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世界積體電路史上最牛的十個人

積體電路

(integrated circuit

)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

電晶體

電阻

電容

電感

等元件及佈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

半導體

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

;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慧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

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

半導體

器件。它是經過

氧化

、光刻、

擴散

外延

、蒸鋁等半導體制造工藝,把構成具有一定功能的

電路

所需的半導體、電阻、電容等元件及它們之間的連線導線全部整合在一小塊矽片上,然後焊接封裝在一個管殼內的電子器件。

在積體電路發展歷程中,有很多人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

人類

享受積體電路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和生產翻天覆地的變化的同時,請不要忘記那些在積體電路發展程序中,起到關鍵作用,做出突出貢獻的人。下面我們挑選出積體電路發展史上

10位最著名的人物介紹給

大家

一、

肖克利

電晶體發明人之一

威廉

·肖克利

1910-1989),出生地

英國

倫敦

,後遷往

美國

加州。

著名的

物理學家

由於他

對半導體的研究和發現了電晶體效應,與

巴丁

布拉頓

分享了

1956年度的

諾貝爾物理學獎

肖克利,

1910年生於

英國

倫敦。

3歲

隨父母舉家遷往

美國的

加州。他

學生時代

考入了

大名鼎鼎的

麻省理工

(MIT),獲固體物理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二戰結束後,貝爾實驗室開始研製新一代的電子管,具體由肖克利負責。1947年聖誕節前兩天的一箇中午,肖克利的兩位同事沃爾特·布蘭坦(Walter Brattain)和約翰·巴丁(John Bardeen),用幾條金箔片,一片半導體材料和一個彎紙架製成一個小模型,可以傳導、放大和開關電流。他們把

這個

一發明稱為

“點接電晶體放大器”。這

成為

後來引發一場電子革命的

“電晶體”。肖克利和這兩位同事榮獲1956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事實上,

這是一種用以代替真空管的電子訊號放大元件,是電子專業的強大引擎,被

全球

媒體和科學界稱為

“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

曾經

有人說

:“沒有貝爾實驗室,就沒有矽谷。”

1948年,肖克利等人申請了發明電晶體的專利。1949年,肖克利提出一種效能更好的結型電晶體的設想,透過控制中間一層很薄的基極上的電流,實現放大作用。1950年,結型電晶體研製成功。

尤其是

1955年,高純矽的工業提煉技術已成熟,用矽晶片生產的電晶體收音機也問世。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肖克利坐不住了。

肖克利不滿足於眼下的發明,他

十分

這項發明商品化,

並且

推向市場。肖克利

不喜歡

貝爾實驗室拿他的發明來賺錢,

特別是

生產的電晶體效能

非常

不穩定,

這樣

害了

發明人的

榮譽

肖克利

1955年回到老家聖克拉拉谷(矽谷),

後來

這塊地最理想的開辦電晶體工廠之地,

成為

展開科技競爭的

風水寶地

“電晶體之父”肖克利的到來,

意味著

“矽谷”迎來了電子產業的新時代。 肖克利來到帕洛阿爾託,他從前在加州理工學院讀書時的化學教授阿諾德·貝克曼,在斯坦福研究區開辦了一家制造科學測量裝置的公司——貝克曼儀器公司。貝克曼為肖克利創辦公司提供了財力上的支援。1956年,肖克利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肖克利

對於人才的挑選,技術眼光

非常

敏銳、獨到。他回到人氣旺盛的

美國東岸

,釋出了招聘資訊,

聘用了八位優秀人才。

後來成為

偉大天才的集合,

因為

所有的人都在

30歲以下,極具戰鬥力。

比如

。赫爾尼,來自加州理工學院,擁有劍橋和

日內瓦大學

兩個博士頭銜

;維克多·格里尼克,是斯坦福研究所的研究員;

八人中年齡最

大的是

29歲的尤金·克萊頓

是通用電氣的製造工程師

戈登

·摩爾來自約翰斯·

霍普金斯大學

應用物理試驗室

一心要成為最著名科學家的羅伯特

·諾伊斯來自菲爾科-福特公司;

