年後,動亂終於擴大,爆發了黃巢起義。

綜合前述,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動亂的確是不能完全怪罪於氣候變遷,因為究竟會不會發生動亂,何時會發生動亂,其實跟國家的治理是否上軌道也是息息相關的。一個卓越的執政者縱使在天災頻仍時,也會知道要如何心懷悲憫,採取行動使得人民儘速脫離苦難,因此能夠避免或延緩動亂。反之,一個暴虐的政府,不必有氣候異常也可能覆滅,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就是典型的例子。

當氣候發生重大變遷時,平時已經對暴政不滿的老百姓生活更是陷入絕境,更加需要起來革命。氣候變遷因此是加速動亂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古代每當發生大水災、旱災、地震、瘟疫時,百官總是請皇帝齋戒沐浴,誠惶誠恐設祭告天,並下詔求直諫,其實是有其道理的。

日本、韓國的緯度與中國華北地區差不多,地理位置也相近,在歷史上氣候的變遷應該十分相似。所以只要稍微研究一下日、韓兩國在九世紀末之後各個朝代執政者的所作所為,對於三者之間歷史脈動之所以如此的相似,也就很容易得到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