另外

還有朱利葉斯、布蘭克、傑伊

·拉斯特和謝爾頓·羅伯茨,

可以說他們

都是不凡之輩。

正是肖克利,觸發了形成矽谷半導體工業的創業連鎖反應。

這八人中的諾伊斯與摩爾

1957年一起離開肖克利並創辦了仙童公司,後兩人又合作於1968年創辦了英特爾。羅伯茨·克萊頓、拉斯特和赫爾尼於1961年離開仙童,創辦了另一家Anelc半導體公司。赫爾尼後來又於1964年離去,創辦了聯碳電子公司,並於1967年創辦了Intersil公司。

二、

巴丁

電晶體發明人之二

約翰

·巴丁 (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

--

1991年1月30日) ,

美國

威斯康星州人。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電氣工程師。

曾經

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尤其是

1956年

W·H·布喇頓和W·肖克萊因發明電晶體獲得

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2年,

他又

L·N·庫珀和J·R·施裡弗因提出低溫超導理論再次獲得

諾貝爾物理學獎

約翰

·巴丁1908年5月23日生於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城,15歲便高中畢業。1923年入威斯康星大學電機工程系就學,畢業後即留在該校擔任電機工程研究助理。1930-1933年在匹茲堡海灣實驗研究所從事地球磁場及重力場勘測方法的研究。1928年獲威斯康星大學理學士學位,1929年獲碩士學位。1936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1933年到普林斯頓大學,在E·P·維格納的指導下,從事固態理論的研究。1935-1938年任哈佛大學研究員。

1936年

以《金屬功函數理論》的論文從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938-1941年任明尼蘇達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

1941-1945年在華盛頓海軍軍械實驗室工作,1945-1951年在貝爾電話公司實驗研究所研究半導體及金屬的導電機制、半導體表面效能等基本問題。1947年和其同事W·H·

布喇頓

共同發明第一個半導體三極體,

一個月後,

肖克萊

發明

PN接面電晶體。

憑藉

這一發明使他們三人獲得

1956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由此

巴丁並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

1951年至1975年,巴丁任教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物理系和電機工程系教授。他的第一個Ph。D學生Nick Holonyak,於1962年發明了史上第一個LED。巴丁和L·N·庫珀、J·R·

施裡弗

合作,於

1957年提出低溫超導理論(

BCS理論

),

由此

,他們三人被授予

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特別是

在同一領域

(固態理論)中,一個人兩次獲得諾貝爾獎,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巴丁發明了電晶體。

1956年和

肖克萊

一起獲得了

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2年巴丁,庫柏,施裡弗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三、

布拉頓

電晶體發明人之三

沃爾特

·布拉頓(Brattain,Walter Houser) 美國物理學家。

值得一提的是,

1902年2月10日

他出

生在

中國

(父母是美國人

廈門

。他

1924年畢業於惠特曼學院(在華盛頓州沃拉沃拉),1929年在明尼蘇達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同年,他進入貝爾電話實驗室,成為一名物理學研究人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那裡從事潛艇磁探測的工作。 他同

肖克利

巴丁

共同獲得

1956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7年,他接受惠特曼學院的聘請,擔任了自己母校的教授。

頓長期從事半導體物理學研究,發現半導體自由表面上的光電效應。

1947年12月23日,布喇頓與J。巴丁和W。B。肖克萊發明點接觸電晶體,因此共同獲得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外,他還曾研究壓電現象、頻率標準、磁強計和紅外偵察等。美國科學院院士。曾獲巴倫坦獎章、約翰·斯可特獎章。

貝爾實驗室

60 年前研製出

電晶體。幾乎今天使用的所有電子裝置離開電晶體都將無法生存。電晶體是微處理器的主要元件,也是許多產品的必備元件,

比如

電視、汽車、收音機、醫療裝置、家用電器、計算機,甚至宇宙飛船等。

電晶體的發明要歸功於貝爾實驗室的三位同事:

John Bardeen、Walter Brattain 和 William Shockley,他們也因為此項發明於 1956 年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電晶體的名字是由貝爾電話實驗室研究員 John R。 Pierce 想出的。

電晶體是積體電路的基本,沒有電晶體的發明,就不可能發明積體電路,因此我們把肖克萊、巴丁和布拉頓三人放到積體電路發展史中傳奇人物第一位。

肖克萊專長於理論研究,巴丁是運用基礎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大師,而布拉頓則是善於巧妙地進行各種實驗的能手。在肖克利的理論指導下,巴丁、布拉頓於

1947年12月研製出世界上第一隻點接觸型電晶體。電晶體的發明是電子技術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事件,它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固體電子技術時代。電晶體的發明奠定了現代電子技術的基礎,揭開了微電子技術和資訊化的序幕,開創了人類的矽文明時代,由它引起的技術革命對社會產生的巨大推動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在歷史上是屈指可數的。

這三個人中

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肖克利了,他被稱為

“電晶體之父”,利用他的名聲,招募了一批傑出的年青科學家,其中有大名鼎鼎的“八叛逆”,為後續的仙童公司、英特爾公司等一大批知名半導體公司創立打下了基礎。

四、

傑克·基爾比

積體電路之父

傑克

·基爾比

(Jack Kilby,1923年11月8日-2005年6月20日)是

積體電路

的兩位發明者之一

1947年,基爾比獲得伊利諾伊大學的電子工程學學士學位,1950年獲得威斯康星大學電子工程

碩士

學位。

1958年,成功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塊積體電路。2000年,基爾比因積體電路的發明被授予

諾貝爾物理學獎

值得一提的是,

改造

人類的個人電腦、行動電話等

3C產品

,皆源於他的發明。

2000年,七十七歲的傑克·基爾比(Jack S。 Kilby)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獎距離他的發明已經四十二年,如果沒有基爾比,就沒有今天的半導體產業,更不會有

人類

習以為常的數字生活。一九五八年九月十二日,德州儀器工程師

基爾比

發明第一顆積體電路

IC。這個裝置揭開二十世紀資訊革命的序幕,同時宣告資訊化時代來臨。

在基爾比之前,

電晶體

取代笨重不穩定的

真空管

,但隨電路系統不斷擴張,元件越來越大,卻遇到新瓶頸。尤其生產一顆電晶體的成本高達十美元,怎麼縮小元件體積,降低成本,變成應用上的大問題。

當時在

德州儀器

專注電路小型化研究的基爾比,利用多數同事放假、無人打擾的兩週思考難題。就在貝爾實驗室慶祝髮明電晶體十週年後一個月,基爾比靈光湧現,在辦公室寫下五頁關鍵性的實驗日誌。

基爾比的新概念,是利用單獨一片矽做出完整的電路,如此可把電路縮到極小。當時同業都懷疑這想法是否可行,

“我為不少技術論壇帶來娛樂效果,”

基爾比

在他所著

“IC的誕生”一文中形容。

德州儀器

始終支援基爾比。事實

充分

證明,從基爾比的第一顆晶片開始,半導體的製程技術就不斷更新。到英特爾推出

Pentium微處理器時,晶片上整合的電晶體已經高達三百萬顆。而十美元現在可以買到兩千萬個電晶體。

半導體業中著名的

摩爾定律

”-積體電路上的電晶體數量,每十八個月擴充一倍,持續三十五年,至今力道不竭。這股強大動力使

各種電子產品爆炸性地走向輕薄短小與多工。個人電腦、行動電話等

3C產品正全面改造人類生活。

全球半導體業產值達到一千四百億美元,未來三年還要以兩位數的速度成長。

基爾比

的發明

事實上

仍在持續發酵。

偉大的發明與人物總會被歷史驗證與牢記,

2000年基爾比因為發明積體電路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份

殊榮,經過四十二年的檢驗顯得愈發珍貴,更是整個人類對基爾比偉大發明的充分認可。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的評價很簡單:

“為現代資訊科技奠定了基礎”。

“我認為,有幾個人的工作改變了整個世界,以及我們的生活方式——亨利·福特、托馬斯·愛迪生、萊特兄弟,還有傑克·基爾比。如果說有一項發明不僅革新了我們的工業,並且改變了我們生活的世界,那就是傑克發明的積體電路。”或許德州儀器公司董事會主席湯姆·恩吉布斯的評價是對基爾比貢獻最簡潔有力的註解,現在基爾比的照片和愛迪生的照片一起懸掛在國家發明家榮譽廳內。

五、

羅伯特·諾伊斯

科學

商業雙料巨人

羅伯特

·諾伊斯

1927年12月,生於美國愛荷華州。中學畢業後,考入格林納爾學院,學習物理

數學兩個專業。

1953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後,

在費爾科公司工作了

3年。1956年初,著名科學家

肖克萊

決定創辦半導體公司,諾伊斯決定和肖克萊幹一番大事業。

1957年,諾伊斯與

摩爾

8人集體辭職,自行創辦了

快捷半導體公司

英特爾

創始人。

羅伯特

·諾伊斯,

屬於

“八叛逆”之一。是一位科學界和商業界的奇才。他在基爾比的基礎上發明了可商業生產的積體電路,

半導體產業由

“發明時代”進入了“商用時代”。

還共同創辦了兩家矽谷最偉大的公司:一個是曾經有半導體行業

“黃埔軍校”之稱的-仙童(Fairchild)公司,一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設計和生產半導體的科技巨擎英特爾公司。

羅伯特

·諾伊斯

歷來

奉行

“自己動手”,12歲的時候,他與二哥

曾經

自造了一架懸掛式滑翔機。

尤其是

13歲的時候,他們

利用

家裡洗衣機淘汰的舊汽油發動機造出了一輛汽車。甚至起造出了一臺粗糙的無線電收發兩用機,互相發信息。當然諾伊斯一生

最大的發明,

是屬於

可商業生產的積體電路。

1959年7月,諾伊斯研究出一種二氧化矽的擴散技術和PN接面的隔離技術,並創造性地在氧化膜上製作出鋁條連線,使元件和導線合成一體,從而為半導體積體電路的平面製作工藝、為工業大批次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基爾比在鍺晶片上研製積體電路不同,諾伊斯把眼光直接盯住矽-地球上含量最豐富之一的元素,商業化價值更大,成本更低。自此大量的半導體器件被製造並商用,風險投資開始出現,半導體初創公司湧現,更多功能更強、結構更復雜的積體電路被髮明,半導體產業由“發明時代”進入了“商用時代”。

諾伊斯最大的成就:

1968年諾伊斯離開了曾經有半導體行業“黃埔軍校”之稱的-仙童(Fairchild)公司(

曾經

孕育出包括英特爾、

AMD、美國國家半導體等當今半導體行業著名公司)與戈登-摩爾、安迪-格羅夫同建立了英特爾(Intel)。

1971年,諾伊斯所在的Intel成功地在一塊12平方毫米的晶片上集成了2300個電晶體,製成了一款包括運算器、控制器在內的可程式設計序運算晶片,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中央處理單元(CPU),又稱微處理器,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微處理器——4004。開始了英特爾(Intel)飛速發展,從1968年的收入為零直到今天超過三百五十億美金營業額。

值得一提的是,

一個人同時置身科學界和企業界,最終還

能夠

功德圓滿,實屬罕見,

但是

諾伊斯卻

驚人地

做到了,他已經成為半導體工業的象徵人物,人們尊敬的稱他為:

“矽谷市長”。

六、

瓊·赫

爾尼

奠定了矽作為電子產業中關鍵材料地位

赫爾尼(

Jean Hoerni,1924年9月26日——1997年1月12日)是矽電晶體先驅,他發明的平面工藝為羅伯特·諾伊斯開創現代積體電路奠定了基礎。

赫爾尼

1924年誕生於瑞士,在日內瓦大學和劍橋大學獲得兩個博士學位,之後他移居美國工作,在加州理工大學工作,並在那裡遇到了“電晶體之父”威廉·肖克利。這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將赫爾尼招入自己的公司工作。

赫爾尼

“八叛逆”之一。1952年, 移居美國在加州理工大學工作,受到威廉·肖克利賞識

加入肖克利半導體公司

,受不了肖克利的家長制作風,

1957年9月,包括瓊·赫爾尼在內的八個骨幹工程師從肖克利半導體公司辭職。肖克利在震驚之餘

極為

憤怒,稱他們為

“八個叛逆。”

但就是

這八個叛逆

後來對矽谷的發展起了

十分

重要的影響。他們組建了仙童公司(

Fairchild),1959年,Jean Hoerni發明了平面工藝使用一種叫做光學蝕刻的處理方法,這種方法有些類似於利用底片沖洗照片的過程。開始,他用的是一片鍺或矽。然後他在上面噴灑上一層叫做光阻劑的物質。如果把光照在上面,光阻劑就會變得堅硬,然後你就可以用一種特殊的化學藥品清除掉沒有被光照射到的光阻劑。

因此

,赫爾尼就創造了一個光罩,它就像一張底片,上面有一簇小孔,用來過濾掉不清潔的東西,然後讓它在光線中翻動。在化學洗滌之後,金屬板上只要是留下光阻劑的地方,雜質就不會散落到下面。來解決平面電晶體的可靠性問題,因而使半導體生產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堪稱為

“20世紀意義最重大的成就之一”,並稱其奠定了矽作為電子產業中關鍵材料的地位。

赫爾尼的愛好

並非

僅僅創業,他還是一位狂熱的專用登山者。世界上最高山峰中的大多數都留下過他的足跡,比如珠峰(

但是

沒有登頂)。

八叛逆

”中的拉斯特多次跟赫爾尼一起登山,他說:“對於物理學家來說,很多東西都很模糊,但山脈提供了具體的目標和明確的成功。”

“登山是物理學家共同的娛樂專案。”

拉斯特

曾經

說,赫爾尼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耐力,只

需要

一點食物或水就能跋涉數個小時。為了延長一箇舊睡袋的使用壽命,赫爾尼往裡面塞進了報紙。有

天早晨,在

1。2萬多英尺高的地方醒來,他告訴拉斯特說,他打算寫一封感謝函給《華爾街日報》的編輯,說《華爾街日報》是塞睡袋最暖和的報紙。

赫爾尼經常前往巴基斯坦境內的部分喀喇崑崙山,他被巴蒂山區居民的貧困境況所觸動,捐贈了

1。2萬美元給格雷格·莫藤森(Greg Mortenson),以便

偏遠村莊建一所學校。後來赫爾尼又捐贈

100萬美元,創辦了中亞協會(Central Asia Institute),以便在自己死後繼續為他們提供服務。赫爾尼任命莫藤森為該組織的首任執行主任,繼續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修建學校。

七、

戈登·摩爾

世界頭號CPU生產商Intel公司創始人之一

戈登

·摩爾,1929年1月3日出生於

舊金山

佩斯卡迪諾,美國科學家,企業家,

英特爾

公司創始人之一。

作為

科學家與富豪融為一身的雙面人

——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在IT行業有一個神話,這個神話就是一條定律把一個企業帶到成功的頂峰,這個定律就是“

摩爾定律

” 。這個定律的發現者不是別人,正是世界頭號CPU生產商Intel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Gordon Moore)。

戈登摩爾

曾經在

1965年提出

“摩爾定律”, 1968年創辦Intel公司,1987年將CEO的位置交給

安迪

·葛洛夫

1990年被布什總統授予“國家技術獎”, 2000年創辦擁有50億美元資產的基金會。2019年10月,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榜位列第46名。

戈登

·

摩爾

通用屬於

“八叛逆”之一。1954年獲物理化學博士學位,1956年同諾伊斯一起創辦了傳奇般的仙童(Fairchild)公司,主要負責技術研發。1968年在諾伊斯辭職後,戈登·摩爾跟隨而去一起創辦了Intel,1975年成為公司總裁兼CEO。

1965年,有一天摩爾離開矽晶體車間坐下來,拿了一把尺子和一張紙,畫了個草圖。縱軸代表不斷髮展的晶片,橫軸為時間,

最終

結果是很有規律的幾何增長。這一發現發表在當年第

35期《電子》雜誌上。

值得一提的是,

這篇不經意之作

成為

迄今為止半導體歷史上最具意義的論文。

摩爾指出:微處理器晶片的電路密度,以及它潛在的計算能力,每隔一年翻番。這也就是後來聞名於

IT界的“摩爾定律”的雛形。為

這個描述更精確,

1975年,摩爾做了一些修正,將翻番的時間從一年調整為兩年。

事實上

,後來更準確的時間是兩者的平均:

18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

‘摩爾定律’不是一條簡明的自然科學定律,尊它為發展方針的英特爾公司,更是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而微處理器也成了摩爾定律的最佳體現,帶著摩爾本人的名望和財富每隔18個月翻一番。

摩爾當時的預測聽起來好像是科幻小說

;此後也不斷有技術專家認為晶片整合“已經到頂”。但事實證明,摩爾的預言是準確的,遵循著摩爾定律目前最先進的積體電路已含有超過17億個電晶體。

摩爾定律的偉大不僅僅是促成了英特爾巨大的商業成功,半導體行業的工程師們遵循著這一定律,不僅每

18個月將電晶體的數量翻一翻,更是意味著同樣效能的晶片每18個月體積就可以縮小一半,成本減少一半。也可以說是因為摩爾定律讓我們生活中的電子產品效能越來越強大,體積越來越輕薄小巧,價格越來越低廉。

值得一提的是,

1990年已經退休的摩爾從美國前總統布什的手中接過了美國技術獎。摩爾定律就像一股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統治了矽谷乃至全球計算機業整整三十多年。

八、

安迪

·格羅夫

微處理器之王

安迪

·格羅夫

出生於

匈牙利

布達佩斯

一個

猶太人

家庭。父親喬治是賣牛奶的,愛交際,

非常

好相處,

十分

有頭腦,很早就掇學並自學商業和會計,對牛奶經營和服務更是得心應手。母親瑪麗亞是一個圖書管理員。格羅夫住在一個

19世紀的兩居室公寓裡,從小就被稱為資本家的兒子和猶太人。他父母希望他能用勤奮刻苦來抵消這些偏見。

二戰開始了,東歐的猶太人都像清晨的霧一樣消失了。格羅夫的父親於

1941年被召集到勞改隊後,就失蹤了。不過後來還是活著從戰線上回來,但已患病不輕。1944年3月,德國人佔領了布達佩斯,開始搜捕所有的猶太人。8歲的格羅夫與母親一起隱去真名,靠偷來的證件生活,是一個基督教家庭收留了他們。14歲,他加入了當地的青年報社,投身記者行列。“我很愛這個工作”,可是卻很快成了報社不受歡迎的人。40年後,他寫道:“我不想要這樣一種職業:即主觀地、用政治觀念來決定我工作的成績。我從寫作轉向科學”。不過,後來他還是著書立說,滿足了寫作的愛好。

格羅夫進入了紐約城市大學,這是移民的

“牛津大學”。剛到美國,經濟是個問題,而且語言也不太靈光。“我可以讀、寫一些英語,但說的時候就跟不上了。我常被科學課上的技術名詞弄糊塗”。但他最終闖過了這一關,幾乎門門成績都是A。後來他一年級時的導師說:“我對他如此強烈的事業心感到有點吃驚,飢餓對一個人的成長的確有好處”。

1963年,格羅夫獲得化學工程管理學士學位。此後又進入加州大學伯利克分校,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後,他選擇了當時半導體革新的沃土——快捷半導體公司。他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著手最新的MOS半導體技術,並很快顯露出領導才能。由此格羅夫步步高昇,工作任務主要就是開發產品原型,確立生產工藝流程。比起眾多半導體業的大腕,那時的格羅夫幾乎默默無聞,除非當研發部生產出不實際的產品而怪罪他時,別人才會注意他。

安迪

·格羅夫

名言: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可以說,沒有英特爾的微處理器,

即使

一萬個年少輕狂才華橫溢的比爾

·蓋茨也無濟於事。從1987年接過英特爾的CEO接力棒之後,他不斷以打破傳統、挑戰現有邏輯的戰略思維,使微處理器為數字時代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可以說,

沒有安迪

·格羅夫,就沒有今天最成功的半導體公司英特爾。

1986年格羅夫提出的新的口號“英特爾,微處理器公司”,

果斷

捨棄

儲存業務把英特爾的主營業務轉到微處理器上去。

而恰是

這個決策讓英特爾順利地穿越了儲存器劫難的死亡之谷,使英特爾從一個二流的

DRAM廠商轉變為一個壟斷性的CPU廠商。

同年

英特爾推出

386系列處理器,

後來

相繼推出

486,奔騰系列中央處理器,處理器的效能越來越強大,速度越來越快,個人電腦時代來臨了。

當時

印有

“Intel Inside”品牌標誌的處理器成了世界上80%計算機的心臟,“Intel Inside”一度成為本產業的黃金標準響徹全球也在改變著世界。

九、

正明

多種新結構器件的發明人

胡正明,

1947年7月出生於中國,微電子學家,美國工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傑出講座教授。

1968年臺灣大學電機系畢業,獲學士學位。1969年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1970年獲碩士學位。1973年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1991-1994年任

清華大學

(北京)微電子學研究所榮譽教授。1997年當選為美國工程科學院院士。 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5年12月獲得美國國家技術和創新獎。

值得一提的是,

2016年5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為胡正明頒發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胡正明教授是微電子微型化物理及可靠性物理研究的一位重要開拓者,對半導體器件的開發及未來的微型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胡正明教授是微電子微型化物理及可靠性物理研究的一位重要開拓者,對半導體器件的開發及未來的微型化做出了重大貢獻。主要科技成就為:領導研究出

BSIM,從實際MOSFET電晶體的複雜物理推演出數學模型,該數學模型於1997年被國際上38家大公司參與的電晶體模型理事會選為設計晶片的第一個且唯一的國際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他

發明了在國際上極受注目的

FinFET等多種新結構器件;對微電子器件可靠性物理研究貢獻突出:首先提出熱電子失效的物理機制,開發出用碰撞電離電流快速預測器件壽命的方法,並且提出薄氧化層失效的物理機制和用高電壓快速預測薄氧化層壽命的方法。首創了在器件可靠性物理的基礎上的IC可靠性的計算機數值模擬工具。

胡正明

作為頂級半導體專家貢獻卓著,他是

IEEE Fellow、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在臺積電擔任CTO時獲得“臺灣第一CTO”的雅號。但胡正明是一位真正的隱世高人,淡泊名利,一生都奉獻給了最熱愛的半導體產業

用他自己的話說

“如果我今天要重新再選一行的話,我還是會選半導體這一行”。

2010年後,持續數十年的Bulk CMOS工藝技術在20nm走到盡頭,胡教授在20年前開始探索併發明的FinFET和FD-SOI工藝,成為半導體產業僅有的兩個重要選擇。因為他的兩個重要發明,摩爾定律在今天得以再續傳奇。

十、

張忠謀

全球

積體電路代工產業的締造者

張忠謀,

1931年7月10日出生於浙江寧波,

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積電)創始人,被譽為“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麻省理工學院董事會成員和臺灣機械科學院院士,並擔任紐約證券交易所、斯坦福大學顧問。

張忠謀

24歲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碩士生,與半導體開山鼻祖、

英特爾

公司創辦人

戈登

·摩爾

同時踏入半導體業,與積體電路發明人

傑克

·基爾比

同時進入美國德州儀器公司。

2018年6月5日,張忠謀宣告正式退休。

行業有一句話:

一個人定義了一個產業,一個人開創了一個新的代工時代,一個人讓整個積體電路行業更有活力,這個人就是張忠謀。

27歲的張忠謀效力於德州儀器公司,並且一干就是25年。1985年,受臺灣方面邀請,張忠謀辭去在美國的高薪職位返回臺灣,出任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致力於臺灣半導體業的崛起和產業升級,1987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開創了半導體代工時代。

事實上,

在臺積電之前積體電路行業的模式都是一樣的:所有的積體電路都是自己設計自己做,

Intel、三星等公司集晶片設計和生產於一體,全能

但是它的結構

龐大臃腫。

由於

這種大而全的設計生產方式,帶來了高成本,高門檻的弊端,放慢了整個積體電路行業的步伐。

當時

看到商業機會的張忠謀,

果斷

成為第一家

“純”晶圓代工公司,不與客戶競爭,不設計或生產自有積體電路,只幫助半導體公司生產已經設計成型的積體電路。正是這種模式為臺積電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了兩個新的行業-晶圓代工廠,Fabless(無生產線積體電路設計公司)。

由於省去了費用高昂的晶圓製造環節,積體電路行業整體門檻降低,誕生了一大批新生的具有活力的積體電路設計公司,為整個積體電路行業帶來了新活力與創意。

2007年,英特爾宣佈與臺積電同時生產45奈米工藝的晶片。這標誌著臺積電在技術提高方面如此可靠,以至於像英特爾這樣的國際性大晶片公司都決定停止或放緩自己生產技術的發展步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術研發領域。同時傳統晶片公司NXP和德州儀器公司也宣佈,將停止開發一些晶片生產技術,轉而與臺積電等亞洲晶圓代工企業製造晶片,積體電路細分工時代全面到來,一個嶄新的更具活力的積體電路行業展現在我們面前。